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企业家》2015,(24):62-63
借着《中国企业家》创刊30周年,一汽-大众奥迪与杂志社携手,开启了“中国企业家·奥迪A8L大佬拜访”活动。四站拜访活动,四位业内大佬,此次活动的意义在于把中国创业者的梦想和精神传递下去,同时也圆满描绘了对尊享座驾的认知和见解。  相似文献   

2.
Audi Top Service奥迪"卓.悦"服务,是奥迪着眼未来的全球化服务新战略。一汽-大众奥迪将这套奥迪在全球的统一服务标准与中国用户的需求相结合,秉持"以心悦心"的服务理念,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将"专业、尊贵、愉悦"3个核心价值深入贯彻到奥迪服务体系中的每个细节,从而实现了奥迪服务的全方位升级。如今,这项奥迪全球化服务战略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它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十足本地化     
马宁 《监督与选择》2011,(11):77-77
据说在大众内部有一个说法.中国是奥迪的第二故乡。正如主管市场和销售的奥迪管理董事会成员Sohwarzenbauer在2010年所说:“持续增长的销量使中国威为目前奥迪全球最大的市场,超过了德国。”从民间的刻板印象“官车”到热播电视副里青年才俊的座驾,奥迪让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对其有了足够的了解,而它在原版车型上了实实在在的销量。  相似文献   

4.
佳音 《中国新时代》2005,(4):124-124
终于有了自己的车,在多方权衡下,我选择了奥迪A4,不只因为它优雅的外形,而且内敛的特质更符合我的性格。说起来,它陪伴我也已经一年多了,很多美好回忆时常在眼前萦绕,而脑海中剩下的是久久难忘的瞬间。不知是我融入了它的境界,还是它改变了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时代》2007,(4):118-118
不久前,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在北京举行了“奥迪英杰汇”2007年度盛典,宣布正式启动2007年度“奥迪英杰汇”计划。届时,奥迪品牌将从中国各界社会主流精英中遴选出百余名杰出人士,通过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感召力,在不断强化奥迪用户事业成功而不事张扬、激情进取又富有品味的社会精英形象同时,更好地诠释奥迪“尊贵、动感、进取”的品牌内涵。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13,(10):84-89
这是奥迪为中国市场带来了第四款国产车型,它同时也宣告了在高档紧凑级SUV市场,宝马X1“一枝独秀”局面的结束  相似文献   

7.
谷兆林 《经营者》2013,(7):144-147
Quattro绝不仅仅代表奥迪的四驱技术,它也代表着Quattro技术在期间30多年的辉煌历史以及在赛车场上缔造的传奇。1980年3月,奥迪在日内瓦车展上展示了第一款全时四驱轿车,命名为"奥迪Quattro"。Quattro在意大利语中是"四"的意思,这也代表了四驱技术的特性。然而,这款车的真正潜力在1981年奥迪参加世界汽车拉力锦  相似文献   

8.
《山东企业管理》2014,(3):96-96
奥迪A3国产了.而且价格也。象征性。地下探到了20万元以下。与它的竞争对手宝马1系和奔驰A级相比.奥迪A3在国产进度上领先一步。首选国产的是两厢版,三厢车型会随后国产。据称.之后A3的国产车型中还会有手动挡车型的加入。  相似文献   

9.
长春一汽:追求最低分 长春一汽在老产品换型改造后,从德国引进了奥迪轿车产品,与此同时也引进了德国的“奥迪特质量管理法”。奥迪特与奥迪车并没有直接关系,奥迪特(Audit)是拉丁文,意思是复查。它产生于30年代的德国,现在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整车装配调整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方法。它用质量等级评价产品质量的高低,质量等级从0级到5级,0级最好,5级最差。奥迪特是  相似文献   

10.
奥迪迷途     
奥迪在燃油车领域的优势,还没能延续到电动车这一赛道中看起来,落后多年的奥迪要开始反攻了。“今年起,奥迪将在全球发起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这也是面向未来转型最为重要的攻势。”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表示。  相似文献   

11.
在德国,奥迪的名头也许没有奔驰、宝马那样如霄贯耳,但在中国市场,奥迪却以成功的营销策略,牢牢占据了豪华商务汽车市场的老大位置。不过奥迪的“野心”显然不仅于此,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中国用户对于高性能运动车型的需求与日俱增,奥迪自然也不会忽视这块巨大的“蛋糕”,于是TT被引入中国市场。相比超级跑车更加实惠的价格和彰显个性的外形,让这教车一进入中国市场就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很快奥迪TT就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爱“T”人士,为了满足“粉丝”对更高性能的追求,TTS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奥迪Q7进入中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根据奥迪公司给它的城市豪华SUV的定位,汽车媒体同行、包括记者自己对于Q7的试驾,最初都是以城市道路为主,拍摄的照片也都让它看起来“衣冠楚楚”,一副绅士派头。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2013,(5):84-89
这是奥迪为中国市场带来了第四款国产车型,它同时也宣告了在高档紧凑级SUV市场,宝马X1"一枝独秀"局面的结束2013年4月8日,深圳,一汽-大众全新奥迪Q3正式上市。此次发售的新车共计六款车型,其中四款为quattro全时四驱车型,售价为33.38万元~42.88万元人民币。另外,还有两款车型是专为  相似文献   

