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网络文化、快餐文化革了传统阅读的命,随着媒体多元化和信息数字化,让我们跑步进入了”后阅读时代”。 在所谓“读图时代”、“速读时代”的后阅读时代,花里胡哨的图片与文字混合拼贴,画蛇添足的美工设计辅之以物欲横流的各种消费新主张,令人不知所措。一天晚上,当我在网上浏览到这样一个词:“素读主义”,不禁眼前一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性别角色正逐渐偏离原来的轨道,逐渐产生中性化的趋势,本文将从性别角色中性化现象的成因角度出发,对性别角色中性化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玉林曾是一个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州。这里物产丰富 ,商贸发达 ,自古就有“岭南都会”之称 ,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然而 ,随着时代的变迁 ,她昔日绚丽的光泽 ,早被逐渐淡化、褪化了。1 993年以来 ,玉林市委、市人民政府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号召全市人民共同努力 ,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旅游城市”等活动 ,使玉林又重现了昔日的风采。 1 999年至 2 0 0 1年 ,玉林市先后获得“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广西文明城市”、“广西卫生城市…  相似文献   

4.
“禁白”还是白禁? “禁白”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禁白”就是禁止用塑料购物袋了?  相似文献   

5.
无"人"则"止"     
一个有成就的企业家,在介绍他的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时说:企业的“企”怎么写?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止”,念“企”。无“人”则“止”。在企业的诸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没有人,特别是没有能人,企业就不能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你没有能人,或者有了能人却留不住,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更谈不上企业的长足发展。 企业真正的产品,其实是各类能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  相似文献   

6.
劳动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劳动关系越来越向着“非标准化”的趋势发展,研究“非标准劳动关系”对于规范劳动力市场和促进我国劳动法律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一、劳动关系的非标准化趋势劳动关系是劳动法的研究对象,但对于“劳动关系”的概念学者多有争议,尚无  相似文献   

7.
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工程主宰的时代,因为--“克隆”革命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8.
微波炉,作为一种新生活方式的代表产品,是新厨房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已越来越贴近大众生活。微波、光波和转波是展示微波炉功能的三种“秋波”,了解它们的“风情”,根据自己的需要锁定目标,是准确“捕捉秋波”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已经迈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名牌业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克敌制胜的“利器”。可以说,没有名牌“拳头”产品,就没有竞争力,随着中国加入WTO,海外名牌产品纷纷抢滩登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国内企业形成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之间的竟争终归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新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综合性、前瞻性素质的人才已成为企业追逐的“猎物”。一些企业纷纷使出“吸”与”养”相结合的招术,铸造自身的人才结构。于是,一批知名企业的培训模式脱颖而出,各显风采。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空调工业来说,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就是上海日立的崛起。人们若从银燕上俯瞰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那片热土,就一定会对这里“靠泊”的一艘气势恢宏的“航空母舰”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就是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以引领空调“芯”时代而闻名天下的上海日立,历经10年建设,取得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后的我国保险"人才"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我国加入WTO后,保险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面对WTO,提出我国保险“人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高雁 《人力资源》2006,(5):64-65
当今时代,职场动荡,“人来人往,花开花落”,当离职员工携“商业秘密”潇洒离去, 留下人财两空的残局让企业收拾,不啻于重磅炸弹,把企业老板的心炸得七零八落。在我们的劳动法规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以德治国”尚不能立竿见影,我们更需要的是“依法治企”。针对员工的忠诚问题,通过制订细致完备的企业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尤其是保密协议等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那么,“保密协议”能否制约员工的“不忠诚”?它能否挽回企业的利益损失?关于“保密协议”的实际运用,让我们从以下几个实际案例入手,浅析焦点,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时代,有越来越多的工作依靠脑力而非体力,因此女性的工作机会增加了,她们阅历丰富,思维成熟,擅长人际关系,善于学习,具有成功的欲望与执著的信念,于是越来越多的女性打破了所谓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成为各行各业的主管、经理、CEO,因而有学者将这一“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称为“她时代”。  相似文献   

15.
紧缺经济时代的结束,买方市场的形成,使明智的商家提出了“消费者就是上帝”的口号。作为消费者的“上帝”,头顶之上没有象征至尊至崇的光环,相反,在市场的大海洋中,他往往处于弱者地位。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给“上帝”应有的尊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谭相宜 《中国企业家》2008,(18):114-115
“中国造”服装迎来了价格攀上四位数、以ZARA为“假想敌”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周树廉 《会计之友》2005,(11):90-91
一、传统会计之“友”——账房先生的毛笔本刊名会计之友,是以会计人员为友,为会计人员服务的刊物。笔者从另一个角度,认为“笔”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好友。当一辈子会计,记一辈子账,没一支得心应手的笔,恐怕也是遗憾终身的事。笔者与“笔”朝夕与共数十年,有幸与时俱进,跟上了电脑时代,用上了电脑,但对于手中的这支秃笔,却情有独钟。姑不论远古时代“结绳记事”,也不说竹简蘸漆为文的书写工具。我国在秦汉时期,已流行兔毫竹管的毛笔。恐怕没有毛笔的发明流行,想当年“四柱清册”的记账方法,也就难以出现了。用毛笔记账在我国源远流长,直到解放…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度集权式的“一支笔”财务审批机制已不符合《会计法》中提出的有关加强会计监督的要求,文章从“一支笔”审批的弊端入手,探讨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内部制约机制、实行“多支笔”会签制度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乡桥》2003,(10):4-5
“乡镇企业”是一个历史的说法。原意是乡镇出资办的企业。早在“人民公社”时代指“社办企业”。给人印象是小打小闹“游击队”,不入流。甚至时至今日,无数“乡企”经过千辛万苦崛起为经济巨人,创出林林总总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占全国GDP40%的时候,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仍然没有摆脱对“乡企”不  相似文献   

20.
刘航平 《人力资源》2007,(10):30-33
有一个名词,读者一定不会陌生——“玻璃天花板”——一个不知导致了多少职场逃亡的“罪魁祸首”,丰厚的薪金、舒适的工作环境、体面的公司形象等这些旁人眼里的“致命诱惑”,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非物质要素成为全面薪酬的组成部分,事业的成就感、个人价值的实现成为现代人的重要诉求,而职业发展在这方面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成为“玻璃天花板”的克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