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是我国亚麻纺织原料的主要产地之一,亚麻纤维的产量和加工量居全国第一一位。目前,大多数亚麻纤维粗加工企业主要以人工打麻和机械剥麻两种加工方式为主。人工打麻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麻质差,并且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都无法保证。机械剥麻生产率高,劳动环境好,适合亚麻的机械化生产。但现在的亚麻剥麻机械的夹持带存在丢麻和掉带的问题。这就要求夹持带具有较好的夹持力和运动稳定性以满足亚麻机械化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李平  王作铁  李明  余娟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92-193,2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得到社会普遍重视。很多学者也把产业发展与价值链的发展相结合,为中国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与借鉴意义。黑龙江省独有的亚麻资源的发展,使得亚麻产业得到社会和学术研究群体的重视,目前,亚麻产业的发展正处于突破阶段,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研究亚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兰西县是远近驰名的亚麻之乡。兰西县依靠优势产业拉动经济增长。 亚麻产业是兰西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历经70多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亚麻种植、原料加工、纺纱织布、针织编织市场营销一条龙产业链。  相似文献   

4.
亚麻材料壁面装饰艺术如何适应当代室内装饰的流行时尚风格,是装饰材料艺术设计的新课题,采用亚麻材料的现代室内装饰艺术品。特别是具有丰富材质变化的艺术品,从而共同构成和谐、自然而有变化的装饰整体,传达特定室内装饰风格,亚麻材料壁饰一方面其画面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丰富表现力;另一方面传统亚麻材料壁饰材质变化的表面肌理和单调的装潢形式,使亚麻材料壁饰重新成为现代室内装饰元素的根本途径在于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依托于土地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资源,全面发展高科技有机亚麻产业,是我省变资源大省为产业强省和强化省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亚麻浑身都是宝,做为“织物皇后”,亚麻服装服饰在穿着舒适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健康,穿着亚麻作为一种新趋势,已成为国内外消费者的首选。亚麻籽油是极好的医药用品和保健品,榨油后的油饼还可以做为保健食品、饲料和肥料:亚麻屑经先进设备和工艺加工可制造出绿色环保家具、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仅次于独联体的世界第二亚麻工业大国,亚麻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我国亚麻纺织企业逐步实施多渠道、多元化、多口岸的外销战略,已开通了进入美国、西欧、巴西、台湾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渠道,亚麻制品已远销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共和国的诞生,1950年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哈尔滨亚麻集团有限公司前身)的建立,结束了我国没有亚麻纺织工业的历史。虽然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整个发展历程只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但四十多年来,我国亚麻纺织工业和世界亚麻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共性问题,那就是来自市场的日益严峻的竞争挑战。目前,世界上亚麻的生产能力为80万锭,具体分布为欧洲20万锭,中国20万锭,俄罗斯40万锭。美国和西欧是世界两大亚麻消费市场。其中美国以  相似文献   

8.
双亚14号是由黑龙江省科学院亚麻综合利用研究所选育,于2009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的亚麻新品种。该品种的主要优点是纤维含量高,纤维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9.
一年来,乾安严麻纺织厂坚持转换机制、强化管理、苦练内功这条工作主线,扎扎实实、开拓创新,使企业焕发了生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大为增强。一、转换机制,增强企业对市场的适应力乾安亚麻纺织厂建于1988年8月,1991年8月正式投入生产,主要生产18支至36支原色、半漂亚麻纱、麻棉合股纱、绢麻混纺纱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连片贫困区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志明  雷亿辉 《经济地理》2011,31(4):646-650
文章回顾总结了西方国家从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演化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新区域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导向,从新区域主义视角提出了我国连片贫困区开发应实施产业倾斜、拓展新产业空间;推动区域创新网络建设;推进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构建;培育区域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1.
亚麻粘胶混纺织物印花,经烧毛、氯氧复漂,扎尿碱液处理,去除织物杂质,提高白度。印花时用B型染料,以达到得色量和浓艳效果。抗皱整理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弹性、悬垂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内蒙中部褐煤资源绿色开发与区域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大唐国际在内蒙锡(锡林郭勒盟)多(多伦)克(克什克腾)三角地区褐煤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案上的实施和评估分析,试图探寻一种新时代背景下最高效、最环保的能源开发方式,从而使能源为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在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同时,扩大经营链、延伸产品链和价值链,走出一条煤炭资源开发生态化、生态循环产业化、产业发展持续化的产业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赋于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活力,文章以四川六个丘陵市为研究对象,用产业结构转移理论、自主创新理论与方法,分析制约丘区经济发展创新的主要问题和因素,针对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特征,从产业面上拓展,形态上的更新,各产业间的融合深化,产出比例的有序变动,演进分工的差异化,促进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强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产业内部活力,增强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市场的开发和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深度剖析丘区经济发展与自主创新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麻纺产业目前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时机,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宏观政策上的有利。在国家的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到加快非棉类织纺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提到了加快麻纺织品发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钦州保税港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促进保税港区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叙述了钦州保税港区的概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钦州保税港区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钦州保税港区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以此来带动钦州保税港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初,日本掀起了对华投资的热潮,制造业的生产据点向中国大量转移,且制造业的移师带动日本的其他边际产业依次向中国转移。此轮日本对华投资虽然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比率有所扩大,但是,从根本上讲此轮日本对华投资仍然摆脱不了“边际产业”依次向中国转移的“嫌疑”,那么作为引资的中国为了更合理地引进外资、利用外资,放大外资  相似文献   

17.
李玉 《江南论坛》2021,(6):24-25
当前,无锡市锡山区正围绕"无锡新业态新动能集聚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协作区"发展定位,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升级,重点打造15个专业园区,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力争至"十四五"期末,全区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出超2500亿元规模,成为产业升级引领区.作为锡山经济发展的主阵地,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顺应新形势,加快培育和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致力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产业园,推动开发区产业焕发新活力、厚植新优势,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十多年来,无锡新区围绕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高地,积极扩大利用外资,开放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长足发展,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到2004年底累计批准注册外资68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53亿美元,进区投资的世界500强公司超过40家。利用外资的总量位居江苏省各开发区第二位,占无锡市利用外资总额的40%。新区开发建设十多年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19.
提高流通业竞争力对扩大就业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作为先导产业的流通业不仅自身发展变化巨大,而且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流通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很强,对扩大就业具有较大的贡献.但我国流通业对扩大就业的贡献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发展流通新业态拓宽就业渠道,组建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吸引专业人才,发挥中小流通企业的劳动力密集的优势,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流通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抓住新机遇,扩大影响力 刘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首先,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前提下,像《新经济》这样的财经期刊要牢牢抓住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新机遇,扩大自身影响力.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点,身处大湾区的《新经济》可以把为大湾区服务作为立足点,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