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     
《中国海关》2015,(2):78
特别推荐《海关全面深化改革全揭秘》《海关全面深化改革红利TOP5》微信号:中国海关杂志推荐阅读:2015年1月21日微信2014年11月6日,海关总署正式出台了《海关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宣告了海关未来改革的方向和路线。究竟这一方案是如何出台的?主要由哪几个部分构成?方案为海关改革描绘怎样的蓝图?改革后的海关职能将  相似文献   

2.
后红利时代     
偌大中国的社会大环境和自然大环境总会对中国企业有所馈赠,总可以给中国企业带来社会性红利。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发展模式的语境下,中国企业收获的社会性红利也会有所不同。此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时期,中国企业享有人口红利、环境红利和资源红利;在注重均衡增长和关注民生、环境的时期,中国企业则将享有中国市场红利、文化红利和新的环境红利。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那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改革红利消失,比较优势丧失,不可能再继续高速发展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中国有新的人口红利,有新的资源红利,有新的改革红利或制度红利。新的人口红利是中国正在转向技工时代,熟练技术工人增加,我们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新的资源红利不在自然资源,而在智力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这些才是最主要的。新的改革红利则在于制度创新,新的制度红利才刚刚开始。中国最大的改革红利将在于城乡一体化,适合中国的城镇化应该是"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  相似文献   

4.
<正>原有红利的丧失和新红利的涌现,是一个全世界都存在的问题,这里将对红利的源泉做一些探讨。原有的"红利"是怎样消失的?原有的"红利"消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原有的各种"红利"是适应于经济发展前期的。因此随着  相似文献   

5.
人口红利对互联网的发展是有重要的作用的,中国目前的人口红利趋势在现行的人口政策之下,最终将要消逝。依靠人口红利上网人数增加来盈利的互联网络企业发展模式最终将遇到瓶颈。本文分析了人口红利对互联网企业的影响,并探讨了基于人口红利消逝背景下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财富》2006,(10):17-17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日前在新加坡表示,国资委正与财政部研究.预计从明年开始向所属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征收红利,所收红利将用于公用事业和行业发展所需。这意味着,从明年起,中国国有企业将结束不需要向国有股东上缴红利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准确把握劳动力供求的长期变动趋势,正确认识其对我国工业发展的涵义,有利于我们合理判断我国工业发展变化的趋势。一、趋势分析:来自于人口数量的红利优势逐渐消失,低成本就业的红利优势并未枯竭(一)来自于人口数量的第一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
《四川物价》2006,(11):25-25
阅读:据《京华时报》报道:明年起,中国国有企业将结束不需要向国有股东上缴红利的历史。据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不久前在新加坡举行的一个论坛上透露,国资委正与财政部研究,预计从明年开始向所属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征收红利,所收红利将用于公用事业和行业发展所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劳动力的比例不断提升,使我国逐渐进入了人口红利时期。人口红利的到来,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能够推动我国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然而,人口红利期并不是无限持续的,这说明人口红利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消失,因此合理进行对策的制定,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良好运行十分重要。本文就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究,分析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对策来应对人口红利结束,希望能够为我国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万坚  ;白万平 《商》2014,(36):224-224
本文在对红利和人口红利理论及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红利和人口红利理论,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区别。最后,参照红利和人口红利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红利的角度,对其他衍生红利的理论做了一个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郝立平 《商》2013,(8):119-119
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与"人口红利"效应是密不可分的。现阶段我国人口红利主要体现在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和高比例的劳动人口比重,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产生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人口红利"效应是不可持续的。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将进一步阐述"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新的一轮"用工荒"的出现,使"人口红利"这个词再一次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热门词汇。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和它有关的问题,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衰竭;影响我国人口红利发挥效用的因素有哪些;又将如何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从理论和实际的层面上对这些问题都做了一一的解答。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与国税总局联合发布通知,股息红利税暂减50%,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印花税、所得税暂免征收。有机构计算,如果个人投资者红利税被减免,个人投资者整体将最多增加143.73元的现金红利收入。此次红利税减半,投资者最多增72.865亿元的现金红利收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可转债转股价调整条款设计存在的问题与修正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条款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使可转债是红利保护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转股价格和股票价格进行同比例调整。我国可转债发行过程中转股价格调整条款对现金红利、增发和配股的处理办法在一般情况下基本符合红利保护的原则,但在现金红利数额较大,增发和配股比例比较高的情况下,必须根据更科学的方法来调整转股价格。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规范股息红利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现将个人所得税股息红利所得减免税政策有关执行口径问题通知如下:一、财税[2005]102号文下发之日后(含当日)上市公司实际派发的股息红利所得,按照财税[2005]102号文规定的减征个人所得税政策执行。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光彩》2020,(1):3-3
"传统的四大红利正逐渐消失,‘新四大红利’正逐渐显现。"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华住世界大会上,在回顾2019年的变化与挑战时,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表示,中美贸易战、制造业外移、P2P暴雷、股市楼市乏力等,让中国经济正经历深刻的结构调整和再平衡。传统的四大红利正逐渐消失,但"新四大红利"正逐渐显现。季琦认为,新四大红利为:新人口红利、新城市化红利、新互联网红利、新全球化红利。  相似文献   

17.
人口红利是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民工荒”现象的不断加剧以及劳动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标志着经济学意义上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资源禀赋的人口红利将不可避免地进入衰减期。这不仅给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严峻挑战,更会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实质性影响。本文借鉴Romer(2001)经济增长“尾效”模型,将人口红利视作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研究得出人口红利衰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影响在年均1.5到2个百分点之间,并据此进一步讨论了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8.
赵周彧 《商展经济》2023,(6):151-153
人口红利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劳动力人口比例、社会储蓄率和较低的总抚养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发现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明显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现阶段尽管我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时期,但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人口红利终会逐渐消失。准确预测老龄化程度和速度,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制定政策以缓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减小社会抚养负担。本文建立了一个可以将人口红利量化的综合指标模型,并用来预测未来中国的人口红利,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重点     
央企10月起将上缴170亿元红利央企不向政府分红的历史将于10月起终结。据了解,烟草企业及国资委监管的155家中央企业将从10月起陆续向财政部上缴总额约17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红利。据悉,财政部正在会同国资委等部门研究制定《企业国有资本收  相似文献   

20.
"人口红利"问题是当下非常热议的话题,很多学者通过对中国的实际情况的研究认为,中国所具备的"人口红利"优势正逐年消失,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会对我国的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我国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由此我国的贸易方式也亟待转型。但是,我认为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人口红利"造成的,而是体制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