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高新区》2007,(8):60-63
1992年4月30日昆明市政府下发《关于同意"昆明五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相似文献   

2.
1990年,昆明高新区刚刚萌芽出土的时候,我就来到了高新区。高新区的前身是昆明市五华区组建的“昆明五华金鼎山开发区”,后改为“昆明五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更名为“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3.
8月21日,记者飞抵春城昆明,应邀参加"全国第五届国家高新区主任联席会暨昆明高新区成立十五周年庆典"。此次昆明之行,是为了将国家高新区主任联席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定格在记忆中,共同见证昆明高新区——这个只有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创造出的奇迹。  相似文献   

4.
昆明的西山,有座“三清阁”。阁楼沿罗汉崖精雕细凿而成,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石坊古建筑群一组九层,每层的殿堂虽宛如斗室,却是一层一景,别有洞天,变换万千,刻意求新,精巧中透出博大。如今,先人们的锲而不舍,求新图变的精神在西山脚下的昆明高新区得以传承光大。  相似文献   

5.
短短三年,昆明高新区实现了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跨越各项经济指标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还多,相当于再造了一个高新区。数字是枯燥乏味的。但出自科技部火炬中心的这组数字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新区》杂志已创办了十年,从最初的呀呀学步到现在的英姿勃发,它的每一步成长都能带给我惊喜。现在,杂志的内容丰富多彩,版式新颖独特,更为重要的是,杂志对高新区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十分关注,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探讨,为高新区的发展之路献言献策,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在我看来,《中国高新区》杂志为高新区人搭建起了三个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2007年8月22日,针对我国工业废物.特别是冶金、火电、煤化工等工业行业烟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回收资源化利用,以达到控制大气污染的全国第一家“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昆明)中心”在昆明高新区举行奠基仪式。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  相似文献   

8.
昆明国家高新区作为西部高新区的一员,15年来,经过广大创业者的共同努力,在带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造就创新型企业。企业家的摇篮,是我国西部的一块创新高地。 2007年8月22日,昆明高新区建区15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昊晓青,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祟勇,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云南省委常委。楚雄州州委书记曹建方等领导以及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新区主任联席会议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剐委员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为庆祝会发来贺信。与会领导和代表对昆明高新区15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祝福昆明高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能乘风破浪,实现跨越式发展。 会上宣读了《国家发改委关于认定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批复》和《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批复》。罗正富为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授牌。昆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兴华在会上作工作报告。会上还对在昆明高新区开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新区》2010,(2):21-21
2009年3月18日,一个注定要被载入湘潭高新区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国家高新区队伍里终于有了来自红色圣地、伟人故里的身影。2009年4月29日,一个注定会被湘潭高新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  相似文献   

10.
高新区寄语     
《中国高新区》2009,(12):24-34
创刊九年,出刊百期,见证高新区发展历程;弘扬创业,宣传创新,揭示高新区成功经验。伴随着中国高新区的成长壮大,《中国高新区》杂志逐步走向成熟。希望《中图高新区》杂志立足高新区,放眼全世界,充分发挥科技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沤歌高新区人创新创业精神,探讨新时期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寻求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为全国高新区构筑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使杂志真正成为高新区决策者的智囊参谋,成为科技企业家创业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片孵化创新、孕育成功的热土。 这里涌动着创新创业的热院,既绚烂多姿又壮丽恢弘!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国家高新区大家庭中的一员,自成立起,始终秉承创新宗旨。走出了一条“袖珍型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型道路。 走进昆明高新区,这里碧草如茵,鲜花吐芳。下,一座座国际化的现代厂房,宛如璀璨夺目的珍珠,镶嵌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站在新的起点上,昆明高新区人正在以高昂的斗志。迎接二次创业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高新区20年来又一个新的发展节点。 从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高新区正式踏上创新创业的征程,到“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增长20%以上:从第一批26个国家高新区,到由83个高新区成员组成的国家高新区队伍;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昆明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工作方案得到了科技部的批复,成为全国7个创新型特色园区的试点之一.6月6日,昆明高新区举行了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启动动员大会,这标志着昆明高新区进入到了自主创新,全力推进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的新的发展时期.对于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在昆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云南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中,发挥产业支撑和带动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新中国迎来60周年华诞,一幅泱泱大国发展、进步、和谐的画卷向世界展示着崛起和复兴。作为全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昆明高新区用17年开拓创新的累累硕果向祖国献礼!  相似文献   

15.
从昆明火车站出来,驱车绕过滇池西行,不到半个小时,就进入了似拳头状砸在红土地上的昆明高新区。这里是云南省惟一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我国土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高新区,总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不过5平方公里。在全国的绝大多数高新区还依赖于"靠地生金"的常规开发模式时,昆明高新区过于"袖珍"的个头,决定了它决不能再走寻常路,唯有以变图强。创新,对其他高新区来说或许是锦上添花的名词,在昆明高新区却成了决定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昆明高新区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三步走”的第二步“三年取得显著成效”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2013年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昆明高新区必须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市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产业》2007,(2):87-87
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南省大学科技园是经云南省批准设立的科技孵化器,2001年5月被国家科技、教育主管部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建园以来,在昆明高新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科技,教育主管部门,省科技、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帮助下.云南省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现有教学、科研设施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8月22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高新区协会主办,昆明高新区承办的全国第五届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54个国家高新区、部分省市科技厅局的负责人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云南省省长助理杨建昆及科技部有关司局领导出席了会议,科技部党组成员、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20年来,在火炬旗帜的指引下,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奋发有为,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昆明高新区也和全国其他高新区一样,实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回顾昆明高新区16年来走过的路程,感慨良多。借此机会,对昆明高新区未来的发展谈几点个人的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20.
重庆高新区     
《中国高新区》2007,(7):21-21
重庆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和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之一,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