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扬 《现代商业》2023,(21):124-127
自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以来,对金融资产的减值从已发生损失模型转变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而《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的发布进一步为商业银行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法提供了全方位的实施管理指引和标尺准绳。本文主要讨论上述政策执行对中小农商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金融工具减值准则发展历程的简述,对比浅析了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IASB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和FASB的“当期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并指出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不足之处,进而推进其对我国金融工具减值准则修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金融工具减值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具有顺周期效应,美国金融危机暴露了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弊端,IASB于2009年首次提出"预期损失模型"。近年来,IASB和FASB一直不断地完善改进预期损失模型,并提出多种方法,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基本已成定局。住房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资产,鉴于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状况,有必要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对住房贷款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同时,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重建会计政策和内部控制系统,以确保持续核对信用损失的估计。  相似文献   

4.
新金融工具准则将金融工具由"四分类法"改为"三分类法",资产减值由"已发生损失法"替换为"预期信用损失法",是实务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结合对准则的理解,重点对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应收票据、"三无投资"、应收账款信用组合划分、预期损失模型、其他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下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国际     
《国际商务财会》2013,(4):94-96
<正>Accounting&Auditing会计审计IASB对贷款损失准备修订征求意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近日发布了金融工具减值修订案的征求意见稿。这一修订案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更具有前瞻性的损失确认模型,该模型将在一个更及时的基础上确认预计信用损失。(中华会计视野)  相似文献   

6.
吕晓荣 《中国市场》2011,(26):198-199
本文在研究IASB与FASB相关准则的基础上,比较预期损失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及动态拨备模型的优缺点,分析预期损失模型对会计监管的冲击,并探索实施预期损失模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原金融工具减值方案之不足,新金融工具准则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减值模型——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该模型对融资租赁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租赁公司而言,如何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并建立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最关心的问题。文章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7年,财政部重新修订了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此次新修订的金融工具准则中最显著变化之一即将原金融工具中的资产减值计提方法修改为“预期信用损失法”。本文着重探讨金融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了解预期信用损失法基本要求和会计处理方法,选取常用的金融工具如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并通过案例进行详细讲解,以期对企业在后续实施金融工具准则过程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斌 《商》2015,(3):156-157
基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拨备制度会加剧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从而加剧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本文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3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对信贷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且存在利润操纵行为,应积极实施基于预期损失原则的动态拨备制度。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金融资产又占了商业银行资产的绝大部分,因此金融资产的减值对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显然十分重大。顺应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趋同的目标,同时在第22号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下,我国商业银行也将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因此,如何保证新准则在商业银行有效地实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本文研究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减值问题,分析我国银行业在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时预期会面临的影响,借鉴国外经验,希望为我国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陈建新 《商业时代》2012,(14):91-92
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的协调是会计准则改革的新特点。而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之一,对金融工具减值使用预期损失模型,实质上反映了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金融监管为代表的外部压力做出妥协,这破坏了准则本身的独立性。本文以预期损失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相互分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协调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孙金金 《商业会计》2012,(19):19-21
2009年11月5日,IASB、FASB联合发布IFRS 9金融工具减值的征求意见稿,提出"预期损失模型"。2011年1月31日,又联合发布了增补征求意见稿。之后,IASB和FASB组成内部工作组多次就金融工具减值准则进行研讨,提出贷款分类"三分类模型",努力推进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第二阶段的工作进程。本文主要对IFRS 9中的"预期损失模型"最新进展进行解读并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3.
李玉红 《商》2012,(6):77-78
金融工具减值在现代会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金融工具计量、金融工具减值的准确性,一直是会计学家和准则制定机构研究的重要课题。IASB目前采用的金融工具减值计量模型是已发生损失模型,主要体现在IAS39当中。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已经引发了对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的质疑,IASB发布征询意见函,提出以预期损失模型取代已发生损失模型,引起了全世界利益相关者的重视,也引发了相关课题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曾婷婷 《中国市场》2022,(12):14-16
以2015—2017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基于企业所有权的差异化视角对我国商业信用与企业坏账损失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商业信用与企业坏账损失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国有所有权性质的存在不仅未能起到改善资源配置的作用,相反增加了商业信用的坏账损失风险及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评估,采用系统性预期期望损失和边际预期期望损失两个测度变量,以此作为系统重要性指数,通过预期期望损失方法利用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评估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实证结果表明:国有银行系统重要性虽然占据主要地位,但系统性风险贡献排名却远低于其他商业银行,主要原因是国有银行的现金流更稳定,政府隐性担保及政策优惠对弱化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有很大帮助。另外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更有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资产扩张速度过快、盈利大幅波动、资本充足率低且负债率较高,相比较国有银行更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  相似文献   

16.
对建造合同预计损失的会计处理.本文深度解析计提预计合同损失准备后出现的三种情况,会计人员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并且举了两个案例进行详细剖解.  相似文献   

17.
陈学民 《商业研究》2011,(12):135-140
本文引进了存款保险定价的期权定价模型和预期损失模型,针对中国现阶段的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在预期损失模型的基础上,真实测算了存款保险费率,并建设性地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存款保险费率的基本模式和基于混合方法的拓展模式。最后评价了本文所涉及的存款保险定价模型,并基于实务的角度提出了存款保险费率确定机制。  相似文献   

18.
《商》2015,(14):191-192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的席卷全球,西班牙,秘鲁,哥伦比亚等国家所实施的动态拨备制度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本轮的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根据"已发生损失模型"计提贷款损失拨备的缺陷,为此,国际监管机构和各国监管当局积极探索建立以"预期损失模型"为基础的动态拨备制度。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我国动态拨备制度从探索到实施的过程,并在实施动态拨备制度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杨川 《商业会计》2021,(5):47-50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4年7月修订发布了第九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9),为实现准则持续全面趋同同时有效解决旧准则顺周期问题,我国财政部于2017年3月修订了金融工具相关准则,引入的预期损失模型彻底改变了减值计量方式和时间。文章以2019年江苏省内已上市的9家商业银行为例分析预期损失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基于效用理论和无赔款优待的两种新的存款保险定价模型,在效用理论模型下给出了商业银行和存款保险机构共同接受的费率区间。利用预期损失模型真实测算了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费率及保费;由于外部环境与各商业银行规模、管理水平的不同,故适宜采取差别费率的方式;在混合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预期损失模型测算的保险费率,针对中国的商业银行提出并设计了嵌入无赔款优待模型的费率模式和参考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