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归七年,香港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七年,香港在历经金融风暴、物业负资产、新经济、“非典”后,成功实施了第三次产业结构转型,经济Ⅴ型回复,香港魅力依然。  相似文献   

2.
香港的“加工贸易型”制造业崛起于50年代,经过40年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香港制造业有10多种轻工业产品(成衣、玩具、人造花、钟表、收音机、蜡烛、首饰等)的出口值或出口量居世界首位。60年代以来,除少数年份外,香港制造业的产值一直稳居各行业的最前列。但到1992年,由于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制造业已经降至第四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非常形象地道明了香港工业发展的模式。“两头在外”是指原料和市场不在香港本地;“大进大出”是指原料“大进”,产品“大出”。香港工业走的是“中间道路”,贮的是劳动…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评价     
香港竞争力远超内地城市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近日发布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在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278个评选城市中,香港位居“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和“中国城市诚信政府”排行榜榜首,香港、上海、北京被评为“05年中国世界级大都市”。中国城市研究会副会长谢贤程认为,香港近年经济成长良好,因此排名首位,他估计上海未来几年不会威胁香港地位,  相似文献   

4.
香港的物价与工资远空香港的物价指数从1974年7月开始到现在,香港同时采用“甲、乙类消费物价指数”、“恒生消费物价指数”及“香港中等家庭生活指数”来反映香港市场物价的变动情况。①甲、乙类消费物价指数是由香港政府统计处于1974年开始编制的,以1973...  相似文献   

5.
深圳制订“再造第二个香港”战略规划刘剑华深圳市最近制订了“再造第二个香港”的战略规划,确定在2000年以前生产总值以20%的速度递增.2000年至2010年以12%的速度递增,争取到2010年基本达到香港当时的经济水平。为争取“九七”前实现与香港在经...  相似文献   

6.
香港回归十年,“一国两制”经受住了考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支持,是香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十年来,香港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的脚步声已逼近。中国巨龙尾巴轻轻一扫,意味悠长。1997年,世界瞩目中国,因为在7月1日这一天,“东方之珠”香港将回到阔别百年的祖国怀抱。与此同时,香港的经济发展也备受海内外关注。伴随着回归的进程,香港经济前景日趋明朗。就像目前广为传唱的一首迎接香港回归的歌里所唱的那样——“1997年,是一个好年。”回归之年,香港经济将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机和活力,稳步成长;回归,将成为香港经济再创佳绩的新起点。制度不变经济看好俗话说:“好事多磨。”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后,香港在回归祖国的路上也经历了国内国际风云变幻的一…  相似文献   

8.
初创一只狼从来不介意有多少只羊。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期的“日不落帝国”,凭借其冰冷的利炮坚船,强行占领了“大清帝国”的沿海渔村香港。香港历史从此一刀劈为两部分,1841年以前为自然发展史.1841至1997年为港英殖民史。1841年6月7日,驻华商务代表义律为推动香港贸易的发展,宣布香港为自由港,允许商船自由进出香港。1843年英女王任命噗鼎查担任香港第一任总督。他就任后,曾信誓旦旦地要将香港建成中国的伦敦,为商人提供诸多经商贸易的有利条件。于是一大批“淘金者”纷纷从澳门搬来,在靠近岸边的有利地方(现在的湾仔和铜锣湾一带…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董建华,在香港正式签署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定(英文简称CEPA)。这项被香港财经界誉为“一份大礼”的协定是中央政府应特区的要求,期望可以藉此帮助香港经济走出困境的特别“制度安排”。但有关专家认为,CEPA其实也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防范地下"六合彩"泛滥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学军 《价格月刊》2004,(12):36-37
“六合彩”是源自香港的一种博彩形式,1991年伊始,一些不法之徒为聚敛赌资、谋取暴利,以香港“六合彩”的开奖号码为依据,自己做庄,自定规则,设立“六合彩”的外围彩。这一地下私彩起初从香港传到福建等沿海省市,接着以惊人之速度传播开来,涉及广东、广西、海南、贵州、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等省市,至今仍在不断“西进”、“北上”。  相似文献   

