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税征收应当体现公平优先,差别化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标准不利于社会公平,将税制不合理因素向落后地区的转嫁,加剧落后地区的对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使中央财政职能缺失与错位,抑制落后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规律 ,指出 :“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以带动和帮助落后地区 ,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在邓小平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引下 ,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经济从总体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 ,我国区域经济之间差距拉大也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江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 :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人力资本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济落后地区要进入经济发展阶段 ,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物质资本 ,而是人力资本。东北经济振兴中以产出资本价值形态出现的货币资本和国家政策等社会资本的注入和积聚是必要的 ,但是我们认为在这两种资本注入的同时 ,要实现东北经济的持续增长还应该更关注第三种资本———人力资本。它是推动落后地区经济走向发达的引擎 ,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所以东北经济振兴要关注人力资本的积聚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落后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服务和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不仅缓解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限资源要素在空间结构上与产业结构上配置的矛盾,而且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交通运输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  相似文献   

5.
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全方位、长远持久地对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作用和影响,如发达地区的人们具有较强的冒险精神、创新意识,进而使得人们形成了倾向于经商的习惯和传统,但是落后地区的人们一般都比较保守。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发达地区比落后地区的发展更快,发达地区的人们比落后地区的更容易接受新观念、发展传统文化并对之创新,推动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进而有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不能将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分开考虑,它们是一体的,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发展的,当然也会相互约束,所以不能厚此薄彼,要考虑两者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战略、经济增长与云南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缩小差距是中国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林毅夫等人认为发展战略应该与资源禀赋相吻合,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才能出现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经济趋同。他们构造了技术选择指数,使用混合数据,构建了计量模型企图证实这一观点。本文以云南省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在林毅夫等人的理论基础之上,构建了产业结构指数,使用该指数衡量三次产业人均产出结构协调的程度。以云南省经济增长路径为背景,把它与全国和山东省作了一个比较分析,使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证实了以下观点:发展战略的偏误,形成的投资结构及其结果——产业产出结构的扭曲是造成地区闭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只有采取比较优势战略,加快吸附低素质劳动力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实现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与其资源禀赋结构相吻合,才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经济趋同。  相似文献   

7.
段雨澜 《现代财经》2001,21(7):8-11
促进落后地区经营发展必须增加其储蓄能力和资本积累,中国现行税制存在着对落后地区经济的不利影响,也即所谓的“回波效应”。中国必须改革现行税制,优化税制结构,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税收环境,提高落后地区经济效率,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实现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重点探讨相对落后地区发展空港经济的动力机制,并在“大通关”的背景下以苏北地区A机场为例,对航空吞吐量以及空港开放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总体来看,空港口岸建设在财务上说是可行的,投资效益较好。A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应该大力发展空港经济,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9.
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   总被引:85,自引:4,他引:81  
陆铭  陈钊  严冀 《经济研究》2004,39(1):54-63
本文考察了在收益递增条件下产生重复建设和区域经济分割的根源。由于发达地区在高技术产业拥有比较优势 ,且通常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 ,所以往往在贸易利益的分享中得到了较大的份额。而落后地区如果选择暂时不加入分工体系 ,它将失去当期分工的收益 ,但却可以提高自己在未来分配分工收益的谈判中的地位 ,甚至可能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赶超。落后地区的战略性行为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其自身是有利的 ,但却造成了社会总产出减少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可以促使落后地区加入分工体系 ,这时 ,财政转移就兼有了改善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效率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
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以及新疆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疆社会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差异加剧了区域经济失衡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重点探讨人力资本在经济趋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地区经济表现为条件趋同而非绝对趋同,地区经济的最终走向取决于储蓄率、劳动力增长率和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储蓄率和劳动力增长的变动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而人力资本则是造成区域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贫穷地区的经济后发优势几乎可以完全被人力资本的落后所抵消。因此,落后地区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改善本地劳动力人口素质,才有可能赶超先进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事业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生活安全感。加拿大社区发展对社会保障事业的促进作用,对我们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收敛和实现地区财政均等化方面其效果如何,文章试图从一种新的视角加以分析与诠释。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跨地区流动,特别是年轻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发达的东部地区流动,改变了各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总扶养比,进而影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西部地区总扶养比高于东部地区,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相对力度反而低于东部地区。文章最后提出将地区人口负担差异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分析体系,通过增加中央财政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收敛和提高地区财政帮扶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一、财政支出政策选择。1.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资金短缺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家应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资源型城市的财政援助。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充裕而落后地区财政状况拮据,这是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程度的直接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困境寻源与对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嗣明  童欢  徐慧 《经济评论》2007,148(6):133-139
依据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论,现阶段,东部地区产业应该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自然转移,但这种现象并未出现。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产业制度、市场等环境差距悬殊,致使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推进力量小于制约力量,因而这种转移目前还不可能大规模地自然演进。为此,中国区域产业发展的政策应该是:顺应这种客观现实,一方面继续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为东部地区及全国的经济发展增强整体实力,也使国家有条件支持、帮助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要积极改善经济环境,以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也要依靠发展旅游业等其他途径大力发展自身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受到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育程度的限制,民族地区工业化程度较低,民族地区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不强,内部不具备自我组织和发动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民族地区的工业化组织与运行,主要是依靠区域外部力量,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补贴及东部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援助来推动.民族地方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度比全国更为强烈,为实现跨越式、赶超式发展,同时为了政绩的需要,民族地区对GDP的追求比东部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7.
一、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该地区,故称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民族习惯、宗教等因素,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经济基础较雄厚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认真分析、尽快研究落后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探索有效途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际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区际发展不平衡为既定条件,探讨了在此状态下所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并比较分析了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而得出结论,发达地区把已经丧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不断向落后地区转移,以及伴随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家精神的资本流动有助于缩小区际发展差距,而劳动力流动则趋向于扩大区际发展差距。劳动力流动和产业转移,资本流动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因此,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应该有助于区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  相似文献   

20.
加强东、中、西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具有若干特色经济区域和经济带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在如何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问题上,许多地方政府仍然采用"增长极"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思想.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不能盲目套用增长极理论,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应用逐步提高区域竞争力.总结了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失败的原因,提出了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