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小额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霏  李中坚 《甘肃金融》2003,(12):50-52
小额农户贷款的推广为解决农民贷款难,培植农村信用社利润基础,促进"三农"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小额农贷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潜在的信贷风险不可忽视.据此,我们对所在地区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贷款风险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当前,一些基层农村信用社往往采取"技术"处理的办法逃避贷款风险管理,无疑为贷款安全埋下了隐患,主要反映在:一是对"贷款三查"进行"技术"处理,规避贷款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3.
一、信贷风险新的变化形式 1."偷梁换柱":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是为"三农"服务,贷款用途自然也主要用于解决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因此"三农"用途的贷款从农村信用社取得就相对容易.但部分贷户在高额利润和巨额回报的诱使下,不惜借用"三农"用途的幌子,将从农村信用社取得的"三农"贷款来个"乾坤大挪移",偷梁换柱使用在了风险较高的国家限制行业或控制产业中,投放在了房地产、煤、焦、铁、电解铝、小水泥等风险较高利润较大的产业中,使得农业贷款逐步"非农化",进而增加了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使农村信用社贷款收回的难度变大.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信用社还贷资金"空转"负效应分析 一是弱化信贷管理质量意识.还贷资金"空转"现象误导了借贷双方对信贷资金管理和使用质量的认识,容易导致信贷人员只看贷款利息的收回,而很少过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5.
从1985年参加信用社工作以来,累计发放贷款9100笔,金额8800万元,无一笔人情贷款,无一笔违规违纪贷款,创下了笔笔无逾期,笔笔无风险,100%收回的"奇迹". 24年来,他为农民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帮助登封市宣化镇50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100多户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些地区的夏季作物巳经收割或将要收割,各地人民银行在紧张地发放春耕生产贷款之后,接着又该积极准备或开始进行夏收后到期的农贷收回工作了。夏收是仅次于秋收的一个农产品重要收获季节,尤其在主要产麦地区,收购的数量大,投放的货币集中,收回到期农贷既可促使农民早日出售粮食,有助于国家收购;又可组织回笼货币,稳定市场;同时也可使国家农贷资金继续周转,为今年秋冬及明年春季发放农贷做好资金准备。所以在夏收后及时收回到期贷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小额农贷是国家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如何管好用好小额农贷,特别是用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户适时购进生产资料、不误农时地开展农业生产,信用社自身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敦煌市农村信用社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小额农贷管理办法,较好的发挥了服务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有效支持了“三农”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了地方政府及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8.
“农民监督农贷”机制是针对农村信用社客户众多、群体效应大和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在村屯通过选举农民代表成立“农民监督农贷委员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农户履行偿贷义务实施有效的评议监督,以增强贷款管理的透明度,促进农村信用社提高民主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9.
周向雯 《南方金融》2001,(11):54-55
一、粮食企业收购资金在封闭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对粮食企业资金及其账户管理不严.按照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管理规定,国有粮食企业只能在农发行开设基本账户和相应的存款户(即"一基三专"账户).存款户是指收购资金户、应付利息户和财务资金户,各个存款账户之间的资金不能混用.粮食销售后,应当及时、足额将销粮款存入基本账户,归还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本息,不得挪作他用.  相似文献   

10.
发放农贷,要订定归还期限,实行“逐笔定期,分期管理,到期催收,逾期加息,区别对待,讲究效益”.这是管理方法的大突破,是加强农贷管理的重要措施,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管见.提高认识、切实执行发放农贷必须订定贷款期限的规定贷款是需要偿还的,偿还就有期限.农贷管理办法开宗明义规定,每笔贷款必须确定贷款期限.期限一经确定,借贷双方都应遵守执行.期限,是按期收回贷款的时间依据.期限对于借款单位来说要按计划使好用好资金,积极发展生产,加强经营管理,搞好经济核算,努力实现生产计划,提高经济效益.为按期归还贷款和支付利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山西省襄垣县古韩农村信用社积极推广农户小额贷款,2001年末至2005年末累计向9824户农户发放小额农贷15512万元,小额农贷户数占各项贷款总户数的845%0,农户人均纯收入由2787元增加到4088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韩信用社累计收回小额农贷利息1192万元,小额农贷不良率由2001年末的64%下降到2005年末的13%,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政府满意的“三赢”目标。  相似文献   