11.
人常说:“发财道路千千万,独辟蹊径为上策。”此语当真不假,最佳的注脚就是香港“文胸双雄”—罗杰伦和黄松沧的奋斗拼搏历程。他们正是一反“文胸是女性的隐密用品,男人们应耻于提及和接触”的传统偏见,大胆地涉足这一“禁地”,不仅创建了香港最大的文胸生产基地,而且成立了香港最大的专门生产女性内衣的黛丽斯国际有限公司。初尝“禁果”罗杰伦,祖籍广东省普宁县,1936年在香港出生,与《信报》社长林山木有表亲关系。他先在香港的喇沙书院读完中小学,后远涉澳大利亚悉尼工业学院深造会计专业,25岁毕业后返回香港帮助被人们称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告》2009,(1):49-49
月饼也玩crossover(跨界)!一个是70年历史的香港中式饼店老字号“奇华饼家”,一个是以发扬香港本土文化为己任的设计公司“住好哟”,2008年9月,它们以新颖搞笑的方式携手演绎传统月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告》2009,(4):80-81
李永铨是香港新一代设计大师,作品以大胆见称,主力海报,包装,企业形象策划。创作数量惊人,日本畅销杂志“Agosto”更称李为香港未来十年设计界新时代之代表。为少数能在香港、日本两地双线发展之香港设计师。  相似文献   

14.
王巍栋 《现代商业》2007,(5S):35-37
过去华润以香港业务为主,陈新华上任后,华润的口号由“立足香港、背靠祖国”改为“立足香港、面向祖国”。其内地业务的投资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34亿港元增至2006年的339亿港元,累计超过900亿港元。2006年华润集团内地、香港及海外业务营业额所占比例分别为66%、31%和3%,占公司经营盈利的比例分别为78%、20%和2%。  相似文献   

15.
周彦 《浙商》2010,(6):108-109
在2010年1月20日至21日举行的主题为“环球经济新局面,亚洲新角色”的亚洲金融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强调:期望加强香港作为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地角色,在区域竞争中争取合作机会,并把香港变成为内地财富走向海外的管理基地。这样的表述让人们很清晰地看到了:香港通过10多年的摸索,把自己从“窗口”转化成为“实验地”。  相似文献   

16.
国家工商总局部署保护知名品牌的在先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时期以来,广为人知的“报喜鸟”、“松下”先后被他人作为字号在香港注册,继而以许可方式被一些企业使用于产品、广告,一些经销商也在其店面招牌及促销宣传中使用“#$%&'()*(+”商标、“香港松下电器”、“香港报喜鸟”文字标记以及香港注册的企业名称(包括英文)和鸟的图形,有的经销商还以品牌企业办事处或总代理的名义从事销售活动,造成品牌企业巨额损失。!,,,年与“花都机”奋力抗争的万利达集团有限公司、顺德市松本电工实业有限公司在-..-年又遇新问题。他们分别发现广州爱娃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使用已不存在的企业名称———“…  相似文献   

17.
魏民 《中国工商》2004,(7):56-59
亚洲金融风暴.SARS疫情.美伊战争.世界经济滑坡……一切的一切仿佛定数使然;窘困之时,CEPA助阵,其惠及香港翩造.金融.服务,投资等诸多行业,值此七年回归之际.放眼风雨摇曳中走出来的香港,其未来经济走向如何?七年是个敏感得容易发“痒”的字眼;更何况香港回归祖国的笑脸还未完全展开,便遭至金融危机重创,也许.香港体会更多的是“痛”;但痛过之后,便会有新生,生且“痒’;惟愿七年之“痒”过后的香港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8.
戴平 《国际广告》2010,(12):139-139
曾几何时,内地物价便宜,“北上消费”成为许多香港市民的时尚。然而.近期人民币升值.内地部分物价已比香港还要昂贵,一些原本在深圳居住的香港人,纷纷“回流”,而深圳民众也乐于“南下扫货”,到香港购物。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旅游饭店业的发展已步入一个新纪元。饭店业集团化、品牌化、网络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香港大厦牢牢把握这一动脉,充分利用大厦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明确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向集团化、规模效益型企业进军”的发展思路。同年,香港大厦第一分公司——香江旅行社有限公司隆重开业,随后“香江物业有限公司”.“香江广告装饰有限公司”、“香江商贸有限公司”、“香江旅游客运有限公司”、“香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香江大酒店、北湖垂钓中心等分支机构相继开业,香港大厦旅业集团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20.
香港是世界公认的美食天堂,全球各地的菜色几乎都可在香港找到。香港餐饮业特别是中餐酒楼的发展,对改革开放后的大陆餐饮业影响尤为深远。现在大陆多数酒店、酒楼的管理和服务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广东粤菜酒楼的影响。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粤菜的风靡都与香港粤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方说,我们现在本行业内的一些术语,如“等叫”、“沽清”、“买单(埋单)”都是从香港餐饮业学习来的。笔者曾于1990年前往香港美丽华酒店参加中餐管理和服务的实习培训。虽然十五年过去了,但有许多场景还是记忆犹新,经过总结,我把香港中餐酒楼在管理和服务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整理给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