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Think Different     
刘强 《中国汽车市场》2013,(29):4-M0001
我跟朋友说:每当我看到一本好书,看到一篇好文章.在欣喜激动、感觉很有收获之余.更有一种恐慌的感觉。这种恐慌源自对自己的无知的深切感悟。  相似文献   

2.
实习周记     
康静 《饭店世界》2010,(1):53-54
上班一周了,回忆起这一周的酸甜苦辣,我感慨良多。当第一天进入秦淮人家的时候,看到的一幕让我非常感动。我看到那里的员工都互相帮助,像亲兄弟姐妹一样,顿时心中就有一股暖流经过,真的感觉自己找到了家。经理、主管、领班都非常照顾我们新员工,时刻关心着我们的生活起居、工作环境的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3.
李文英  刘海 《商业科技》2009,(35):47-48
工作本应该成为年轻的80后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但是,现在他们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尽自己的努力,本文通过分析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博弈,得出他们之间的博弃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博弈。  相似文献   

4.
张拓 《经贸世界》2005,(12):82-83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自然少不了与他人交往。这种交往,并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双方点点头、聊聊天那样简单,光有“认识”是不够的,应该包含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在交往双方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关系和可贵的友谊。而对于那些追求卓越、梦想成功的女性来说,社交场所正是她们展示魅力的最佳舞台和最容易把握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李大敏 《商场现代化》2006,(6Z):171-172
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从一开始就是为人服务的,是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中心展开的.即“以人为本”的。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之所以高举“以人文本”大旗,乃是因为人类在其创造和自我发展中.偏离或迷失了自己原本追求的丰富与发展人类自己这一目标。文艺复兴旨在唤醒并敦促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创造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确立人在创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人类往往是在追求自我完善、发展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就陷入了自我束缚、自我戕害的异化怪圈,处于彷徨、困惑的无助状态。拯救人类者只有人类自己。此时.人们只有追寻人类创造最原初的目的——丰富与发展人自己,以人为本.回归人文,才能从新认识并调整创造目标与方法、手段与结果之间的主次关系,从而使自己摆脱异化,走出迷途。  相似文献   

6.
徐丽 《中国广告》2011,(5):72-73
前一阵子聚会,大家聊起代沟,其中有个90后看着我说:我们之间整整有五代代沟!听完,我当场晕倒,转身请教朋友,现在的代沟到底几年算一代?朋友们的答案七七八八,由此我想起这个时代的多变性、多元化,也想起多元化的价值观背后一群群小众,改如何将一个信息有效地传递给他们?  相似文献   

7.
回顾2001年的网络风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是否赢利”和“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实现转型”几乎成了两大热门话题。我们还可以看到2001年的中国,电子商务融入企业的例子很多,如深圳平安保险有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PA18.COM;海尔集团的成功转型以及上海通用汽车的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所有的一切说明了一点:网络使企业个性化,为企业带来了生机。作为一名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我没有IT精英们的见解,但对于传统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转型,我有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应注意要与原企业相结合。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大方向不要变。…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销售与管理》2005,(11):2-3
523411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下岭贝管理区362号贺众公司于旭辉:我是一个在外打工人员,是在同事那里偶然看到了贵刊。当我把书翻了一遍后,书里的内容就把我给吸引住了,因为经过几年在外拼搏奋斗,对打工生活开始厌倦了,很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项目自己干。这下好了,我从《今日财富》里看到了很多动人的创业故事和创业项目。  相似文献   

9.
民营企业老板要学会小看自己。现在的社会是个分工的社会,每一个企业的专业构成分工的社会。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世界的分工。我们每个企业都面临着两种战略选择。第一种选择是多产业,小规模,低市场占有率:第二种选择是小产业,大规模,高市场占有率。我赞成政府和企业选择后一种战略。我有一个观点,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需要有一定的修养,要有自我控制欲。  相似文献   

10.
《广告导报》2004,(5):27-27
本刊在尝试一种广告人的事广告人自己谈,同道携手共筑一个开放的平台。因此,在贵阳城市业态的报道中,我们召开了一次广告人之研讨会。在贵阳,在一个喧嚣的夜晚,用非行政的方式使广告公司老总坐在一起可能是第一次。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掌门人在天宝祥茶室孔子间中开始了一次热烈的、各抒已见的讨论,或是一种观点的阐述,或是一种心境的直抒……从这些言辞中,我们看到了贵阳广告人的困难与艰辛,看到了贵阳广告人的执着与思想。  相似文献   

