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企业研究报告》2006,(10):33-35
飞利浦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在彩色电视、电脑显示器、照明、电动剃须刀、医疗诊断影像和病人监护仪、以及单芯片电视产品等领域表现出色。2004年,飞利浦的销售额达303亿欧元,目前,飞利浦拥有161,500名员工,公司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飞利浦的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是非常有特色的,为了建立一个“共同语言”,一个“共同化”,和“一个飞利浦”,飞利浦克服业务广泛,组织机构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黄河 《政策与管理》2011,(7):38-38,40,42,43
海信已经嘁出,2011年是智能电视“元年”。九年前它却成了互联网电视的“先烈”,这一次,海信的智能电视能成为“先驱”吗?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2009,(11):40-43
2008年息营收150亿元人民币左右,同比增长8%,酷开系列一年售出90万台 “中国第一台高清电视”、“中国第一台机卡分离一体机电视”、“中国第一台可录电视”、“全球首台RM格式液晶电视——酷开TV”等等,创维在产品创新上打出了一连串的组合拳。2007年,创维以其优质的产品,顺利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创维电视、创维手机、创维安防监视器成为中国航天专用产品。  相似文献   

4.
《东方企业家》2009,(12):81-81
2009东芝臻献REGZA“超解像技术” 2009年,东芝强势发布了蕴涵最新科技元素的全高清液晶电视SV650、ZV650、XV650三大系列9款电视产品。全线新品都搭载了世界唯一的东芝领先REGZA“超解像技术”,自此让平板电视臻献真实世界的美丽原貌。对于标清、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些城市开通了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开播后广大消费者如何正确选购彩色电视机?是否一定要选购“高清电视”?“高清电视”与逐行扫描电视又有什么区别?众多消费者面对彩电新品上标着的“等离子”、“液晶”、“背投”、“数字彩电”等各种陌生字眼,  相似文献   

6.
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以电视游戏为核心的数字娱乐产品及在线服务,其核心产品绿动机开启了人们崭新生活方式的大幕。绿动机是一种“客厅运动电脑”,产品采用的是Fanhome云扇操作系统和平台,它依然保持了“终端+服务T+S”总体产品架构的延续性,即“主机+3D交互感应器+Fanhome+云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运动健身、互联网、多媒体应用和功能,运动游戏、武术舞蹈、网络高清大片、卡拉OK、少儿教育等丰富的互联网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艳 《活力》2010,(8):365-365
20世纪中期深度报道的形式首先出现在了报纸上.它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事件的实质意义与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也就是说,深度报道是报道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深刻透视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富有理性思辨的一种报道方式。那什么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呢?“电视深度报道”是指除了狭义上的“深度报道”之外.也将部分“调查性”、“解释性”报道涵盖在内.它实际上是“追踪评述”、“综合评论”、“阐释分析”、“政论”、“热点话题”、“对话”等节目的通称。  相似文献   

8.
乐视模式     
5月7日,乐视网宣布,公司将推出全球首款4核1.7GHz,号称“全球速度最快、性价比最高”的智能电视——乐视TV。其中,超级电视X60,售价为6999元;而普及型产品S40,售价仅为1999元。这两款产品的售价约为目前国内同类型产品售价的一半。  相似文献   

9.
李金迪 《活力》2010,(8):335-335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与界定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在《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从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民众情节。在现代社会中,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上升为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百姓即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求。老百姓开始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当“民生”与传播媒体的结合在一起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0.
刘宝红 《活力》2011,(5):159-159
“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用一两句警句点明要旨,使全篇生色。作为以声画结合见长的电视新闻,如何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点好“同期声”和“画面”这两只眼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杨牧 《活力》2012,(2):122-122
“音乐电视”是英文“MusicTelevision”的直译,简称MTV。它是一种运用声电技术以及充满“爆炸性”的视觉信息来传播音乐的一种综合性电视艺术。  相似文献   

12.
《产品质量法》明文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应当“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又规定“销售者应当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许多生产企业都给自己的产品挂上了“合格证”,以示产品合格。销售企业常向顾客展示“合格证”,以表明所售产品是合格的。消费者购货时首先要查有无“合格证”,见到一张小纸片上有“合格证”三字也就相信产品是合格的。总之,产品合格证已成为公认的产品质量合格标志。  相似文献   

13.
“我犹豫了很久,终于鼓足勇气花了几百元买了‘美无痕美胸霜’,希望身材更好看些,却让我失望了,我认为‘美无痕美胸霜’给我造成了经济上和精神上的伤害,厂商应该对此负责。”成都市红牌楼北街的杜小姐到本刊投诉办诉说她的尴尬遭遇。  相似文献   

14.
“五一”节即将来临,有道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而从健康的角度,也应当每逢佳节倍思“清”。  相似文献   

15.
李秀民 《活力》2014,(6):76-76
“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简称。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2011年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似文献   

16.
高双红 《活力》2011,(7):178-178
电视的本质是视觉的“画”和听觉的“声”有机结合的形象传播。“画”和“声”是视听艺术的两条腿、两个侧面、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承担着传播功能。从总体上来说,它们是相互配合的伙伴关系,两者缺一不可。电视中的声音包括语言(包含解说)、音乐和音响。声音的作用与地位在电视创作中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在创造“最丰富最复杂的视觉形象世界”的同时,创造“最丰富最复杂的声音世界”。  相似文献   

17.
詹一 《活力》2012,(10):172-172
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大行其是,大众传媒也开始了所谓“消费主义”的转向,商品市场上的“顾客就是上帝”法则,成为了一些传媒迎合“时尚”,以争取读者、观众的“潜规则”。拥有强势传播手段的电视文艺,自然也不能免俗。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首先是电视文艺的主体形象首先发生了转换。在以往的“生产社会”中,电视文艺所极力推出的主体形象,多来源于生产性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许宁 《大众标准化》2004,(1):42-42,44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环境的变化带来企业的变革:管理在嬗变、竞争在升级,制胜市场的手段由寻找稀缺资源过渡到寻找稀缺智力、魅力和引力,企业经营也在不断突破过去的经营方式,有的企业从事着“非驴非马”的工作,告别了传统的机械的经营方式,有的已变成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种类”。1 生产还是服务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  相似文献   

19.
郑海芳 《活力》2011,(6):197-197
一、由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电视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电视新闻界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建立电视新闻自身的编辑学体系电视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关联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与之相关的理论的滞后。几年前.人们无法想象到“现场直播”这个概念,而现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尝试。传统的新闻学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乡镇论坛》2009,(23):46-46
第一.从产品外包装上进行辨别:为了便于农民识别“家电下乡”产品,商务部、财政部特别制定了“家电下乡”产品标志,在产品外包装的正前面印制家电下乡“中标产品”标志及“中标产品”字样.产品说明书上贴有“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