12.
发放农贷是为了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收回农贷就是要继续不断地发放。对能收回的到期农贷,如不根据政策予以收回,则必使资金呆滞,使今後真正需要贷款的农民由於银行农贷资金呆滞而不易满足,感到困难。从这一点来认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句话,并以这个‘道理’来向干部群众宣传,我认为是可以的,也是正确的。但是该文说得并不明确,编辑同志又未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在全国率先开发出小额农贷业务系统,在授信额度内,农户可以随时根据资金需要到信用社柜台贷款或自助设备刷卡贷款,贷款与取存款一样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4.
农贷分期管理是加强农贷管理一项新的工作,它对坚持农贷政策原则,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增强借户信用观念,提高贷款的经济效益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试行了一据一帐一卡一表的管理办法。经过半年多的实践证明,对管理贷款促进社员遵守信用,主动还款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在试行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现就如何搞好农贷分期管理提出几点意见与大家商讨。一、分期管理要与目前管理水平相适应。现在我们的农贷普遍是信用社一口出。因此,信用社的贷款帐户很多,虽然实行农贷分期管  相似文献   

15.
风险管理问题是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农户贷款业务需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对当前小额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强化小额农贷风险管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最近,岑溪县农行和信用社开展了一次全面清理农贷积欠,依法收回逾期贷款活动。这对行、所、社搞活沉淀资金,缓解供求矛盾,强化贷款管理,实行信贷资金集约化经营极为有利。其成效是显著的。1、收回了一批逾期贷款,搞活了资金。今年六月初至七月二十日,银行、信用社共收回逾期农贷769.8万元,其中1982年以前的陈欠贷款70.6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把农业信贷资金管得更细,做到心中有“数”,正确分析农贷资金的活动,搞活农业信贷资金,提高贷款户的信用观念,因此实行农贷分期管理是必要的,绝非是某些人讲的是多余或增加麻烦。农贷的分期,是指农贷帐而言,办法应力求简便易做,因人因地制宜,对于有条件的所和社,最好能做到会计正本帐和各包片人员的付本帐都分期管理,这样既使会计帐清楚,包片人员也心中有“数”。我所自今年三月一目以来已实行了农贷分期管理,按2月末农贷余额的分期,在当时分期管理的5个科目中,逾期贷款815户,余额为57.7万多元,到期贷款97户,余额7.8万多元,根据本公社为糖蔗基地的生产特点,目前我们仍以一年为一个管理期,据9月末统计,  相似文献   

18.
今年年初中国农业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对农业信贷工作提出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求1984年切实管好用活农贷资金,在实行按期限管理贷款的基础上,改变逾期贷款逐年增加的趋势,狠抓积欠贷款债务落实和收回。这是提高农贷资金经济效益,以有限的资金有效地支持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一、系统开发背景 自1998年按合作制原则对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进行规范改革后,农村信用社根植农村,更加贴近农民,逐步成为"农民朋友自己的银行".2000年初,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信用社是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要成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主力军的精神,本着加大支农力度、促进"三农"发展的根本原则,济南市农村信用社将服务职能放在首位,在所辖范围内全面推行了"一次核批,限额控制,随到随贷,周转使用,一定三年"的<农户贷款证>管理办法.<农户贷款证>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其高效便捷的"两证一章"柜面服务方式为农民简化了手续,农村信用社通过<农户贷款证>大力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为千家万户农民架起了发家致富的金色桥梁.截至2001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已核定发放<农户贷款证>22.19万个,累计发放贷款32亿元,80%以上的农户贷款以<农户贷款证>的形式发放到农民手中,<农户贷款证>持证面占到了全市农户总数的23%.  相似文献   

20.
农贷分期管理是农贷管理方法上的一个改革,它对坚持农贷政策原则,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增强信用观念,充分发挥贷款经济效益,促进商品生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营业所、信用社实行独立核算后,农贷分期管理更显得重要.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推行农贷按期管理办法.目前,农贷分期管理办法有帐内核算和帐外统计两种.龙州县采用前一种.全县营业所、信用社共21个核算单位,实施这一办法有18个单位,占85.71%.但在核算上基本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