11.
黄鸣 《光彩》2010,(2):11-11
后哥本哈根时代,是一场浩浩荡荡的"转绿时代"大家可能不清楚,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多数人认为,那只不过是政府与政府之间在利益方面的一场场博弈,其实不然。那天有一位球友给我打电话说:现在我不开车改骑自行车了,行动都力求节能环保,到处在想怎么  相似文献   

12.
牛头 《经贸世界》2005,(7):70-7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一天比一天密切。而人际关系的技术,在个人成败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如果说,原始社会是拳头的社会、奴隶社会是权力的社会、工业社会是金钱的社会、那么,信息社会就是关系的社会。信息由人而来,把握住人脉,你就把握住时代的脉络。而可惜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社交技术,不外于威逼利诱、动之以情,说之以理等等。这样的方式,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未免粗糙了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关心的、坚持的东西,这种种类类的因素,在每一个心里,形成一个保护层,让每一人不会轻易受他人左右。所以,硬性的说服或威胁利诱,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戒心,让事情更加难办。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呢?古代的伊索写了一篇寓言,包含了此中的真意。我们来看一看。  相似文献   

13.
方圆 《国际市场》2007,(11):51-51
方仲裁员: 您好,我公司是一家拥有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与外商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但是,近日我,公司与外商之间就其中一批货物的交付产生了分歧,无法通过协商解决,请问有什么方法既能在仲裁中解决该纠纷,又不影响我们双方已经建立起来的长期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4.
媒体数据的真实性一直是媒体和广告界的热点话题。我们经常从媒体上看到揭露不法厂商欺骗消费者的报道,也经常看到造假者对消费者提供虚假信息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然而,我们看到媒体在呼吁市场规则,为消费者伸张正义的时候,却看到不少媒体自己就在造假。当我们看到媒体提供的收视率、发行量、阅读率、受众构成、广告收入等与广告商和受众关系密切的数据时,几乎都会感到讳莫如深、扑朔迷离,大家如同掉入黑洞,很难信任也难于辨别媒体数据的真伪。  相似文献   

15.
编读     
《浙商》2011,(16):20-21
VC与企业“联姻”关键要找到共通点 参加完2011中国民企投融资大会之后,就看到《浙商》7月(下)刊登了大会的实况--《热钱“相亲会”》,很有感慨。和很多VC接触过。我觉得双方都有自己的想法,如何找到一个共通点,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拿我们来说吧,  相似文献   

16.
工作本应该成为年轻的80后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但是,现在他们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尽自己的努力,本文通过分析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博弈,得出他们之间的博弈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博弈。  相似文献   

17.
昨天我在互联网上看到一段消息,有一些“左”派经济学家开会,攻击私营经济,批评政府十几年的改革方向整个错了,反对国有经济在竞争领域退出,赞成发展军事工业,增加国家的力量,认为中国现在走的是彻底向资本主义投降的路,认为这样下去中国会成为一个弱小的国家,受制于人的国家。其实我认为要把发展国家实力作为目标,恰恰应该多发展私有经济。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强大不是因为公有经济多,正好相反。  我们需要建立市场经济的一种习惯、一种礼貌、一种伦理观,也就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坚持自己的意见,反对别人的…  相似文献   

18.
商场相貌学     
《商界》2004,(12):68-69
生意场上。对手交锋,首先看到的是对方的相貌、身材、衣着。生意成功与否,除了技巧、能力、法则,起重要作用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的交往,除了直接的利益关系,间接的性格、地位、学识等方面的因素,有时候。还被相貌影响着。那么。我们这张脸,在我们的经营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周鸿祎 《华商》2014,(19):66-66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相信,创业初期,当团队里有人离开的时候,肯定有不少创业者拿这句话来安慰自己。我觉得这句话有误导,因为它把营盘(公司)和兵(员工)的关系完全视为单纯的雇佣关系。对于创业团队来讲,如果每个员工都把自己做的事情仅仅当作一份工作,当作一种养家糊口、解决财务问题的工具,那么这个营盘绝对不会是铁打的,而是纸糊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坍塌。  相似文献   

20.
徐利君 《创业家》2012,(5):93-93
不可否认,黄维获得亚军,多少占了点性别优势。“小小的我有一个很大的梦想,能跟大家分享它我觉得非常棒,能站在这里已经是大家对我的支持……”这位瘦弱的80后女生用颤抖的声音向数百名观众讲述自己的梦想,她在一个自己原本想逃离的领域选择了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