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政府外债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和富裕国家政府在双边财政合作的形式下申请的授助性长期优惠贷款,主要由软贷款、出口信贷、赠款三种资金组成,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近几年审计及调查中发现,政府外债在管理使用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加强政府外债管理已迫在眉睫。一、政府外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政府外债管理职能分散,外债总体规模反映不清。自1998年国家将政府外债管理职能划归财政部门后,保证了政府外债的合理使用和债务的偿还,但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以及人员机构变化等原因,政府外债管理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债规模日渐庞大,文章通过对外债的规模和结构两方面的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外债风险状况。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外债管理特点、弊端及改进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债管理以及统计口径日益发展和完善.随着中国外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目前我国外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明显.文章拟从现行外债管理的特点、问题出发,提出最优效率的外债管理框架,探讨改进外债管理的建议,以提高对外债的使用效率,使外债在国家建设中发挥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次优的外债规模——我们的出发点外债是一个国家存在制约性偿还责任的对外负债。外债不包括直接投资和股份投资。外债的适度规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即理论上的最优外债规模和实际经济生活中的次优外债规模。最优的外债规模是指外债边际收益等于外债边际成本时的外债量。  相似文献   

5.
冯娜 《陕西审计》2004,(6):18-19
自1992年始,中国连续5年成为世界银行第一大借款国,1994年成为亚洲开发银行第一大借款国,1995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仅次于墨西哥和巴西的第三大债务国。随着外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应当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外债管理,防范债务风险,克服管理体制的缺陷,从而促进我国建立科学和完善的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使外债在国家建设中发挥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债的现状分析及宏观管理的对策●江兰标陈铁军80年代初发生的国际债务危机对国际经济所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债务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借用外债的规模迅速扩大,1995年我国外债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到...  相似文献   

7.
美伟 《吉林会计》2003,(11):36-37
改革开发后,我国政府开始向国外借款,外债规模迅速增大截止1999年我国外债余额1518.3亿美元,吉林省截止2002年底举借外债达70多亿人民币,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对外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我国已经成为世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最重要的借款国之一。搞好债务管理的重要一条就是加强对转贷业务的会计核算,否则,我国政府主权外债管理核算工作的整体业务难以顺利发展。因此根据2000年出台的《会计法》财政部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举借一定规模的外债来发展经济,已成为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债资金的引入,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有利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一些短期套利资金加速流入,现行外债管理工作中已出现外债强劲增长甚至过热现象,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因而完善外债管理政策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外债规模的迅猛增长已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在目前动荡的国际金融形势下,如何防范外债风险和提高利用外资的整体水平,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外债风险的成因入手,进而提出规避外债风险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及宏观基础,以求对我国外债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政府外债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政府外债项目公证审计观念影响了绩效审计的开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使用政府外债以来,各级审计机关即把对政府外债项目进行年度的公证审计作为重点工作.随着近几年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开展绩效审计总体要求的提出,这种传统政府外债项目公证审计观念对绩效审计开展的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表现为在各级审计机关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政府外债项目公证审计、轻绩效审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利用外资,外资利用中国?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中国希望利用外资把国民经济的蛋糕做大,而外资逐鹿中国则着眼瓜分奶酪--资本的回报.为使中国利用外资和外资利用中国成为一个双赢的模式,了解和掌握发达国家对外债规模的控制与管理,促进我国利用外资事业健康发展,审计署组织了赴北欧政府外债培训及考察.通过理论培训和实地考察以及与我国政府外债的现实比较,笔者对政府外债规模控制和预警体系有了一些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2.
政府外债项目是指由我国各级财政部门担保,利用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及其商业银行,向我国政府及其部门提供的专项贷款建设的项目。我国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利用政府外债建设国内项目。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层次的发展,利用政府外债建设国内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在审计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政府外债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有一部分项目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项目预期效益的发挥,不能按期还贷,给各级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一、存在的问题 自治区审计厅组织部分市县审计机关对我区政府外债管理体制及债务总体规模、还本付息、偿债准备金的筹集、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结果表明,世行贷款项目执行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发展需要流动资金,借入外债是企业流动资金来源渠道之一,也是引进外资的重要形式。近年来,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外币融资的机会增加,渠道越来越宽,加上外债普遍带有优惠性质,具有融资数额大、借款利率低、使用期限长等优点,深受企业欢迎,使我国外债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剧烈波动,借用外债的企业面临汇率和利率的双重风险,这两类风险造成企业财务成本波动,甚至给企业造成巨额损失。  相似文献   

15.
周艳 《企业导报》2012,(24):9+44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急剧攀升,而对其快速增长的原因各持己见。本文选取1990~2009年的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外债和进出口的增长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我国借用外债的规模越来越大 ,以深圳为例 ,1988年对外借款1.44亿美元 ,1998年达5.57亿美元。外债对我们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能迅速解决财源不足 ,便于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2.能为我们带来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3.促使国内企业与国际社会接轨 ;4.带动国内投资的增长。如盐田港集团公司在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合理借用日本政府贷款 ,使港口一期工程能顺利进行 ,并提前8个月竣工。借用外债包括 :借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借用外国政府贷款、借用外国商业贷款等。第一种贷款带…  相似文献   

17.
金三林 《经济界》2005,(4):81-82
200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6,591亿美元,同比增长49.9%,增速之快,实属罕见,也给我国外汇问题的争论火上加油。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这些争论实际上包含了三个相关的问题,即当前的外汇储备规模是否合适,外汇储备为何在短期内激增,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水平是能够满足6个月的进口需求;另一种考虑了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的需求,认为不能小于短期外债水平的100%。按照这两种观点,我国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应在3,000亿美元左右,并…  相似文献   

18.
外债战略是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稳健的外债规模与结构将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反之则有可能导致外债系统的不稳定甚至崩溃。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就是有关国家盲目借贷了大量外债且资金使用效率低,从而导致外债偿付发生困难。1997年下半年由泰国开始引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造成剧烈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用外资领域越来越广泛,投资额度越来越多,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水平逐步提高,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友展。政府对外举借外债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重要方式政府外债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各级政府通过举借外债,不但解决了经济建设资金相对不足的矛盾,同时,还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了我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一大批基础设施顶目的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对外投资环境。外债资金的投入,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二000年,国家决定将所有政府主权外债划归财政部六统一管理,并实行了“责、权、利相结合,借、用、还相统一”的新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领域将进一步拓展,资金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财政部门管理政府主权外债的工作任务日趋繁重,各级财政部门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切实搞好政府主权外债管理工作呢?我们认为,当前应重点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