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葛瑞中国     
2010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就GREY而言,香港和上海都稳步发展,在香港金帆奖中,我们排名第三,这是个不错的成绩。我们2010年的新客户包括:平安银行、怡丽、亮视点等。由此,我们的服务拓展到金融、健康食品、FMCG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尹庚 《中国广告》2023,(3):48-49
<正>与推动者同行2022年,中国广告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选择了相信。相信好的作品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启迪的灵光,更能在不确定的时代给予我们确定的信心。好的作品是可持续的,不止是说它们在创意上的追求、对商业的赋能,更重要的是好作品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这个行业是在不断向好的,消费者是被尊重的。让我们看到,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依然有人在追求更高的专业素养、更长远的品牌价值。2022年,  相似文献   

3.
拯救中国人     
《品牌》2013,(7):36-41
作为一名中国人,走出国门,你最自豪的是什么?你肯定开口就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自豪,因为我们背后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支撑着。正是这五千年的文明,我们获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今天的我们,却正在毁灭着这块招牌!五千年“中华老字号”危在旦夕,中国人的文明和道德正一点点的退化,急需拯救和挽回!  相似文献   

4.
外人的眼睛往往也是我们审视自身的一面镜子,因此,关注西方媒体对中国市场的观察,对我们审视中国商业世界也有着不可否认的意义。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整个世界来说,2007年都不是平静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进入西方媒体关注视野的中国现象有哪些?他们又如何反应?借助外人的眼睛,我们将能看到一个不同的中国,而理解这些看法本身,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市场将有意义深远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2011年,我们推出“会展热词”;2012年,我们打造了“中国会展地理”今年是什么?精彩在后面……  相似文献   

6.
2011年,我们推出“会展热词”;2012年,我们打造了“中国会展地理”今年是什么?精彩在后面……  相似文献   

7.
《成功营销》2009,(9):33-33
成立十年之际,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呜教授表示,“阿里巴巴相信我们面临着一次百年难遇的大好机会,一个新商业文明正在快速地形成。我们正处在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折的关键点上。这个转折点可能在3、5年之后,但我们已经看到它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加入WTO后的表现,有外电评论说,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是经得起世界经济大潮冲击的企业。中国政府始终如一地坚持兑现WTO承诺,给了世界一个诚信负责的政府形象。在过去的2004年里,有关直销立法的消息不时传来,让直销业界兴奋不已。随着2004年的远去,我们已经跨入了2005年的门槛,而备受世界直销业界关注的中国直销法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直销管理条例》、《推销员管理办法》、《反金字塔欺诈条例》等三部直销法规并未如期出台,这不得不让直销企业和直销从业人员们有了那么一丝遗憾。有消息说,中国直销法没有在2004年的最后一天里如期颁布,是政府有关部门为其细节问题争执不下所致。我们无法去推断这样的消息是否真实,但有一点是我们可以说的,那就是无论如何,在2005年里,中国直销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必定要与人们见面;2005年的中国,直销业必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2005年,中国必定会出现一个直销大潮。  相似文献   

9.
运营中国     
中国在今后二十年中,管理做法的变革速度将与我们已经经历的增长和发展的快速演变并驾齐驱。自己的企业如欲领先世界,就必先领先中国。  相似文献   

10.
2012挥手而去,2013呱呱新生。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辞旧迎新?一年来,会展业在末日危机的笼罩下升腾得风生水起,两个超大型国家会展项目破土动工,各级城市纷纷成立会展业的管理局办,品牌展会做大做强推陈出新,强势整合业界投融资脚步日紧。2011年岁末,本刊用“热词”对年度加以梳理与提领;2012年年底,我们用“地理...  相似文献   

11.
宁向东 《商界》2009,(1):70-71
展望未来,目前我们遭遇的金融危机,可能是未来30年中最大的经济磨难,就像1929年的大萧条是最近80年来人们遇到的磨难一样,在这次危机中生存下来的中国企业,注定将大批地在世界舞台上登堂入室,不过,他们尚雾穿越“四重门”。  相似文献   

12.
《浙商》2008,(23):22-22
2009年,中国或许会带给我们七个惊讶,也许并不会完全实现,但会让我们用新的眼光重新打量中国及它的未来。 一、中国宣布到2020年,电动汽车将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壁江山。二、中国在墨西哥地区购买50年的地契。三、北京朝阳商业办公区某幢大楼倒塌。如此一来,中国会重新书写建筑法规。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05,(2):26-26
”我们是较早来到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跟我们一起来的外资同仁,已经有近40家收拾行装离开了。”太平洋顶峰电力公司CEO罗伯特一脸无奈。太平洋顶峰是在中国排名前五位的一家外资电力公司,其七家电厂在2004年就已经出现了四家亏损、三家电厂微利的状况。实际上,对于外资电厂来说,2004年的日子,没有几个好过,几乎全部亏损或者接近亏损。  相似文献   

14.
吴晓波 《商界》2006,(11):60-64
当我们读完吴晓波的这部书稿,内心的感动促使我们立即决定对其进行选载。书中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经历的阵痛和经济思想变革的种种历程,以及整个国家和普通民众为改变命运埋头前行的点点滴滴。当我们习惯了与己无关的久远历史。突然全局性地看到自己今天的生活和身边的整个社会是怎样一步步艰难到来之时。内心的震撼可想而知。这个伟大的时代,由这样一部著作来梳理她的干枝叶脉,来承载她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认为是严肃的、有价值的。由是我们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历史其实是一个坐标,通过历史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脉络和因果,也明白了我们从哪里来,还要到哪里去。全书上卷截至1992年,中信出版社明年一月出版。 本刊选择了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1978年、1984年、1992年三章进行精编连载。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们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以实现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50年实现基本现代化宏伟目标。这次金融危机不仅暴露出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也迫使我们对已有的发展历程、发展方式进行反思。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过去30年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小城镇有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过36年的高速增长以后,有没有可能继续保持?新常态提出中高速的增长是7%左右。这也是我们提出的增长目标。然而对这个问题,国内还有不少学者感到非常悲观。
  悲观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已经保持了36年平均每年9.7%的增长,其他发展比较快速的国家,一般在8%到10%的增长维持20年,20年以后发展速度降到7%或者更低,甚至5%。因此有一些学者认为,我们没办法维持,我们没办法违反历史规律。现在已经是36年的高速增长了,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掉到5%以下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说法好像也有一些佐证。因为2010年以后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在下降,到今年一季度为7%,而且下行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17.
在13年的外贸生涯中,我感到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了解甚少。因此,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深切体会到,除了要努力地和外商达成交易、获取利润外,我们也有义务和责任把客观的、公正的中国形象带给外商。在每次贸易洽谈中,我们所面对的只有几个外商,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美国在线走了,这位曾经的全球互联网老大,正式宣布兵败中国。而据我们调查和统计,近几年来,兵败中国的洋教头还远不止美国在线一个。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们不能把2004年的投资与经济增长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之上,2005年的通胀压力将会更大:如果2005年中通胀率上升,将会引起更为严厉的调控措施,2005年全年的投资增长速度将会低于2004年。  相似文献   

20.
即将过去的2002年中,堪称中国新生力量的民营经济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在我们周围,响起了哪些嘘声、叹息声与欢呼声?形式也许并不重要,目的在于总结与自省,从中汲取经验。那么,我们试着用我们自己的判断去定义一些“想不到”、“吓一跳”与“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