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债转股的风险来自企业债务豁免预期,地方政府、中介机构行为不规范,资产管理公司动作不力,商业银行行为扭曲等。防范债转股风险的对策:债转股企业的制度创新,营造好资产管理公司的退出机制,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当前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执行力薄弱原因的分析,站在坚持制度立行、提高制度执行力的角度,提出提高制度执行力的相关措施与建议。旨在强化内控管理,防范岗位风险,认真积极地履行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长效机制,实现和谐央行,安全高效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3.
人民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中央银行自律行为的内在体现,是人民银行为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围绕强化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操作规程、防范内部风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丁作,内部控制水平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会计理论角度研究分析了建立风险拨备制度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五家上市银行2004年年报,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管理情况和制度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拨备体系的构想,结合上市银行计提减值准备的实际情况,对贷款、投资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在实施全面风险拨备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转变观念、规范操作、加强审计和监管力度、加大配套环境和制度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外资入股农村合作金融近年来呈现出迅速发展态势,而金融危机下中国稳定的国内经济以及对"三农"的政策倾斜更为外资进驻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提供良好契机.通过规范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法律制度、社区化发展制度、风险转移补偿制度、系统与集中监管制度吸引外资入股农村合作金融,能够充分利用国际金融资本的良好信誉和先进管理理念,并利用其资金优势带动农村金融市场的活跃.  相似文献   

6.
刘政 《西安金融》2004,(1):50-51
2003年6月2日,银监会发布了《金融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就是对金融许可证制度的重大变革,新办法对原有的金融许可证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相应的修汀和完善,对金融许可证从颁发、申请、换领、管理、公告、公示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新办法对于突出风险监管、简化审批程宁、强化服务、提高监管透明度以及促进银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一)调整和规范机构设置,做到责权利明确,监督到位 针对我国政府采购机构设置不规范、不合理的状况,应当在整体上按照“统一政策、分级实施”的原则加以调整和规范。所谓统一政策,就是在政府采购机构设置的规范和职责划分方面实行全国统一。所谓分级实施,就是在统一政策的前提下,实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实施,按照自身的情况分别制定相关细则。  相似文献   

8.
当前,由于体制制度上的原因,个别开发区国库存在业务处理不够规范、监督管理难以到位、代理国库内控制度执行不严等问题。如何切实规范对全省各级开发区国库的管理,促进开发区国库机构严格落实国库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业务操作,堵塞漏洞,防范和化解业务风险,是摆在各级开发区政府、财税、国库及商业银行等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制度是人们制定出来,构成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约束,是人们在社会分工与协作过程中经过多次博弈而达成的一系列契约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把阻碍合作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所以制度的基本作用就是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健全的制度能够有效减少商业银行运行中的确定性,即减少商业银行的各种风险,反言之,如果商业银行风险居高不下,则说明商业银行运行的有关制度一定存在某种制度的缺陷,因此应从制度根源去挖掘银行风险的形成原因,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来看,国有经济,金融的体制变迁造成的制度性风险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所谓金融法规制度,这里指的就是在整个金融业经营及管理过程中,为有效地进行监督和管理,消除或减少腐败问题而制定的金融内部的法规制度。金融法规制度建设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深入而得到重视和日趋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定了一系列以规范行为有关的政治纪律和工作制度,法规制度初步形成了从业务经营到行为管理拳管理新格局。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各金融机构对法规制度建设问题都比较重视,先后在人员管理、业务经营、行为规范以及内控制度等方面相制定了许多制度规定,1997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还发布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对内部控制、监督的目标、原则、控制监督的要素及内容、基本要求等详细全面的规定,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规范了各级领导干部及其员工的行为,为完善和健全金融法规制度、为提高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能力打下良好和基础。二是法规制度的监督检查得到进一步加强。几年来,各级金融部门都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以及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各种检查,尤其是近年两年来开展的执法监察,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做出原因分析,对内部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金融法规制度的加强和改善。  相似文献   

