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武汉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不同功能区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程度,并结合重金属污染来源,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除Pb以外,重金属Cr,Mn,Ni,Zn和V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湖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各功能区Pb为轻度污染,Cr,Mn,Ni,Zn和V处于警戒水平;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学校绿地污染最为严重,处于中度污染水平。研究还发现,武汉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存在差异,其中V,Cr,Ni和Mn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Pb和Zn来源于交通源排放,都属人为污染源。各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指数为Cr Pb Ni Zn;致癌元素Cr对成人和儿童的风险指数均高于1×10-4,说明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 Ni的致癌风险指数介于阈值范围(1×10-6~1×10-4),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冶湖流域底泥中重金属含量、污染程度以及分布特征,对大冶湖各子湖及周边港渠水体和底泥中重金属Cu、Pb、Cd、Zn、Cr进行实地采样和分析研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对表层和深层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冶湖流域水体及底泥已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三里七湖、罗桥东西两港污染最严重;大冶湖流域是Cd重污染区,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CuPbCr≈Zn;各监测点的重金属元素综合潜在危害程度均为"极强",表明大冶湖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严重;Pb-Cd、Pb-Cr、Cu-Zn、Zn-Cr之间显著相关,说明这些重金属来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黄石市郊主要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黄石市四个主要蔬菜地土壤中铜、铅、锌、镉、镍的污染情况进行测定分析,运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区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元素的重金属污染,具体表现为:铜、铅、锌、镍的超标率分别为57%,38%,43%,4.8%,镉没有超标;铜为中度污染状态,铅、锌为轻度污染状态,镍处于警戒级水平,镉很安全;全市土壤中重金属铜、铅、锌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57.4%,80.3%,53.98%),说明这三种元素的污染在各样点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区域菜地土壤均为轻度污染状态,但存在着不同的污染元素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湖北省黄石市大冶铁矿尾矿库区土壤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与污染状况,分层采集了6个典型剖面(0~80 cm),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d、Cr、Ni)的含量水平,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尾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高于外围区。尾矿区土壤中Cu、Pb、Zn、Cd、Cr、Ni的含量明显高于湖北省土壤背景值,超标严重,垂向污染也达到一定的深度。外围区土壤重金属也有一定程度积累。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指数评价显示,尾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已经处于重度污染级别,其中Pb和Cr为安全级别,Cd和Cu的污染最为严重,Zn和Ni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也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对环大冶湖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u、Pb、Zn、Cd、Cr、Ni、Mn和Co的含量进行了监测,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环大冶湖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及评价,并分析了污染物的潜在来源。结果表明:环大冶湖周边土壤已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Cd污染已影响到了农田的安全生产。地积累污染指数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元素累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Cu、Pb、Zn、Co、Ni、Mn和Cr。土壤中Cd的地积累污染指数为1.72~4.29,1、26和28号采样点土壤Cd属重累积,其中26号土壤Cu属偏重累积,28号土壤Cu亦属严重累积。Cd的生态风险系数最大,其中25、26、27和28号采样点土壤Cd属极强生态风险危害,其中28号土壤Cu亦属较强生态风险危害。  相似文献   

6.
以安徽省铜陵市冬瓜山杨山冲尾矿坝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空间分布特点采集了表层与剖面23个样品,系统性地分析了6种重金属元素(As,Cr,Cu,Pb,Ni,Zn)的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对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通过3种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即As和Cu元素污染较为严重,生态危害性强; Zn元素污染较轻,具有轻微的生态危害; Cr,Pb,Ni元素均未达到污染水平,具有轻微的生态危害。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矿产开采活动密切相关,该评价结论可为矿区土壤环境的进一步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毛铺水库周边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Cu、Pb、Zn、Cd)、总氮和总磷含量进行了监测,分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对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毛铺水库周边农田土壤已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Cd污染已影响到了部分农田的安全生产。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2号和3号采样点土壤尚清洁;4、5和6号采样点土壤属轻度污染。Cd的生态风险系数最大,1、2、3和5号采样点土壤中Cd属中等生态风险危害,4号和6号采样点土壤中Cd属强度生态风险危害。  相似文献   

8.
磁湖沿岸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调查磁湖沿岸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对4种有代表性土壤中cu、Pb、cd、zn的有效态含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ars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沿岸土壤总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低,不同来源的土壤土质相差较大,部分土壤受到Pb、cd、zn、cu中等污染,受湖水冲刷的地方,cu和zn具有高的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大冶毛铺水库水质污染情况,对水中的悬浮物(SS)、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铜(Cu)、镉(Cd)、锌(Zn)和铅(Pb)进行测定分析,同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及不同评价标准来评价其环境质量,并解析了其污染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所有采样点TN及TP(除6号外)含量均超过Ⅴ类水的标准,存在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4号~8号采样点的Cd含量(0.008~0.011 mg/L)较高。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所有采样点水质均为劣Ⅴ类级别。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6号采样点水质基本达标,其他采样点的水质均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毛铺水库不再是水产养殖等渔业的理想水域。  相似文献   

