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课题组 《中国农村经济》1992,(12):46-48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是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乡镇企业以后,我国农村产生的新生事物,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11万个,会员达350万户,分布于农村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140个多个行业。它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在中国涌现出16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这是在制度变迁和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出现的组织创新,既反映出新事物强大的生命力,又表现出许多不够规范、不够完善的弱点和客观环境还存在一些制约它发展的阻力。对它的发展前景有多种估测。现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提出一些看法供研究。 相似文献
3.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活跃于我国农村经济领域的中坚力量,被很多学者和政府机构予了农村制度创新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厚望。最近,四川省一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开始关注所在区域的社会和公益性问题,出现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向农民组织转化的新现象,本文提出并肯定了这一新现象,并初步论述其产生原因和所需的政策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4.
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民间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研究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研究》课题组 《中国农村经济》1993,(10):25-32
从1978年肇始的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了深刻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使我国农业摆脱自然经济格局,商品化程度逐步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农民作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踏入了商品经济的复杂环境。区域性的生产条件、狭小的生产规模、畸高的市场交易费用和市场风险,以及原有组织资源的严重不足,激发了民间自组织产生的活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专业农协)应运而生。 专业农协是以专业户为基础,以技术服务、信息交流、生产资料供给、农产品销售为核心, 相似文献
5.
近期 ,我们就成都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以下简称农技协会 )的现状和发展问题 ,先后深入到都江堰市、双流县、蒲江县等地进行了专题调查 ,并考察了乐山等地的农技协会发展情况。通过调研 ,我们深切地感受 :农技协会作为一种民办组织 ,在创新农业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关注和加强农技协会的建设 ,促进其健康发展势在必行。一、我市农技协会发展的概况和特点我市农技协会发端于 1980年温江县养蜂协会的成立。经过 2 0多年的发育发展 ,目前全市有各类农技协会 14 83个 ,会员 14万人 ,联系指…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对农村畜牧兽医技术的思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对农民增收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新形势发展下怎样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成为当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将着眼点放在当前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上,并对如何加强该体系的建设作出了分析与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的内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改革以来,农业技术的推广从过去单纯依靠各级政府所属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发展到目前多种组织政府所属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发展到目前多种组织形式参与的格局。但政府型推广机构与民间推广组织在其组织制度安排、推广技术的内容及特性、推广的行为与绩效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以农业技术特性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运用有关公共物品理论对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作一全新的解释,进而说明农业技术的公共物品特性与其推广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衢州市农村冒出了一批以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它们在联结生产与市场,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中发挥了显作用,认真研究,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9.
10.
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战略地位与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户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农村,怎样发展商品经济,农民怎样摆脱小生产束缚,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走上共同富裕,这是摆在国人,尤其是领导者和农业工作者面前的带根本性问题。无疑地,这要靠发展农村生产力。然而,其中还有不容忽视的重要问... 相似文献
11.
元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是目前云南省大力推广的一种重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元谋年平均气温21.9摄氏度,全年基本无霜,过去,元谋反季蔬菜年外销量占云南省蔬菜外销量的50%,随着中东部地区大棚蔬菜技术的不断成熟,其优势逐渐丧失,农村经济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2.
13.
农村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宗族社会基本消失,原本存在的农村自治下的社会管理也随之消失,农村社会需要重新再造。合作社在建国后承担了这一任务,但市场化改革使合作社走向衰落。随着农村经济问题的出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再次出现,同时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功能,成为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15.
农业农村部门体制改革背景下,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实施,农机化技术推广面进入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过去的农机化推广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需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探索构建全新的推广路径,建立完善的技术推广方案,以便更好的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机业现代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续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改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现状,提高推广水平,改善推广效果,有必要对推广中面临的资金设备技术匮乏、人员整体素养偏低、管理存在缺陷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的推广策略.重点围绕稳固推广基础、建设推广人才队伍、优化推广方案、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探讨可行的推广路径,希望能够为山东成武县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支...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一个较为重视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朝代。宋朝统治者采用政治、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多管齐下予以推广。首先,宋朝地方官在辖境劝农时,大力推广江浙一带先进的耕作技术。其次,自真宗朝始,大力推广占城稻,提高水田的抗旱能力。再者,采用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具体的技术指导,推广稻麦二熟制,推广粟、豆、麻、蔬等粮食作物,推广桑麻、木棉、苎麻等经济作物,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农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为宋朝经济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农业支撑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为了推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相关部门与种植人员应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本文便据此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针对性指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此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多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对天然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只有不断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生产有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才能够切实满足人们的食品需求。本文首先阐述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相关概念,然后分析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意义,最后提出相关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以期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20.
玉米作为农业产业当中的重要农作物及产量和品质,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其他产业的安全生产有着重大现实意义.但在长期的玉米种植过程中,由于很多种植户一直沿用传统的栽培管理方案,玉米产量和品质一直难以提升,同时还加重了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甚至会造成玉米绝产绝收,不利于提高种植效率.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