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电业的龟兔赛跑持续了20多年后,中国家电企业在新的弯道上竟然遇到了绊倒手机产业的那块石头。 2002年,国产手机风光一时,一度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手机行业的崛起得益于复制家电营销的前端优势,产品定位在中端,保持与外资品牌的价格优势,依靠外观模仿  相似文献   

2.
一周观察     
让人爱恨交加的外资品牌环球网等机构联合开展的"2012年消费者外资品牌态度调查"显示,尽管33%的受访者减少了外资品牌的购买量,也有九成多受访者认为其声誉与实际质量不符合,但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消费者对外资品牌  相似文献   

3.
何焱 《中国纺织》2006,(6):120-121
外资进入中国的主要形式就是跨国并购,目前轻工、家电、纺织、食品、机械制造等行业是外资进入中国的主要行业. 尽管纺织行业外资并购行为尚没有达到所谓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地步,但外资注入更多是看重我们的本土资源.以牺牲更多的资源来获得外资,值与不值,颇需考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拼速度、拼店面、拼规模俨然成了国美、苏宁、永乐等家电连锁巨头们乐此不疲的“飚车”运动,尤其是随着美国百思美中国首店的落户上海以及法国欧尚超市的拟进军家电卖场,吹响了外资商业染指家电连锁的号角,中国家电卖场三国大战似乎愈演愈烈,提前进入决战阶段。  相似文献   

5.
家电零售业诱惑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人股的事情到年底才有眉目,现在我不便说什么"。关于摩根斯坦利收购永乐家电股权的问题,永乐家电的董事长陈晓仅说了这一句,就匆匆挂断了电话。就在一个月前,他还曾保持对媒体的高调,对外宣称摩根斯坦利要斥资5000万美元收购永乐家电20%的股权。同时还透露,永  相似文献   

6.
中国品牌的品牌资产和购买影响力与在华外资品牌大致相当,但中国品牌在差异性上仍然处于落后地位。  相似文献   

7.
如今,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家电维修却成了消费者头疼的问题,特别是过了保修期的家电,有时维修它的费用与买新机器相差不了多少。9日,一位曾长期从事某品牌家电维修的业内人士赵伟(化名)自曝行业内幕,家电维修潜规则确实让人心惊。  相似文献   

8.
谭雅 《董事会》2008,(10):65-67
“对于GE家电业务而言,最有价值的就是GE的品牌,但是如果你把它买回来,这个品牌能用多少年?”  相似文献   

9.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液晶电视市场上出现了翻盘的好戏去年5月份的时候,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还是势均力敌;而到了今年2月份,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竟然持续攀升到了78%的高点,而外资品牌却萎缩到了22%!  相似文献   

10.
不管是品牌建设还是渠道设置,新日电动车的崛起都能看到传统家电产业的影子。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双品牌战略中那个较新的品牌,博世家电正在竭力消除先入为主的“西门子附庸”形象,开始进行与西门子的错位营销。近,博西(Robert-Bosch)家电全国销售总经理吴建科签发了一份铁血“政令”——如果博世家用电器的销售人员将博世品牌表述为“和西门子一样的品质,但比西门子更便宜”,这个销售人员将立即被开除。“博世家电如果这样卖就是失败。”吴建科说。吴建科掌管着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简称博西集团)旗下的两大品牌——博世家电和西门子家电在中国市场的运作。博西集团在1967年由博世公司和西门子公司共同组建,双方各拥有50%的股…  相似文献   

12.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总规模扩大了70倍,从早期日本家电品牌,到后来的欧美品牌,再到日益壮大的民族品牌,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山寨品牌,中国市场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来源的品牌格局。中国品牌,特别是民族品牌需要有前瞻性,不断缩小与国际品牌在产品基础和品牌文化内涵上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家电不仅是一般的耐用消费品,而且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现代化进程、文化普及程度及消费者追求简便、舒适、快捷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标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居民家电消费呈现出了新的趋势,从价格关注转向品牌关注,从侧重功能转向个性化消费。 尽管价格因素仍对消费者有相当影响力,但与商家的服务品牌和信誉相比已退居其次。上海社会科学院家电流通专题调查组对家电消费进行了一次调查,在选取的700个对象中,有58%的人表示,买家电首选国内名牌,有29%的人首选国际名牌。上海市亿元专业商场今年1月份的统计也印证…  相似文献   

14.
依托品牌和庞大的线下渠道,再加上整合的后台系统,家电零售巨头的网上商城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5.
冀书鹏 《董事会》2006,(10):94-94
外资品牌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直接导致了中国本土日化企业"老汤慢炖"模式的崩溃  相似文献   

16.
郑劼 《汽车观察》2016,(7):114-115
宝斯通K7或将打破外资品牌一家独大的垄断体系,在公务客车市场中承担起重要角色。自2013年以来,公务车改革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商用车领域,受限于技术水平和市场惯性,在经历了多年的国际化竞争后,自主品牌公务客车存而不盛、大而不强的发展态势依旧存在。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面对公务客车市场外资独大的困局,自主品牌正在不断重拳出击,一些老牌车企的新锐产品也显露出了无限潜能,例如安凯客车全新宝斯通K 7。  相似文献   

17.
商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并不能阻碍中国自主品牌新车获得成功,目前已在中低档车型和二、三线市场获得成功的它们正不断进军中高级、一线城市和国际市场,对合资和外资品牌造成了一定障碍。  相似文献   

18.
正当三大国内润滑油生产商努力争取在外资品牌云集的车用润滑油OEM市场分得一杯羹时,外资润滑油厂商却迅速改变了在华策略,通过与汽车制造商成立合资润滑油公司,轻而易举地占据了这些汽车“初装油”和售后服务指定用油市场,嘉实多联手东风成立合资油品公司推出双品牌润滑油成为这种战略转变的先例。  相似文献   

19.
以家电为起点,驻马店这个品牌饱和度、渠道竞争强度都处在较低水平的市场,正在呈现出爆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最适合强势、弱势汽车品牌的营销战术该如何量身定制?内忧外患,中国自主品牌的压力更大了!在合资、外资品牌的强势反击下,自2008年以来,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在2007年下半年出现近年来首度被日系超越,尽管其他外系品牌也有市场缩水的情况发生,但是自主品牌的阵地陷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