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财富》2007,(3):66-67
高盛最早提出“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概念,不仅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打下理论基础,而且高盛更是以自身的行动实践来证明它的判断。以“金砖四国”.之首中国为例,高盛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属于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投行之一。前任总裁亨利·鲍尔森自1992年以来到访中国不下70次,甚至有人认为鲍尔森与中国领导人的关系亲密程度已经超过某些美国政府高官,而现任总裁布兰克凡也认为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金融贸易体系,中国将继续经历快速的发展和持续的繁荣。可见高盛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范健萍 《商》2014,(37):46-47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成就斐然,加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暴发以后,我们党和国家沉着应对,不仅实现经济总量回升而且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使得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国的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就中国是否存在独特的发展方式且这种方式应称作中国模式还是中国道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白酒,越来越凸显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国粹”地位。一部中国文学史,离开“诗与酒”,它会显得苍白与失血,而当今中国人的生活,如果离开了中国白酒,生活的快乐指数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强大,与之相关的中国汽车产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汽车市场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用“风起云涌”来形容当前的中国汽车产业并不过分.国际汽车巨头纷纷杀入中国汽车市场,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目前。世界汽车业“6+3”(即通用、福特、戴一克,丰田.大众、雷诺六大集团和本田。PSA、宝马三家有特色的汽车公司)集团都在中国有乘用车合作生产项目。同时,伴随着上汽、通用、五菱等的重组。一汽,丰田合资及东风、日产全面合作,中国汽车三大栾团相继选择了各自的合作伙伴。中国汽车工业的格局初步确定,汽车跨国公司在华布局也基本完成。因此,各品牌汽车诮售大战“硝烟弥漫”.然而TOYOTA“厚积薄发”,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走出了坚实而稳健的步伐,2008年将突破100万辆销量大关.其实质内核,品牌价值在哪里呢?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一汽丰田”的幸务副总经理王法长先生。  相似文献   

6.
楚桥  刘婷 《广告导报》2007,(4):107-110
对于中国的电视人而言,恐怕再没有比品牌更能让他们兴奋而又乐此不疲的东西了。有人说,中国电视已经全面进入战国时代,在这烽烟四起的市场中,品牌不再是锦上添花的虚词,不再是拉拢投资的幌子,而很大程度上,就是决胜的关键。2006年10月20日,在由中国报业网、人民网传媒频道、中国广告协会报委会、《广告导报》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的“中国品牌媒体100强”评选中,福建东南卫视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东方卫视等其他九家卫视一道入选“中国十强电视品牌媒体”,在中国电视的品牌大战中,福建东南卫视脱颖而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李彬 《中国物价》2011,(6):53-55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这些成就的取得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纷纷探讨中国奇迹的原因。2004年清华大学雷默教授“北京共识”的提出掀起了一股对“中国模式”研究的热潮。针对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模式”的争议.本文提出了“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及其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告》2011,(11):56-57
in 束非:把“中国元素”看成一种观念,一个话题,从而去持续关注。抛开既定思维.以中国心、国际观发展中国元素,让中国元素焕发新生。 in 转角袈裟:中国元素从来都不是一个过时的词语。 in HarmonyLove艺术展:希望中国元素能够更深入活跃地发展。中华文化才是中国创意和中国美学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由入世效应引发的市场重整大潮正席卷而来,金融业可谓处在风口浪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协议留给商业银行的5年保护期已为时不多了,面对即将大批涌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一些专家认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之初,由于网点、人才等因素限制,存、贷业务短期内不会有很大发展,而会把具有强大优势的中间业务作为进军中国金融界的“切入点”。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国际发达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相比,  相似文献   

