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橡胶市场极具增长活力 目前,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和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总能力的9.9%、总产量的14.5%,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合成橡胶市场之一,2007年我国合成橡胶(含胶乳和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总产能达到205.0万吨/年,其中七大合成橡胶(含SBS品种)的总产能为165.75万吨/年,约占我国合成橡胶总产能的80.8%。总产量达到222.0万吨,同比增长20.32%。其中七大主要胶种的产量为163.3万吨,同比增长约11.9%,产量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燕山石化、申华化工和齐鲁石化,分别达25.90万吨、21.36万吨和21.26万吨,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世界醋酸生产能力约1165万吨,产量约940多万吨,预计2015年需求量将达到1350万吨左右。2006年我国醋酸总生产能力约236万吨/年,约占世界总能力的20%,总产量约180万吨。预测到2010年我国醋酸新增产能433万吨,加上原有2367万吨,合计总能力将达669万吨,总产量将达563万吨。而同期需求量约为310.7万吨,届时醋酸将会较大量的过剩,市场将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随着房地产业、平板玻璃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拉动了纯碱需求,推动国内纯碱产能、产量迅速增长。截至2012年底,我国纯碱产能已达到2870万吨/年,约占世界总产能的45%;全年产量为240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2%。自2003年起,我国纯碱产能和产量便稳居世界首位,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目前,国内仍有大量在建和规划产能,预计到2015年,纯碱产能将达到3495万吨/年甚至更多,而需求只能保持在2500万吨左右,开工率或降至71%。如果不出台严格的调控措施,对国家和地方经济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都将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1.5万∽2.0万吨/年湿法造粒炭黑生产线产能已占总产能的70%,实际产量已超过总产量的60%,炭黑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一、生产现状根据合成橡胶国际生产者协会(IISRP)最近统计,2005年世界合成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1265.1万吨,比2004年增长约1.02%,总体看来。亚太地区是世界合成橡胶的生产集中地,产能为464.6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36.72%,其次是北美和西欧,产能分别为313.7万吨和222.6万吨,所占比例分别为24.8%和17.6%。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环氧氯乙烷产能最大的国家,2007年已达47.1万吨/年,占全世界总产能比重的27%左右,到2012年,世界总产能将达230万吨/年,我国产能将达85万吨/年,占比将提高至37%。在产能不断扩张的同时,行业发展中的问题逐一显露,如能耗较高、污染较严重、技术水平仍然不高、下游产品开发不足将导致产能过剩等。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氟硅材料已成为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截至2012年底,氟化工产品总产能已超过500万吨/年,产量超过35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5%~50%;有机硅产能超过360万吨/年,其中单体产能220万吨/年,产量130万吨,自给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世界聚乙烯醇产能已经接近150万吨/年,中国产能为66.6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45%,是世界上聚乙烯醇产能最大的国家,预计到2012年,世界总产能将超过180万吨/年,而消费量在125万吨,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中国聚乙烯醇产能也将面临过剩,到2012年,产能将超过85万吨/年,消费量在65万吨,拓展产业链、提高高端产品比例应成为企业发展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9.
作为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乙烯的用途非常广泛,2005年全球产量约1.1亿吨:2005年我国共有18家企业、20套乙烯装置.总生产能力约773万吨,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总产量755.5万吨:预计2006年全国乙烯总能力将达971万吨,总产量950万吨 。[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芳烃生产和技术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有纯苯生产企业70多家,总产能在200万吨/年以上,2002年产量达到213.06万吨,其中石油苯约占总能力的88%,焦化苯占12%。我国纯苯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中石化2002年产量达到123.02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7.7%;中石油2002年产量达55.89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6.2%。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中国PVC总产能1030万砘左右,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但下游需求能力不足,市场明显回落,总产量只有649.2万吨,装置开工率仅为63%,比美国低19个百分点,预计2006年我国PVC将全面进入供过于求的局面,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转折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产能下降 随着一系列装置的关停并转,世界丙烯腈产能由2002年的640万吨/年降到了2007年的586.6万吨/年。目前世界丙烯腈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三地合计产能304.5万吨/年,约占世界总产能的52%。  相似文献   