10.
选择大冶湖内湖(红星湖)为研究对象,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和HCl-HNO3-HF-HCl O4湿法消解以及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冶湖内湖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Cu、Zn、Pb、Cd、Co、Ni、Mn、Fe)不同赋存形态的含量,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大冶湖内湖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d、Co、Mn这6种重金属均主要以可提取态形式存在,各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即可提取态含量顺序为:CdMnCuCoPbZn,Ni和Fe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沉积物中Cu、Zn、Pb、Cd、Ni、Mn这6种重金属元素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Cd的富集程度最为严重,且具有较强的生态危害,其次是Pb、Cu、Zn、Ni污染也较严重,Co、Mn和Fe污染则较为轻微。此外,上覆水体中Cd、Pb污染也较严重,沉积物中重金属析出会导致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11.
将具有氧化性的有机废水池作为电池的阳极,具有还原性的重金属废水池作为电池的阴极,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 MFC)同时处理有机废水和重金属废水.结果表明,利用铜离子溶液作阴极, MFC最大电压可达到0.277 V,最大功率密度为33.49 mW/m2,COD的去除率为31.6%,铜的去除率可达42%;利用银离子溶液作阴极,MFC最大电压可达到0.311 V,最大功率密度为42.21 mW/m2, COD的去除率为64.6%,银的去除率可达78%.即不管是从产电角度还是从废水处理角度考虑,都是以银离子废水作阴极优于铜离子.  相似文献   

12.
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的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水质状况、河流底泥和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生物资源破坏、河流生态需水、生态景观和航运功能五个方面对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湘江流域生态环境表现出水体受重金属、有机物和微生物等的复合污染,河流底泥和土壤受镉、汞、锌、铅的重金属重度复合污染,水土流失从上到下逐渐加剧,以长株潭、衡阳、郴州最为严重,陆生和水生生物资源多样性不断减少,湘江枯水期生态需水、生态景观和航运功能基本丧失的严重恶化趋势。本研究将对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铜试剂等为反应原料合成了4-(二(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基))胺基苯甲醛(ZY3),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研究了它的螯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ZY3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它与重金属离子有很强的配位作用,与Cu2+的络合比例为1∶1,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微量Cu2+。  相似文献   

14.
大气污染治理成为2013年最重大的课题之一。传统的基于行政区划的“行政区行政”治理方式陷入困境,探寻突破行政区进行跨地区联合治霾的方案被一再提出。这种地方政府间横向的合作关系涉及到微观主体、城市、城市群三类主体,成为同时具有局部(城市)和全局(城市群)两类公共物品的嵌套社会困境。本文在嵌套社会困境模型上对该机制进行分析,并借助实验经济学实验室实验对假设进行检验,发现:(1)该机制中无论对局部还是全局,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显著存在;(2)个体成员间禀赋差异仅影响个体对于全局的合作水平;(3)该机制中个体的合作水平显著高于单公共物品。因此,得出结论,跨地区联合治霾不仅是可行的,就合作水平来讲要显著高于单个行政区行政的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IPO抑价度过高、新股定价效率偏低是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选取2009年10月23日到2013年12月31日创业板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横截面多元回归等方法,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特殊的制度背景,对IPO抑价和新股定价效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创业板定价效率近年来有所提高,但总体仍偏低;影响创业板新股定价效率的主要市场因素,包括市场投机气氛、市场热度、市场供求状况、承销商声誉等四个方面。研究结论对治理创业板高抑价、提升IPO定价效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兽用抗生素和微量重金属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但超量使用是导致畜禽粪便中高浓度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的根本原因。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中残留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和重金属(铜、锌、砷)及其复合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针对这种状况,总结了我国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和微量重金属元素(铜、锌、砷)在畜禽粪便中的残留量及其区域分布特征,并概述了这两类物质在畜禽粪便生物处理过程(堆肥和厌氧消化)中的转化、降解及其影响。畜禽粪便中残留的抗生素和重金属可导致环境中出现耐药菌与抗性基因,是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又一重大挑战,其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以常见的主轴结构为例,从轴承的预紧力和预紧量、润滑方式和供油(脂)量、主轴精度等方面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预紧力和预紧量与刚度、抗振性、滚动疲劳寿命之间,润滑方式及供油量与转速、载荷及温升之间的关系,论述了主轴精度对轴承使用寿命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