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保障长株潭地区区域"两型社会"建设的法制研究不足,而解决长株潭试验区法制不健全就需要借鉴国际国内区域法制合作模式以完善区域内"两型"法制建设。完善长株潭地区法制配套,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首先,以省级立法为主,制定适用于"两型社会"实验区的地方性主干法规:其次,建立区域合作法律机制和区域法律冲突救济法律机制;再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人大的授权,确定长株潭先行先试权的边界;最后,完善清理现有政策法规冲突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城市群要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战略,应率先突破"信息同享"这一关口,关键是要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信息化建设,先行整合区域信息,实现区域信息共建共享.信息化是长株潭城市群整合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必备条件.对于能推动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升级发展和完善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综合服务职能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霍生平  陈志强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17-120,193
利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收集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员工福利的基本信息,通过对所得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实地调研过程中的访谈信息,发现企业员工福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适合长株潭地区企业未来发展的员工福利策略。  相似文献   

4.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功获批是湖南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机遇。"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其中高等教育作用重大。作为身临其境的湖南高等教育更是应当发挥其人才、智力与科技的优势,为"两型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促进中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湖南经济发展的又一机遇。充分发挥金融业在"两型社会"建设的特殊作用,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的金融生态环境在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基础、信用环境、法制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更好地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急需采取措施优化长株潭城市群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帅建华  邓玲  霍生平 《时代经贸》2011,(10):236-237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对三地的企业员工福利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长株潭中小企业员工福利发展现状调查人手,突显福利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挖掘员工对福利的需求,为企业的员工福利管理提出策略建议,从而推动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株潭两型社会获批给区域生态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林业生态建设是目前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两型社会建设和林业生态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生态文明。目前该区域局部环境状况恶化、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社会发展不可持续。在提出构建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背景下,沿湘江流域和三市结合部布局生态公益林带,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都市生态圈建设,对保护湘江水质、改善区域环境、支撑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经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其实质是要求节能减排、降低污染,而这也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通过介绍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说明了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并具体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其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三个地区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大量农民加入到失地农民的队伍中。通过培训帮助失地农民掌握一门技能,提高他们的生存及就业、创业能力,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必要加强和改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应立足于长株潭两型社会这一背景,增强失地农民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进行了的探讨。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与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通过相关协调发展指标量化评价了长株潭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难点和瓶颈,由此提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进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土地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冲突愈发尖锐,由资源紧缺、环境破坏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世人的关注.从土地承载力角度研究区域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地理学、生态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之一.在调研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的概念,构建城市群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土地承载力进行初步评价,提出了提高长株潭城市群土地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生态工业网络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梅  甘德欣  唐常春  周舟 《经济地理》2011,31(2):271-276
探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工业网络的构建模式。首先分析了新的发展形势下长株潭城市群构建生态工业网络的重要意义和环境条件,进一步提出立足于长株潭核心区内现有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选择关键种企业和关键种生态工业园,构建从企业到园区到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的多层次产业生态链网,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信息、科技、管理为支撑,实现产业生态链网与区域在社会层面融合的生态工业网络构建。  相似文献   

13.
区域合作治理是长株潭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文章主要从多中心治理的角度论述了长株潭区域合作治理结构的四个要素,讨论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实现长株潭区域合作治理的路径依赖:体制转换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以宁夏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余晓霞  米文宝 《经济地理》2008,28(4):612-616
社会经济发展潜力作为主体功能分区的主要研究面,是划分功能区的重要基础.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对其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可避免受区域内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结果模糊.文章以宁夏19个县市为例,选取社会、经济、资源三大类多项指标,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中的生态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各因子载荷、各县市综合得分及排名,再利用聚类分析及ARCVIEw软件确定类型区并对结果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综合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土地需求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土地需求调控政策。研究表明:在土地供给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用地成本,使土地集约利用成为用地者的理性选择,进而实现土地节约利用,减少土地利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下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土地需求调控的具体政策手段有:①地价政策,即普遍实行土地出让最低限价政策,进一步扩大土地"招拍挂"出让范围;②税收政策,包括适当提高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开征土地闲置税和土地财产税,强化土地增值税的征管;③信贷政策,即通过金融信贷机构严格对房地产开发商进行信用等级和贷款条件审查,限制信贷额度,降低土地开发投资的信贷风险。同时要从控制人口数量、严格限制人均用地标准,实行行业准入制度,强化对划拨用地的利用管理,严格贯彻土地管理法律政策等方面完善土地需求调控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典型单位———国有农场所固有的政企合一、企业办社会的单位管理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农场企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农场所属地区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农场实行属地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文章由揭示农场单位制日益显性化、深层次的矛盾入手,归纳总结了我国各地农场属地化的经验模式,并以上海市郊部分农场为例,在上海市郊农场政企分设、实行属地化管理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行政区划调整入手,对新世纪我国特大城市郊区农场属地化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林拓 《经济地理》2000,20(2):57-62
本文通过历史时期长时段的考察,结合其他因素,揭示浦东经济开发与政区设置的相关性特征,并剖析其政区演变的规律及某些不合理性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市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与方法——以宁夏银川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市域是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划调整的重点领域。区划调整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口、民族、文化、风俗、资源、环境、发展潜力和发展愿望等因素也是主体功能区划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市域本身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主体性"要求的产物。立足于市域的空间尺度进行主体功能区划,有助于发挥其在行政结构体系中的作用,能更好解决区划中的"边界"问题,增强"功能类型区"空间管制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借用承载力的理念,通过状态空间法构建主体功能指数,并据此以银川市为例对市域主体功能区划进行了尝试性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遗产(地)所在政区的更名对区域遗产保护的负面影响为例,从具体的行政区划调整与深层的区划制度性的缺失这两个层面来论述行政区划调整对遗产保护的影响和冲击,说明区域的权力核心、权力结构等的存废(表现上即行政区划的调整)对区域特色的形成和维系、也即遗产保护的重要作用。进而认为,行政区划及其形成的政区权力结构,除了具有政治性、经济性的作用而外,还有社会性、文化性的作用;故应尽量稳定,其调整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除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行政管理便利等因素外,还需考虑地方文化特性维系和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影响,且应以当地社区居民的意愿为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论旅游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关系 --以黄山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薛莹 《经济地理》2003,23(6):786-790
“行政区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有现象,旅游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关系整合问题是其中的一个层面。黄山市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个“行政旅游区”,它的两次行政区划改革都备受争议。围绕几个争论热点展开对有关黄山市行政区划调整问题的探讨,剖析了黄山市两次政区变更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进而又对这一典型的“行政旅游区”现象所反映的旅游区域与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及整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