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纷纷上市,国内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其公司治理问题的关注逐步升温。由过去的单一研究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到重视其公司治理应该说是一大进步。但是,纵观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研究,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更多的则是从“三会一层”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激励约束等治理机制两个方面来探讨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企业内部监控机制的失衡。公司治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这些研究多是侧重于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利益相关者等其中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缺乏系统性、有机地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公司治理问题及其规律性,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公司治理力”概念,并试图系统地探讨公司治理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特性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但现阶段,在深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现实中,存在着政府职能的“缺位”、“越位”和“错位”,以及国有企业内部治理失效,外部治理不完善这三大方面的主要问题。正确定位政府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职能,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内、外公司治理机制将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进一步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管理和控制的理论体系。我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严重的制约了民营企业的扩张、壮大与可持续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残酷的“肉搏”中赢得市场,那就必须先“强健体魄”,顺应市场的变化与发展对公司做出战略性的调整,而创新,特别是治理主体和治理机制的创新则可谓是民营企业“强健体魄”的一剂妙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探讨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突出问题入手,在重温改革进程的基础上挖掘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症结所在,接着概述公司治理理论体系,并以此理论为指导,探讨将良性公司治理机制引入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新途径:建立“股东——机构投资者——公司制”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基础,成功地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制度设计是保障。  相似文献   

6.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已经是我国公司深化改革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探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发展和涵义出发,分析了国有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现状及其主要问题,然后从法律角度提出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内部制衡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事实上,新经济的“桥头堡”——美国的企业发展经验已经证明,衡量一个企业是不是现代企业的标尺,并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是否使用EDI和互联网;而恰恰是制度层面的问题,如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等。而“公司治理结构”,正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毋庸讳言,国内许多传统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这方面,还差得很远。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制度上的东西还“八字没有一撇”,这些企业就急匆匆地去赶技术的快车了。正如大家所看到的,现在,企业触网已成风潮,少则投入几千万,多则斥资一两个亿,纷纷…  相似文献   

8.
在公司治理实践中,董事会绩效愈来愈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因为董事会既是内部公司治理的核心,又是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其绩效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成败,而且也因为当今世界各国董事会效率低下的事实。关于如何提高董事会绩效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改善董事会构成、提高董事的个人素质与报酬水平,以及健全董事会文化等建议。我们则试图从董事会在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机制问题的提出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目前理论界对公司治理机制的界定仍存在较大的分歧,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中心在于确保股东的利益,确保资本供应者可以得到其理应得到的投资回报,因而股东是具有绝对主导地位的,这是所谓的“股东至上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把股东利益置于与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国家、供应商、经理、员工等)相同的位置,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是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定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即是所谓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笔者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作…  相似文献   

10.
在新加坡发生的“中航油”破产保护案件给我们留下很多的教训和反思。“中航油”案件究其根本原因是公司权力制衡机制中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和问题,最终导致了这场国有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金上市公司灾难的发生。尽管“中航油”案件是个案,但它折射出我国公司治理中在制衡机制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公司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确立。笔者就此阐述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及问题所在和成因,并提出完善公司治理中制衡机制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孙静芹 《会计之友》2005,(11A):83-84
伊利“高管落马”问题主要出在公司治理上。由于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关键与核心。因此,完善公司治理首先要从财务治理入手。本文结合伊利股份的实例,剖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具体措施.以防范公司治理风险。  相似文献   

12.
从三个层面上看我国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双层公司治理结构制度下,如何使独立董事“无缝接入”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发挥独立董事真正的作用,笔者认为,“独立性”是关键。本文从3个层面上探讨了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在“独立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问题产生于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因此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研究课题。随着证券市场上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更加合理化,全流通条件下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问题必将成为研究热点与探讨前沿。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远比国外公司复杂。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运用国外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本土化”研究,从资料文献来看,研究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一是股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二是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三是大股东在治理中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决定了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再健全的财务控制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没有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公司治理的作用就会缺乏传导机制,其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可见,公司治理和财务控制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制度性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为阐释这一观点,本文以“九发股份”为例,深入分析该公司公司治理和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财务危机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化解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司投资效率低甚至失败、过度投资问题和项目融资的道德风险上。根据行为公司财务理论,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经理人自信指标,探讨了经理人自信封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经理人适度自信封公司投资会起到“适度”的推动作用,可以部分消除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投资不足”问题;随着财务约束程度的不同,经理人自信封投资的推动作用是变化的,具有“U”形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16.
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一个主要目标,与此同时,中小股东搭便车现象也普遍存在。因此,公司治理机制需要在中小股东保护与激励之间保持平衡。本文拟结合相关公司治理理论,探讨政府通过法律、政策和监管手段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巩曰信 《活力》2006,(6):61-61,63
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有效公司治理机制能否形成,以及公司业绩能否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的探讨,不仅仅是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现存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探讨,而且包括“股权结构问题解决方案——股权结构调整”的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希望能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此,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研究就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处理公司中的各种合约,协调和规范公司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建立一套多层委托代理、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制度,这套制度因公司委托代理而产生,同时为解决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服务。治理结构的作用不涉及公司业务经营问题,其主要功能是权力的配置,即所有权的约束。这是一种较为狭义的理解。 其实在实际操作中,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往往与公司的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疲于奔命的CEO们最重要的任务似乎就是向投资者每年交出一份漂亮的财务报表和令人满意的分红方案。而在日本,总裁们来自外部市场的压力则小得多,可以潜心于企业内部组织建设,集中精力于公司长远的发展规划。透过管理差异的表象,我们认为两国大公司迥然不同的治理结构模式就是导致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比如美国公司个人持股率相当高(通过机构投资者.如各种基金),股东会因为公司业绩不良而“用脚投票”;而日本公司法人持股和相互持股率高,股权结构相对稳定,股东为逐利差而频繁买卖股票的投机行为较少。很明显,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管理之间存在着某种隐含而必然的联系,这种跨越两个领域的影响机制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公司治理框架下,分析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与避税的研究,发现公司治理通过催生代理问题,加剧信息不对称,激发避税行为。文章从三个方面切入研究公司治理对公司避税行为的影响,首先重点分析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与避税行为的作用关系和产生的经济后果,其次总结避税行为的持续发酵性和“蝴蝶效应”,最后对如何加强治理机制有效制约避税行为予以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失控、效能低下无疑是我国当今证券市场表现欠佳诸多问题的综合致因。为改善公司治理,从监管者到市场活动主体似乎都有些心力交瘁。其实,公司治理作为“舶来品”,必然因土壤相异而变异,这种土壤相异主要取决于多种因素。问题是我们要走市场经济之路却不可不移植公司治理的文明。笔者从监管的实际出发,将公司纷繁头绪加以清理,拟建立一个优化公司治理的模型,力图使看者抓住一个“牛鼻子”,捕捉解决问题的逻辑层次和要素。这个模型就是“董事主导型的公司治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