11.
项目资本金到位情况不仅直接关系到银行贷款的安全,也是判别银行贷款发放本身是否合规的重要标准。在当前信贷高速增长形势下,加强项目资本金管理,对商业银行防范政策风险,完善政策制度,规范业务操作,保障贷款安全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现行的投融资政策和基础设施发展状况,探讨了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运行机理、实施效果和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一些改进商业银行项目资本金管理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财政资金是一个国家社会资金的主导,它对社会资金的运作有巨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财政资金在使用中主要面临制度风险、执行风险、监管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对财政资金的风险提出精细化管理以及制度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商业化进程中,农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措施得到了强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我们的风险控制模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管理措施的强化更多的体现在准入标准的提高、信贷纪律的严明、事后责任追究机制的健全上,而信贷业务过程的管理并没有做到精细化。令人忧虑的是,目前信贷业务的系统性风险仍然相当高,需要引起几级决策者、管理者的关注。既然我们提出了风险可控的概念,那么,我们就要切实解决好风险怎样可控这一课题,这就是笔者期望达到的目的:信贷风险的实质可控。  相似文献   

14.
银行的安全保卫工作是通过安全保卫工作的制度建设、制度落实,也就是人防的制度安排与人防管理,物防建设与物防管理,技防建设与技防管理,化解、防范危及银行从业人员和银行资产安全的风险,保障银行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银行资产的安全。不难看出,安全保卫工作的核心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建设,即制度建设(包括人员的制度安排)、物防建设、技防建设;另一个层面是管理,即人防(包括制度落实)管理、物防管理、技防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防范财政风险 建立稳固平衡财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财税》2001,(4):39-42
财政风险,是指经济运行中由于政策、制度、管理方面的缺陷而导致财政收支状况恶化和国家在组织收入、安排支出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财政手段本身的缺陷以及多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财政稳固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防范财政风险,是建立稳固、平衡财政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立稳固、平衡财政的战略任务,其实质就是要防范财政风险,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低保救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社会救助里程碑式的一站,尽管低保制度的实施使得国民基本生存权得到了应有的保障,但缺乏统一法律规范下的低保制度碎片化现象也逐渐显现,其制度安排二元分割分治,制度实施地区分割分异,越是经济落后的区域,低保水平越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应该有公平、正义的低保制度兜底,应通过一体化的低保制度安排与分类救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洪琳 《中国保险》2006,(12):35-37
《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责任保险要采取“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立法强制”等方式大力发展,要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在煤炭开采等行业推行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完善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探索通过专业保险公司进行规范管理和运作。本文拟对煤矿企业强制雇主责任险可行洼及运作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商业银行事中监督的要求和特征,可以将事中监督理解淹在商业银行业务运行过程中,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为基础,以降低业务运行风险为目标,按照有关业务流程,以授权管理为核心,规范作业行为和管理行为,分类别、分层次对作业层和管理层实施必要的现场监控,其控制过程就是事中监督。基于此,事中监督就成为一个覆盖整个管理层面的过程控制概念。从作业层面来看,事中监督是在营业网点由区别于柜员的专兼职稽核人员采取实时监控,业务授权和复核的形式,对网点办理的特殊业务和前台操作风险点进行实时稽核等等。其监督重点主要体现在前台业务操作流程中的高风险环节,包括当班人员的岗位设置与安排,密码及印章管理、账户开立,现金和重要单证管理,挂失冻结和错账冲正等特殊业务的风险控制等。从管理层面来看,事中监督主要是由上级行授权的有关人员对管理层实施授权经营的情况进行督察。其实施的重点是对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由于决策失误或者超授权经营形成运行风险等等。在商业银行的业务运行过程中,实施事中监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首先,事中监督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和步骤。相对于事前监督而言,事中监督是事前监督的延伸,补充和具体化,是即时的监督和现场监督;相对于事后监督而言,事中监督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可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极大地弥补事后监督的不足。其次,实施事中监督有利于将风险量化到具体可控的环节和部位,有利于细化事前监督内容,可以为较好地实施事后监督奠定基础,为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顺利开展和风险控制提供有效的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会计理论角度研究分析了建立风险拨备制度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五家上市银行2004年年报,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管理情况和制度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拨备体系的构想,结合上市银行计提减值准备的实际情况,对贷款、投资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在实施全面风险拨备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转变观念、规范操作、加强审计和监管力度、加大配套环境和制度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内控制度是为防范风险和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过程进行制度管理、相互制约和风险控制的系统工程。对内控制度落实进行审计监督,其目的就是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有效防范风险隐患,确保基层人民银行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但从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开展情况看,审计的重点是放在制度的制定上,而忽略了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因此,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研究和探索内审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内审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开展对内控制度的审计评价和评级,是当前内审部门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