14.
张延陶 《英才》2020,(4):68-69
从2018年艰难守住第一,到2019年退出榜首之争垫底。在豪华车赛道上领航30余年的奥迪终于被宝马与奔驰超越,在中国市场失速。领导人数度易主、市占率持续下滑、再造合资厂遇阻,奥迪中国究竟怎么了?版图失守3月26日,奥迪中国官方发布消息称,曾在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任职总经理的安世豪将重返中国,接替武佳碧履新奥迪中国总裁一职。从2019下半年接手,到2020年第一季度末离职,奥迪中国一把手更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而更令人称奇的是,一把手走马观花上任、卸任的桥段已经在1年之内第二次上演。  相似文献   

15.
王剑 《经营者》2010,(22):126-131
它有更轻便、更安全的车身骨骼构架、它有硬强大的Power却只有更少的排放和油耗、它也在思考和积极实现如何变得更“绿”的方案,它当然价格不菲,气度不俗,因为它是奥迪,这样一款车子已经满足了你的全部要求?但奥迪不这样认为——在未来,它觉得还能给你更多。强看如何超越强奢?而后一个强者,正是自己。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时代》2006,(2):106-106
2005年首次在中国亮相的Q7,作为奥迪品牌的第一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奥迪Q7的推出标志着奥迪品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奥迪Q7为高档用户群中的越野车爱好者提供了新的选择,极大地满足了客户在日常驾驶中的舒适性和在野外驾驶中的安全性和动力性的双重要求。全球越野车迷期待已久的奥迪家族第一款顶级运动型多功能车Q7定位于最高级别的高档SUV,旨在满足少数SUV顶端用户最挑剔的需求。在这个级别的市场上,Q7当之无愧成为一款全面超越对手的超级SUV。对一款需要适应各种路况的SUV来说,没有哪项技术比全时四驱技术更为重要,而奥迪独有…  相似文献   

17.
新年伊始,一汽-大众奥迪品牌携2006年奥迪全线车型于长春举办“奥迪引领未来科技点燃激情—2006年冬季冰雪体验”活动。此次活动,一汽—大众奥迪品牌以全新的面貌、强大的阵容迎来了新年开门红,表现了企业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巩固在中国高档豪华车市场领导地位的信心。活动期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安铁成正式宣布了奥迪事业部的成立。奥迪事业部将融合中德双方各自的技能和优势,整合资源,全力发挥自身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奥迪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安世豪(WernerPaulEichhorn)先生及张晓军先生分别出任奥迪事业部部长和副…  相似文献   

18.
田耘 《中外管理》2005,(5):12-14
4月8日,一汽大众推出奥迪新A6,这比原计划提前了数月。此前,国产宝马、天籁、皇冠、别克等同级车接连提前上市,围堵奥迪。专家认为:当奥迪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时,新A6已经到了不得不推的地步。随着各路豪华车纷纷涌入中国车市,高档车市场奥迪独大的时代已经终结。  相似文献   

19.
奥迪作为第一家实现本土化的豪华轿车,以"先入为主"的优势,不仅塑造了个性化的品牌形象,而且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成为了"高档豪华车"的代名词。2008年,奥迪在中国市场迎来了又一次提升品牌的大好时机,作为奥运会正式高级用车,奥迪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期待。在中国,奥迪缺少的不是知名度,而是美誉度和忠诚度的进一步积累。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需要直击目标,重度强化,如同足球运动中的"长传",绕过一些不必要的过程,减少能耗。奥迪将如何在中国市场上踢出一个精彩的"大脚长传"呢?  相似文献   

20.
长春一汽:追来最低分长春一汽在老产品换型改造后,从德国引进了奥迪轿车产品,与此同时也引进了德国的“奥迪特质量管理法”。奥迪特与奥迪车并没有直接关系,奥迪将特(Audit)是拉丁文,意思是复查。它产生于30年代的德国,现在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整车装配调整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方法。它用质量等级评价产品质量的高低,质量等级从0级到5级,0级最好,5级最差。奥迪特是站在用户的立场上,以用户的要求和期望对合格产品进行质量评价,得出某个奥迪特等级,同时对查出的问题和缺陷及时加以消除和改进,使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质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