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蒙 《商》2014,(36):210-210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也在不断地演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定义,接着指出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加强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制度、完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赔偿制度和加强对监管者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四个方面的建议,以期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信息披露制度是维系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为保护各投资者的利益,有关信息披露的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将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制度设计,旨在完善我国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3.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制度,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主要的制度。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十多年来,已逐步向规范化、法律化发展,信息披露制度也已建立较为完整的体系,但是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仍存在不少违规行为,散布假信息、隐匿真实信息或滥用信息、操纵市场、欺诈投资者、转嫁风险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完善和有序化.因此必须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江苏东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润银化工重组中涉及的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调查,报告了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问题,并对比了公告与实际的信息披露。结果表明该上市公司未按有关规定在重组草案中严格进行信息披露,严重偏离实际,对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与评价东源电器重组案中信息披露的真实合理性问题,为其他上市公司重组时进行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我国在信息披露制度的设立上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江苏东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润银化工重组中涉及的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调查.报告了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问题.并对比了公告与实际的信息披露。结果表明该上市公司未按有关规定在重组草案中严格进行信息披露,严重偏离实际.对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与评价东源电器重组案中信息披露的真实合理性问题.为其他上市公司重组时进行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我国在信息披露制度的设立上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与国际贸易往来的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的规模和数量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正在积极努力的参与到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对公司投资者与证券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披露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信息披露质量得到了深层次的提高。但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并不完全尽如人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和漏洞,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7.
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信息披露制度是各国证券法律制度的重要原则。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体制,其意义十分重大。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柏 《江苏商论》2006,(1):158-160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科学合理,能从根本上保证证券市场的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证券市场效率。因此,本文通过中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手段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洋 《商业时代》2012,(7):80-81
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披露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提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使上市公司资产发挥其最大功效,为股东和社会带来最大利益.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各种问题,不仅损害了信息使用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2)
并购信息披露制度是并购交易双方以及投资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制度优化问题,分析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的现状,阐述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相关制度与立法经验的形式,对我国并购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较为全面的优化对策,目标是提升并购信息披露的内容实现完整性,保障信息的实效性,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的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跨国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中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信息披露制度、披露方法和法律责任进行比较,分析了中国与美国信息披露制度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对加强我国信息披露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亓高燕 《商》2012,(17):58-59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对市场的健康发展、利益诸方对企业的正确判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却存在诸多问题,其对公司的财务报表产生不利影响。财务报表又是投资者对被投资实体做出正确判断和操盘的重要手段。因此,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直接决定投资者是否做出正确的市场定位。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制度对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投资者正确利用财务报表做出判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相关财务信息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可以使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通过上市公司向外披露的信息了解到被投资公司的运营情况,更便捷地获得对证券价格变化产生影响的各种信息。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和规范,也不断地在发展,一套相对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已经初步形成,然而该制度还不完善,对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我国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出台相关的准则并对此加以规范,保证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比性,同时也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14.
沈萍 《商业时代》2007,(28):71-73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作为强制性信息披露的有益补充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因而市场需要经理层自愿披露信息。同时,出于利益的考虑,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公司经理层也存在自愿披露信息的动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从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自愿信息披露才能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5.
许浩荣 《品牌》2011,(12):15-16
上市公司通过信息披露吸引投资者购买公司股票,投资者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决策自己的投资。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的考评度量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采用换手率衡量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上市公司管理层基于自身利益,有可能进行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为抑制该行为的发生,有必要建立有效监管制度,进而在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管理者的利益矛盾中,保障投资者的正当权益.本文构建两个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模型,第一个模型为无监管制度博弈模型,第二个模型为存在监管制度的博弈模型,通过两个博弈模型的对比可以发现,监管制度对抑制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信息披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上市公司管理层基于自身利益,有可能进行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为抑制该行为的发生,有必要建立有效监管制度,进而在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管理者的利益矛盾中,保障投资者的正当权益.本文构建两个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模型,第一个模型为无监管制度博弈模型,第二个模型为存在监管制度的博弈模型,通过两个博弈模型的对比可以发现,监管制度对抑制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信息披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贾鑫 《中国市场》2009,(44):43-43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联系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者的纽带,是整个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阐述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含义和质量要求,探讨了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成因,并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新《证券法》颁布施行的核心目的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其新添加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章节,改进了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加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并且全面实行注册制以代替核准制,债券发行条件得到优化。这有利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但是在法律监管层面,依然存在信息披露及时性不强、吹哨人制度奖励数额设置过低等问题。因此,必须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守护好广大投资者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20.
刘叶 《商业科技》2013,(10):190-192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要求披露的内容越来越多,进一步加大了表外信息披露内容和数量。但是片面扩大表外信息披露,也会导致信息超载,降低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分析了造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表外信息披露超载的四个主要原因:投资者个人因素、表外信息特征、组织设计制度和信息技术,并提出提高个人投资者的素质、规范表外信息的内容、完善和协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是应对表外信息披露超载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