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商》2011,(21):66-67
温州当下的困境,引发了诸多争论。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温州模式”已死,拯救温州将赔上中国。而挺温派则认为,温州无需救助,“温州模式”已经被历史无数次地证明,是最市场化的模式。救温州会否让地下钱庄解套,却无法泽被中小企业?救温州会不会重新激活衰退的楼市而让实业空心化进一步加重?救温州是“救中国”还是“赔上中国”?本刊特此摘录相关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叶檀 《商界》2009,(5):94-94
要救中国经济,必须先救制造企业,先救东莞、温州等地的经济,如果这些市场经济风向标重镇倒地不起.所谓产业升级、所谓平安度过金融危机等都是奢谈。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一来,各国政府几乎都无一例外地率先救银行,殊不知,就算政府给钱再多,只要银行仍然担心危机蔓延而惜贷,货币就只能在银行系统之间循环,无法真正刺激实体经济,而后者才是真正要救助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商》2015,(16)
近年来见危不救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人们对见危不救应否入罪的诸多思考。很多人认为见危不救应当入罪,然而,我认为就中国目前社会背景及法制现状下,见危不救不宜入罪。因为一项新罪名入刑并非易事,仅就见危不救罪入刑来说,涉及到犯罪主体的难以确定性、有违刑法谦抑性、法律实践中的难以操作性等诸多弊端。当然,反对将见危不救入罪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见危不救行为束手无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途径来应对。  相似文献   

5.
《浙商》2011,(21):18-18
自从温家宝总理今年第二次到温州后,一时间有关“救温州”的言论甚嚣尘上。不明真相者以为,温州真的“沦落”了。  相似文献   

6.
俞技峰 《浙商》2012,(18):21-21
1【特别策划】 中国式救企 这是一次轮回。2008年金融危机放倒一批中国企业后,许多地方出台了独具特色的救市方案,这些方案是四万亿救市之外的“救命稻草”。今天,当许多企业再次深陷困境的时候,各级政府要不要出手?该如何出手?这是一个老话题,更是一个新命题。  相似文献   

7.
陈斌 《商》2013,(12):200-201
近年来见危不救的现象屡见不鲜,社会各界对此类道德沦丧的行为深恶痛绝,同时学界对于见危不救入刑的问题产生激烈的争论。本文通过从刑法的道德品性、当代社会的风险等相关理论角度分析见危不救犯罪化的理论价值,同时在尊重刑法谦抑性的基础上分析见危不救行为犯罪化的可能性,提出立法设想。望有朝一日见危不救行为能在刑法的规制下有益于道德与社会。  相似文献   

8.
钟心 《商界名家》2005,(5):74-76
关于中国股市的问题早已是舆论的焦点之一。“两会”之后,政府将有重大“救市”政策出台的传言也一直没有间断。有说法称,相关政策很可能是承认社会公众股以“含权”的方式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更有传言道,旨在救市、总额以千亿计的“平准基金”正在筹划之中。我们无法证实相关“救市政策”的传言,也很难相信这会成为现实。但有一个问题倒是我们不能不思考的:政策能救得了中国股市吗?中国股市的问题,仅仅是政策的问题吗?  相似文献   

9.
苏旭 《浙商》2008,(21):60-60
什么样的项目该投?什么样的项目该收?这收放之间体现的是企业的商业智慧。而如何引导企业投资?怎样的企业该救?怎样的企业只有让它死?这生死之间体现的则是政府的救市哲学。  相似文献   

10.
方泉 《商务周刊》2008,(18):92-92
北京这地界水深得很,随便一个什么渠道传递出的决策层"说法",尽管无从验证,却万不能"不当回事",当然"太当回事"也无必要。前一段赴五台山朝佛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讲,决策层对"救不救市"的表态是"很棘手"。我和他讨论这话的含义——实际上是揣测,结论是不救不行救也不行。不救  相似文献   

11.
田建华 《中国电子商务》2012,(17):184-184,186
自2009年以来,通货膨胀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水平。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本轮通货膨胀的幕后推手是中国四万亿的救市计划。对此,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了证明,发现以四万亿救市计划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的确是推动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一来,各国政府几乎都无一例外地率先救银行,殊不知,就算政府给钱再多,只要银行仍然担心危机蔓延而惜贷,货币就只能在银行系统之间循环,无法真正刺激实体经济,而后者才是真正要救助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陈昱 《商界》2009,(1):138-142
救命钱自然是拿来救命的。但在寒冬里,要救命的通常是因负债而资金链紧张的企业。“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那么,如果把救命的钱用来还了债,命又从何救?  相似文献   

14.
姚瑶 《商》2014,(20):128-128
当"小悦悦"等一桩桩冷漠的"见危不救"事件发生后,学术对"见危不救"行为是否应该被刑法调整的争议不断。赞同者通过不同层面论证了"见危不救"行为入罪的正当性,但很少提及"见危不救"行为救助义务来源,这会使得文章说服力大打折扣。本文通过对"见危不救"行为的救助义务来源进行探究,寻找出救助义务的来源,以期为赞同"见危不救"行为入罪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王文正 《浙商》2012,(15):51-57
为什么要救虎牌?理由很简单,虎牌得“病”,病因不是盲目投机,而是病在产业转型遇困。 虎牌虽“病”但依然是“虎”,如施以援手,假以时日,它依然会是中国民企大军中的一头猛“虎”。如果不救,60年呕心经营的企业必毁于一旦,中国民营经济的百年企业梦则将更为飘渺。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12,(15):M0001-M0001
为什么要救虎牌?理由很简单,虎牌得“病”,病因不是肓目投机,而是病在产业转型遇困。 虎牌虽“病”,但依然是“虎”,如施以援手,假以时日,它依然会是中国民企大军中的一头猛“虎”。如果不救,60年呕心经营的企业必毁于一旦,中国民营经济的百年企业梦则将更为飘渺。  相似文献   

17.
PC争救组     
不知道是不是PC急救组众医生的医术太过高明,读者朋友的疑难杂症越来越多,太信任也会让我们压力过大的,所以还是需要江湖郎中们的支持。还有,最近我们在拉选票,如果你喜欢PC急救组,或是认为它真的能急人所难,那么就在读者反馈表中投上一票。最近急救组很穷,实在没有什么可贿赂的,只能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更加精益求精了。  相似文献   

18.
郑宇民 《浙商》2011,(23):52-53
温州要不要救?温州是中国的温州,我们对温州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经济发展,陌生的是它的文化传承。其实温州人是很有文化内涵的。今年的“7·23”追尾事件,温州人全民动员、紧急救援,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要不要救?救急天经地义,责无旁贷。小伊伊就是在近乎无望的情况下面被温州救出来的。这就是温州文化的彰显。  相似文献   

19.
政府在哪里     
朱健  倪轶容 《浙商》2012,(14):50-52
该不该救、如何救、救哪些企业,成为考验地方政府领导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里,经济学家张维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泰国清迈有一条河,因为曾经淹死过一位皇后而闻名。那位皇后乘船游河时身边侍从如云,可是她落水后没有人敢救他,因为触摸了皇后就是死罪……谈及这位倒霉的皇后,张维迎认为确实不该救,一旦她被救起,以后肯定有人会想心思偷偷把皇后推到水里去,借机触摸皇后……最终,以后的皇后们就没法保持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