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以下简称“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八个“一号文件”。这份“一号文件”首次并列提出“五个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并从八个具体的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报告对我们今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贯彻十六大精神,推动文化建设新繁荣,必须以新的思路总揽全局,以新的突破促进改革,以新的局面为要求扩大文化交流,以新的举措为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3.
张正锋 《发展》2007,(12):1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出发,提出了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论断,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要求,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等四项新任务,把文化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5.
文化强国路     
《中国经济信息》2014,(6):52-53
从军事、经济到文化强国,美国已经完成了国家形象的三次塑身,而中国需要做的是根植于本土文化,实现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6.
王滨利 《魅力中国》2013,(11):22-22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也包括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积极深化基层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提高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转表观念,形成“创业文化、创新文化”的文化事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田佩芬 《宁波经济》2007,(10):43-45
和谐文化的灵魂来源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弥勒文化是在吸收外来佛教文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世俗化与民族化演进而发展起来的,其中的“人和”理念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一种诠释。注重文化的民族特色的传承才能在新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孕育和创立过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发展,论述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意义。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经历了马恩的提出、列宁的实践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化的历史演变,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完善、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当前,我们在文化建设中不仅要体现人文关怀,还要从根本上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森 《魅力中国》2011,(4):220-2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0.
“解码”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现在为止。至少有95%的人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一位专家坦言。 从1982年开始传入中国,企业文化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4年,期间,“中国式企业文化”曾一遭遇“死胡同”,面对国外企业文化模式的盲目崇拜更是曾将一大批的中国企业带入歧途。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半信半疑”。 不过,在2006年年底,国资委主办的一个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引起国内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的极大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目前的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此《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国资委副主任王瑞样,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支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等人,希望通过与这些常年关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官员、学者的交流,探寻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建设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张树根  吴丹 《中国经贸》2011,(10):157-157
“和”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同时众所周知中国曾经是日本主要的文化输入国,在这个过程中“和”文化流传到了日本,同时在那里得到了吸收和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汉字“和”的起源开始,通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和”来透视其发展过程。之后以中日两国“和”文化的异同为出发点来探讨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新时代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好“三农”工作、推进“三农”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方面。江西省一直致力于“文化强省”建设,作为“文化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工作领域,近年来,江西省乡村文化建设步伐加快,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为“文化强省”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项特殊工程,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在充分厘清概念、消解瓶颈、科学规划、融合发展、统筹协调等多种综合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久久为功,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笔者从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现成的问题入手,剖析其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设。  相似文献   

14.
宫健 《发展》2010,(12):83-84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系统建设中一种回报极高的管理手段,它为企业员工带来了极强的精神动力,能够产生高效率、创造高效益,最终促进企业发展。海南航空股份公司在短短10年间的发展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创造了中国航空界发展的奇迹,在两种体制过渡中创造了中国企业界发展的奇迹,被中国经济界称为“海航现象”。海航是中国改革开放和时代进步的缩影,是海航人运用传统民族文化智慧创造的中华民族新的企业文化和制度的缩影。海航的成功就在于改革的彻底和完善,也在于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在海航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做到以下八方面的结合: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唱响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相结合、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相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繁荣”与“一手抓管理”相结合、实施精品战略与搞好文化普及相结合、强化科学意识与加强化大众意识相结合、加强文化建设与加强作风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娟 《发展》2009,(5):64-64
一、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重要的、潜在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让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的“四大建设”,在这“四大建设”中,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政府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仍然相对缓慢。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一)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快讯》2007,(4):14-20
“到现在为止。至少有95%的人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一位专家坦言。 从1982年开始传入中国,企业文化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4年,期间,“中国式企业文化”曾一遭遇“死胡同”,面对国外企业文化模式的盲目崇拜更是曾将一大批的中国企业带入歧途。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半信半疑”。 不过,在2006年年底,国资委主办的一个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引起国内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的极大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目前的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此《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国资委副主任王瑞样,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支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等人,希望通过与这些常年关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官员、学者的交流,探寻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9.
王征国 《黑河学刊》2012,(10):30-33
中共十六大以来的文化建设,是新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文化创作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方面的基本经验,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文化发展难题、谋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对于解决在未来文化建设中坚持什么、沿着什么方向继续前进,特别是对于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工业也日益繁荣,“网红”文化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产生,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产业。本文以“网红”文化为研究对象,以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为视角,探讨当下中国“网红”文化发展现状,并借助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揭示“网红”文化工业特征并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而推进我国“网红”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