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我国邮政通信枢纽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姚燮煌一、邮政枢纽建设历程我国邮政通信枢纽(以下简称邮政枢纽)建设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1、局房利旧扩建时期1949年10自1日新中国成立后,邮政通信发展很快,实物的处理和传递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场地。50年代到60...  相似文献   

2.
合肥邮政通信枢纽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会审我国第一个采用大平面工艺布局的合肥邮政通信枢纽工程,于1994年6月17日通过了由邮政总局组织的初步设计会审,从而使工程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合肥邮政通信枢纽工程于1988年经邮电部批准正式立项。在前期工作中,受到了...  相似文献   

3.
会国邮政会议于1991年3月22日在北京召开。邮政界各方代表170多人参加了会议。邮政总局黄宪明局长主持了这次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第28次全国邮电工作会议的精神,总结“七五”期间的邮政通信工作,交流工作经验,研究确定邮政通信“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主要方针目标,安排1991年的工作任务。 黄局长回顾了“七五”期间邮政通信工作的情况;对邮政通信建设十年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邮政业务,提高通信能力和全网的科学管理水平的总要求;对“八五”期间邮政业务总量、服务水平、邮政枢纽及五大干线的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主要目标,对  相似文献   

4.
昆明邮政枢纽大楼工程于1986年5月22日通过竣工验收,正式投产使用。这座新建的邮政通信枢纽大楼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总投资800多万元。主楼为四层,用于邮件转运、包裹、印刷品及函件等邮件的分拣封发,进出口报刊的处理及对外的邮电营业。辅楼为七层,是生产管理用的办公室、生产指挥调度及设备控制机房,还有一些生活设施等。这座大楼是云南省各类进出口邮件的处理中心,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随着各地邮政枢纽的相继建成,及80多个地、市局邮件经转中心的建立,一批邮政机械设备已大量投入使用,邮政企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通信质量的提高,改善了生产条件,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各种邮政机械设备的逐步使用,通信企业缩短处理时限、保证通信质量愈来愈依赖于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愈来愈要求对设备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因此,管  相似文献   

6.
邮政枢纽是邮政通信企业处理邮件的中心,如何搞好邮政枢纽建设,关系到邮政全程全网通信能力的提高,影响着邮件的传递速度和质量。同时,邮政枢纽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高低还标志着一个国家在邮政通信生产领域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特别是在当前,随着改革  相似文献   

7.
我国除台湾省外,现有中等以上城市236个,人口总数为14,467万多人。这些城市大都是全国和省、自治区或某个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和科学文化中心。城市邮政通信是直接为国家机关和工矿企业、科学文化事业等单位及广大城市居民服务的。城市邮局大都处于全国、省、自治区或地区的邮政通信枢纽地位,是全国邮政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贯彻落实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邮政通信服务方针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邮政部门正在为贯彻党的治理整顿深入改革的方针,完成全国邮政通信会议所提出的基本任务而奋斗。为此,在努力落实邮政通信能力发展计划的同时,狠抓以邮政通信质量为中心的邮政通信组织的基础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一、狠抓邮政通信组织基础管理的重要意义邮政通信生产所具有的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决定了邮政通信的组织,既包含全国范围内的多层次交叉的邮政通信网路的组织,也  相似文献   

9.
走近“大平面”———合肥邮政通信枢纽介绍陈飞彭少华合肥邮政通信枢纽是全国第一个以“大平面”为布局的邮政通信枢纽。它于1994年10月破土动工,历经两年多的建设,于1997年5月投入使用,1998年1月通过正式验收。为了让关心合肥“大平面”的邮政同仁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邮政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快了邮政通信枢纽的建设。“七·五”期间,我国已有17座邮政枢纽相继建成投产。按照规划,“八五”期间,省会邮政枢纽将全部建成。如何管好用好邮政枢纽,充分发挥其在邮政通信中的枢纽作用提高投资效益是各地邮政枢纽管理部门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管好用好枢纽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运用系统方法处理各种关系,以解决枢纽管理中遇到的各种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西南最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全国一级邮件处理中心——成都邮政通信枢纽中心,将安装一系列先进技术设备,使之成为全国最先进的邮政通信枢纽之一。 该枢纽中心从1989年3月底,将安装彩色工业电视系统。由微机遥控32套摄像机,  相似文献   

12.
邮政枢纽──中心局北京市邮政中心局局长韩兴贵北京邮政中心局目前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邮件处理中心和封发中心,担负着全网辐射任务。其建设规模、技术设备水平、业务处理能力均属全国先进水平,在全国整个邮路网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心局现拥有38...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形势和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从而带来了邮政业务的大发展。各局原有陈旧、简陋的生产用房和落后手工操作方式,已严重地制约着邮政的发展。为使邮政能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从70年代后期起已陆续在各省会局、干线局建成了邮政通信枢纽大楼。因邮政工艺设计没有统一规范和设备未成熟定型,所以各局所建枢纽大楼存在一定差异。但不论那种模式都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作业现场操作条件方面,显示了枢纽应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目前,我国已有23处邮政枢纽建成并相继投产。建设邮政枢纽使邮政通信的技术设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回过头来看,已建成的各邮政枢纽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1.转运车间场地不足,有的邮政枢纽投产不到一  相似文献   

15.
县城以下的邮政通信属农村邮政通信,是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八亿农民服务的。农村邮政通信由县邮电局(以下简称县局)负责组织和管理。县局是邮电部门的基层企业,是全国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县邮电工作的管理部门和全县邮电通信网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西安邮政通信枢纽工程通过部级验收西安邮政通信枢纽工程于1995年1月10日在邮总唐副局长的主持下通过验收。参加验收会议的有邮电部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陕西省西安市政府相关部局的领导及专家110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建筑工程优良,工艺布局先进,工艺...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现代化的邮政通信概念与内涵,指出建设现代化的邮政通信是我国邮政的长远发展目标,并探讨了加速现代化邮政通信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邮政通信必须为商品经济服务,其理由如下:1、我国邮政通信的基本任务是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要。国民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满足社会需要首先要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我国社会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而且还要大力发展。邮政通信为国民经济服务,也就是为商品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9.
邮电部颁发的《邮政通信质量管理办法》明确地提出了“邮政通信质量实行一级管一级的分级管理原则”和“一是安全,二是时限”的邮政通信质量的两个主要方面,以及邮政通信质量的三大问题。可以说这是在我国邮政通信质量管理史上,抓住了关键,从而为建立完整的邮政通信质量指标体系,从根本上改进邮政通信质量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本人就关于怎样建立邮政通信质量指标体系,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20.
从邮政通信全网的运行管理和能力管理出发,对邮政企业内部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邮政通信组织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