10.
王育琨 《商界》2006,(11):28-34
我的《比房价更残酷的……》一文,在《中国商业评论》2006年第9期发表后,被各大网站转载,一时引发了网上热烈的讨论。我清楚不是我笔下出了什么锦绣文章,而是我提出的那些习以为常的“愚蠢和矛盾”,一下子触动了那一种深爱祖国、关注中国人民福利、忧虑中国未来竞争力的民族情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多事之秋,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有喜有悲,交错纵横,令人们目不暇接。如此多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国媒体来讲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影响和表现。尤其是对于中国报业来讲,面对众多的压力和挑战,在2008年负重前行,可谓大考不断,小考更是家常便饭。为了能在重压之下积极突围,中国报业也在不断地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无疑已经进人高危时期。说起来,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好”,属于“盛世”,说“高危”似乎危言耸听。但略有认知能力、对中国现状有基本了解的人都不能否认,中国现在确实危机多多,愈来愈多的群体性事件就是最明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05,(2):57-57
由香港商报主办的“中国企业家群体成长与中国国力崛起”论坛暨《中国力量》首发式,2004年12月16日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举行。来自浙江、香港及海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企业家群体成长与中国国力崛起”这一主题,从经济、社会、文化和国家竞争力等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是近几年来中国设计界与制造业界、科技界共同呼喊的口号。对于紧密服务于制造业的设计行业,面对金融危机,究竟是与中国制造一样被动挨打、陷入停滞?还是抓住其中机遇,从此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步伐?本文认为,危难是存在的,但良机更为宝贵。如果设计界能够抓住这次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5.
三十年前中国经济百废待兴蹒跚起步,三十年后中国经济欣欣向荣飞速发展。作为报人,最擅长用文字和图片记录历史,翻看中国三十年经济改革发展史,如同观看一部恢弘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大片,没有特技的渲染,没有华丽的场景,只有中国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坚持不懈的推动力以及凝结着东方文明的智慧和远见。  相似文献   

16.
北北 《华商》2014,(6):61-63
一个在餐馆洗盘子、背着沉重邮包四处送报的中国留学女孩,从书海中淘金,靠着经营中国文化和“中国名人书籍”,一举淘得了一百多万英镑的惊人财富……  相似文献   

17.
暮春时节,北京繁花似锦。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披红挂彩,装饰一新。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服装企业汇聚在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展览大厅里,名牌荟萃,精品如云,姹紫嫣红,争奇斗妍;T字台上,中外名模风资绰约,摇曳生资,向人们尽情展示东西方服饰文化的迷人风采与神韵,给花团锦簇的中国首都又增添了几分热烈与艳丽。经中国纺织总会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由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集团)、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共同主办的’94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于1994年4月27日在北京隆重开幕,5月1日圆满结束。由于出色的组织工作和众多中外企业的积极参与,此次博览会不仅赢得了较多经贸洽谈成果,而且通过丰富的经贸文化活动,树立了中国服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肖知兴 《商界》2010,(9):40-45
中国企业、中国文化的创新突围之路,可以用9个字归纳——“不唯上、不唯人、只唯我”。  相似文献   

19.
卢一平 《上海商业》2003,(12):16-17
经营会展业25年、家具业10年时间的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明亮先生,对中国乃至世界家具业的历史、现状了然于心,与中国家具协会十年的合作,共同打造出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这一著名品牌展会。正因着一份对家具业的执著和热爱,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俨然已成为中国会展业的标杆,更是中国家具业的风向标。“我首先是个展览人,然后是个家具人!”怀有浓郁家具情结的王明亮先生对记者道出了心里话。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同东盟国家(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文莱)同处亚太地区,又是友好的近邻。中国同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近年来,东盟国家和中国的高层领导人频繁互访,增加了相互了解,经贸往来更加密切。1993年4月,菲律宾总统拉莫斯访问中国期间,签订1993年中菲进出口商品议定书,同时拉菲斯总统宣布取消对中国“一对一”的贸易歧视做法。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于去年4月访华时就中新经贸关系交换了意见,特别就新加坡在苏州成片开发,投资兴建苏州工业园问题进行探讨,该项目目前签约。去年4月底,泰国商业部长邬泰访问中国,与中方就中国进口泰大米问题举行了会谈。去年6月,随同马亚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问中国的马原产部部长林敬益与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就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及马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棕油信贷交换了意见。外经贸部副部长郑斯林与前来访问中国的东盟秘书长辛格就中国与东盟建立“中国东盟经贸联合委员会”协定进行了磋商。新加坡贸工部部长丹那巴兰应邀访华并与外经贸部吴仪部长分别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中新两国政府经济合作和促进贸易与投资”谅解备忘录,与此同时,新加坡与山东省的贸易促进理事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