13.
世界钾盐生产主要以可溶性钾盐资源为主,预计现有探明储量可供世界开采240年以上。2011年,全球钾肥产能4460万吨/年(以K2O计),比上年增长6%,产量3700万吨(以K2O计),比上年增长9.6%,有近600万~650万吨K2O剩余,预计到2015年全球钾肥产能将增至5960万吨/年。2012年,我国资源型钾肥总产能540万吨/年(以K2O计),比上年增长12.5%,总产量377万吨,表观消费量769万吨。预  相似文献   

14.
领跑世界聚酯工业随着自主技术的开发成功及装备国产化能力的不断提升.20世纪末以来我国聚酯产量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1998~2008年年均增速达到18.8%。截至2008年底我国聚酯产能达2700万吨/年,产量2005万吨,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5%.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世界正丁醇产能409万吨/年,需求量320万吨;辛醇产能380万吨/年,需求量㈨5万吨。亚洲地区扩能及消费是世界丁辛醇产销的主要增长因素。预计2015年世界正丁醇产能将扩大到573.1万吨/年,辛醇达473.6万吨/年。2012年我国正丁醇产能增加到91万吨/年,总消费量119万吨;辛醇产能达到116.5万吨/年,消费量116万吨。我国丁辛醇长期供不足需,对外依存度较高,未来三年,国内将有大批新建拟建产能,  相似文献   

16.
经济复苏投机计划陆续出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ABS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国外公司纷纷来华建立生产企业。2009年我国新增ABS产能25万DE/年.总产能达到226万吨/年,产量178.44万吨.比2008年增加了2105万吨。韩国LG、台湾奇美、宁波台塑、镇江国亨等几家颇具竞争实力的生产商和供应商,经过数年来的扩张,其装置产能已占到国内总产能的70%,可以说,外资企业已在我国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见表1)。  相似文献   

17.
王宜庆 《中国石化》2013,(11):26-27
目前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产能过剩严重,合成橡胶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 我国2010年合成橡胶总产量达到241万吨,201 1年装置总能力达到339万吨.2012年,我国合成橡胶装置总能力、年产量、消费量虽然同步增长,但装置能力利用率从2010年的85%下降到71%,合成橡胶装置能力的扩张速度远远大于需求的增速,将导致国内合成橡胶企业竞争惨烈. 胶企数量一年翻倍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为国内合成橡胶工业打开了广阔的上升空间.自2005~2012年,全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由163万吨/年增长到400万吨/年,表观消费量由195.3万吨/年增长到404万吨/年,年均增长12%以上.国内生产的合成橡胶市场占有率约70%.合成橡胶品种发展为7大基本胶种.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是世界己内酰胺发展最快的一年,全年全球产能增加到543.2万吨/年,同比增加15.4%,产量实现411.3万吨,总消费量为423.5万吨,亚洲地区是拉动供需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到2017年,全世界己内酰胺的总产能将超过900万吨/年,总消费量将达到500万吨,产业发展将以亚洲为中心。截至2013年8月底,我国己内酰胺总产能达到141.5万吨/年,但仍产不足需,自给率仅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包装工业》2009,(3):51-54
■准入条件难抑短期产能扩张行业整合是氯碱企业最终出路 对国内氯碱行业在建项目的不完全统计表明,仅规划产能超过30万吨准八条件的电石法氯碱企业就达到16家,合计规划总产能为1030万吨,超过2006年国内921万吨的表观消费量。仅这16家已经具备规模的电石法厂商未来计划新增的聚氯乙烯产能就达到800万吨,而这尚未考虑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乙烯法产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氨纶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1995年以后,氨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迅速增加,产能也快速增长,到2001年底,我国氨纶企业已经发展到13家,总生产能力为2.51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11.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