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循环经济背景的静脉产业发展:模式转化抑或可持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两大世界难题,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静脉产业的发展使传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向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化成为可能。对传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表明,静脉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未来引擎。  相似文献   

2.
三次产业分类忽略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已不能准确体现可持续发展时代产业升级和换代的发展趋势.急需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文在对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三次产业分类的局限性,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五次产业分类方法:资源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环境产业。该产业体系既全面和完整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先后层次,又能够体现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过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型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流动方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通过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最终要落实到企业层面上。煤炭产业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一个受资源与环境严重制约的产业,是最具潜力和最迫切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一种人类社会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件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本文以上海市的循环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着重论述了上海循环经济取得的进展,对循环经济目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产业生态化是发展循环经济具体路径。文章在分析循环经济内涵基础上,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从不同角度分析产业生态化模式,最后针对产业生态化保障机制给出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抓住了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了国民经济近半个世纪的高速增长。作为一种与高科技产业共生的社会现象和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产业园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最重要的创举。研究、借鉴这些知名产业园区的成功运营模式,对于推进我国产业园区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大有裨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对比分析,认为产业园区不能固守单一的运营模式,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情况、政府需求、园区发展阶段进行调整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必须走跨越式绿色发展之路.文章从产业组织的视角出发,分析比较了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模式单独运行的优劣势,研究了西部要实现跨越式绿色发展的可能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仅仅依靠传统的产业集群和单一的循环经济模式无法实现西部地区的跨越式绿色发展,只有采用循环产业集群这一新型的产业组织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因此,循环产业集群确实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构筑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资源型城市面临着支柱产业单一,竞争能力不强的突出矛盾。在产业转型的推动下,循环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模式、原则、优势,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四川省作为全国的酒业大省这一现实情况出发,探讨在目前的条件下四)ll省泸州市白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应用研究。本文首先分析泸州市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泸州市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泸州市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薇 《特区经济》2008,(2):63-65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北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剖析北京市的产业发展现状,以循环经济理念为依托,从北京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方面深入分析了适合北京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之一,也是循环经济立法最全、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国家。日本发展循环经济是客观资源条件、经济快速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多年来,在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我国已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日本在建立循环型社会方面的运作方式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采取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之一,也是循环经济战略体系最完整,立法最完备、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国家。日本在循环经济战略体系构建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日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尤其是作为其主导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汽车的整车物质循环、传统能源的节约、新能源的开发、新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体现了循环经济特色,也为日本构建循环性社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日本汽车产业循环型发展的经验,对干要致力于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我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出于对能源价格和能源安全的考虑,日本不断提高煤电在电力工业中的比重,但环境污染却没有因此而加重,原因主要在于日本的煤电生产企业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从煤的储存、传送(全封闭进行)、燃烧,到副产物的循环、加工、再利用都尽可能节约、清洁,严格执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模式,以促使其企业生产的负外部性降到最低,并努力提高其正外部性。这种理念为中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对处于资源储量严重不足的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对于中国协调经济发展与能源供给和环保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韩废弃物处理制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韩等亚洲国家人口密度高,共同面临着急进的产业化所带来的深刻的环境问题,虽然存在着环境意识、政策水平和制度上的差异,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阶段、着眼点和具体举措各不相同,但在国际化、区域化趋势和地缘关系、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在的和外在的制度彼此趋同。废弃物处理是循环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解决经济高速增长以及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所带来的大量废弃、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本和韩国较早开始了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事业,建立和实施了减少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必然发生的废弃物、安全处理等相应的制度,结果废弃物的再利用率持续提高,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半导体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学习效应、外部经济和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其良好的发展对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贡献。半导体产业的战略特征决定了其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的,并且仅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半导体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一国政府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干预的动机大大加强了。作为经济大国,美日政府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公共采购、进口关税、R&D补贴、专利保护等方式扶持本国半导体产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企业,成为国际竞争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成效与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20世纪60年代严重的产业公害和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两次石油危机,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日本举国上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如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世界各国中循环经济发展领先的国家。中国如今正面临同样的公害问题及能源资源紧张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非常有必要借鉴日本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延续和深化,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我国政府通过国家工业生态园区试点建设,逐步推进区域层面循环经济的发展。日本生态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为完善,因此本文在阐释其发展特点及生态产业园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分别从环境、经济、政治、社会等角度出发重点剖析了日本发展生态产业的动因,并结合我国生态产业园区的实践情况,认为政府在制定发展政策时,应注意激励企业的自发参与精神,合理规制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关系,并引导基层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的实践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载体和途径,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法律则是促进和保障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先进模式,总结以往的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体例科学、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配套协调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产业调整政策及对上海产业调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发展一般要经历幼小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产业进入衰退期,也相应的有一些新兴产业得到发展。衰退产业在要素生产率、产品效益方面处于竞争劣势。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然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处于衰退期的产业进行调整,把衰退产业过剩的生产力向生命力强的产业转移。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根据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对纤维工业、煤炭工业、皮革工业、炼铝工业和造船工业进行了调整,使其产业始终保持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日本的做法值得上海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