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金  王大禾 《中关村》2004,(5):56-59
作为中关村的急先锋,纪世瀛的办公室却不在中关村的核心地带,而是在上地开发区的交通要道附近。这里没有海龙、硅谷和太平洋那么喧闹,但是,有很多大公司的总部都在这里,这其中就有联想、用友等等国内知名的高科技企业。纪世瀛说,他自己是“胜利大逃亡”到了这里。他说,当年他在中关村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为中关村民营企业的发展披荆斩棘、东拼西杀、摇旗呐喊、开天辟地,如今,能找到这么一块风水宝地办公,他很满足了。媒体给他的冠以“中关村第一村民”的美名,他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是中关村民营企业的马前卒、排头兵,是中关村的一员闯将。中关村有名的那句话:“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中关村”就是纪世瀛原创提出的。  相似文献   

2.
王缉慈  张勇 《中关村》2005,(6):64-64
这么多年一直在研究中关村,觉得中关村很费解,中关村这样一种复杂的现象是什么现象。中关村到底是商业的,还是生产的,还是技术研发的。电子一条街从80年代开始就有了,到现在是经久不衰,建了很多的大楼,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关于贸易型的公司,中关村的贸易型公司还有发展型公司都是集中在一起形成了贸易市场。中关村的电子市场由于政府的控制法规严格之后,建立了很多的电子市场。这个可能是给某一个公司做广告,就是创新公司代理太古公司海东专门店开业。他们这个公司在全世界都有分支机构,中关村只是其中一个点。中关村的产业集群到底是靠中…  相似文献   

3.
孙飞  才力 《中关村》2004,(11):48-49
今年夏秋以来,中关村可谓是多事之秋。先是佳企天创技术有限公司倒闭,总经理梁戎不知去向,涉及被骗公司不下十几家,被中关村人称为“第二起仪科惠光案”;然后是中关村品牌电脑恒生和超群两大公司董事长先后失踪,这两家公司已经营了近十年,并被多次评选为“中关村10大知名品牌电脑”,这两家公司拖欠了经销商货款、员工工资、广告费等巨额钱款;最近的一个则是北京中怡阳光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高层人员也突然间去向不明。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在中关村颇具影响的4家公司先后解体,对中关村的振荡不可不谓大,据了解,4家公司涉及的负债金…  相似文献   

4.
王小兰 《中关村》2004,(12):48-49
中关村企业转型时刻2004年9月份,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区委为过20岁生日的中关村企业举办了一次活动。据统计,从中关村创业到现在,20年来,仍然存在的公司仅仅23家。在这23家公司当中,发展比较好的确实是非常的好。那次会上,联想、四通、时代三家公司作为代表在中关村的一面墙上印下了手印。应该说,中关村的企业这20年来生生死死非常不平凡。很多企业,它的一个产品成功了,或者说它有一个具有市场爆发力的产品,在市场上取得辉煌的成绩,但是今天却找不到它第二个成功的领域或者产品,像这样的企业在中关村比比皆是。中关村很多企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5.
夏颖奇 《中关村》2004,(6):25-26
近日,由于留美博士胡晖在中关村以15万美元创办的海纳维盛公司被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以1800万美元收购, 两年增值120倍,一时被称为“胡晖现象”。这其中所引发的种种思考,说明中关村高科技研发由于海归企业的加盟进入了一个标志性的新阶段。“胡晖现象”很简单,就是一家高科技企业被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按照美国的游戏规则一举收购。这种现象在硅谷每天都在运作和发生。一个小公司通过自己的高科技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或者上市或者被大公司收购,进而实现投资高度增值,这是每一个创业者的梦想。胡晖的公司在中关村首开先例,其意义不仅在于胡晖们的成功,也在于中关村众多的创业者和两千多海归企业,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在中关村的土地上走出来又一个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科技·资讯     
《中关村》2011,(11):80-81
李克强陪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参观中关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2B在北京陪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参观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李克强与阮富仲一起参观了中关村示范区的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他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立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7.
綦天正 《中关村》2006,(8):73-75
动作片拍摄现场的小剧务、广告公司里的设计师、偶尔的兼职翻译,众多的职业角色,最后余非选择了一个看起来很逍遥的行业——手机游戏。如今,他是公司的中国区创意总监,北京区总经理。一头栗色烫过的长发,略带夸张的装饰戒指,每个月会穿20次以上牛仔装。外表看来,余非和在中关村创业的IT业者有着很大不同。许多刚到余非公司所在大楼上班的人都以为他是酒吧里的助唱歌手,或者是一个混迹在江湖的摇滚青年。而事实上,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典型的中关村男人,每天要对着电脑费劲心思的忙活,习惯了加班和熬夜,熟悉如何在规定的时间里赶活抢进度。在中…  相似文献   

8.
马文良 《中关村》2013,(8):94-97
于滨成长在中关村,奉献在中关村,他要做一件不一样的事情:铸造"可信中国梦",强区强国,共建可信的、有爱的和谐中国。于滨是一个热情的人,讲话前先微笑,喜欢认真倾听。这位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书记,算得上是老中关村人,他于1991年下海成立了北京微宏科技有限公司,成为  相似文献   

9.
传统三强之争 北京最大的软件公司大都散落于中关村及其附近.金山在中关村附近翠宫饭店的写字楼里扎营,瑞星零星地分布在中关村租金最昂贵的中科大厦的好几层,另一家老牌的杀毒软件企业江民公司则在中关村入口处由厂房改造的大华写字楼里.三家公司呈品字型.  相似文献   

10.
维维 《中关村》2004,(4):92-93
在中关村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中,王生安和他创办的华纬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企业之一。一个财政年度下来,华纬讯公司所销售的视频会议通讯系统产品和服务已近4000万元,员工也由5、6个人发展到70多人。成为中关村国际孵化器里的租房面积第一大户。圣诞节前见到王生安的时候,他正找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处的负责人,寻求帮助落实2004年安置14个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呢。一个月前就想写一个“王生安的故事”,讲述中关村的海归创业的事儿。曾经专门约王生安交谈了差不多2个小时,在结束的时候我发现又回到了开头:一如王生安一见面就给我说:“我没什么故事”。以后,又陆续和他见了几次面,渐渐地,王生安在我的头脑中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形象:专注和信心。赵塑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