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公信力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高低、强弱直接关系到政府合法性的基础,维系着政府的存在、持续、稳定和发展。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执法公信力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备受重视的一个问题,能否提升执法公信力,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败。当前,公众对执法机关不信任,执法公信力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执法效能的发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界定执法公信力的概念,理性分析城镇化过程中执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并提出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B2C电子商务中信任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岩 《商业研究》2006,(11):198-200
B2C电子商务在我国迅猛发展,但信任缺乏阻碍其前进的步伐。在B2C电子商务中信任是决定网上商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对于社会公信力普遍缺乏的我国而言,信任的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当前我国B2C电子商务发展虽存在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但人们并未形成网上购物的观念和习惯,因此应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改善和突破,使B2C电子商务得到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媒体公信力和广告环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亦琛 《广告大观》2007,(10S):76-76
没有公信力,媒体广告就没有可信度 一个媒体的公信力,决定它所传播的内容的可信度。 没有公信力的媒体,其广告信息是不会被受众信任的,是没有广告效果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廖婷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0):39-40
针对增强政府公信力在塑造政府良好形象中的重要性,以广西平乐县"刷墙"事件为视角,探讨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问题和成因,最后提出重塑政府公信力的具体对策来提升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6.
《商》2015,(14)
在结束不久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依法治国"第一次成为全会的主题,为司法公信力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了契机。本文以依法治国为精神指向,从利益平衡入手,分析利益的冲突与平衡对我国司法公信力树立的影响,通过分析司法公信力建设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国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指引新路。  相似文献   

7.
于飞 《北方经贸》2012,(10):25+27
政府公信力包括亲民力、服务力、执行力、解释力。政府公信力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当前政府的重要工作和迫切使命。  相似文献   

8.
《商》2015,(9)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矛盾突出,政府公信力面临着众多的挑战。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媒平台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给予了更加有效的手段,但又造成了公众负面情绪的扩展,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了多方面的威胁。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涉及到多个主体,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本文引入整体性治理视角来分析在传媒平台下的政府如何规避传媒平台的弊端、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来提升自身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许仁刚 《致富时代》2011,(4):212-213
党员领导干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不断增强亲合力、领导力和公信力,体现党员先进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具有维护政治稳定的作用。社会资本通过其广泛的政治参与功能、社会支持功能、规范功能和效率功能等维护政治稳定。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网络建设,强化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以及充分发挥规范社会资本的约束作用,为维护政治稳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吴智薇 《中国报业》2023,(13):54-55
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落脚点在于群众,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结果,决定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水平。媒介融合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高度发达,形成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影响。在媒介融合视域下,地方政府要勇于改革创新,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裴顺飞 《商》2012,(4):87-87
本文把公民参与作为研究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出发点,提出了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途径主要有: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话语权;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行政理念;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作风建设,建立廉洁政府;树立公民治理模式,培育公民社会等。  相似文献   

13.
陈颖 《商》2013,(7Z):197-197
一个失信的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当下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信用危机和司法信用危机。与此对应,司法公信力建设是当下法律理论和实务界的热门话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已有言论的基础上,以司法何以可信为思考主题,从什么是司法公信力、现代中国司法公信现状分析,为什么要重视司法公信力建设,以及如何进行司法公信力建设四方面谈谈自己对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政府的诚信是"立国之本",对于维护政治系统的有效和稳定,提高政府公信力,以及对社会诚信系统的构建具有关键性的导向作用。而构建诚信政府,科学合理的制度化建设方向正是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5.
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和表率作用,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应尽快“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研究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的每一历史阶段,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首位,紧扣时代脉搏、切合历史实际,确保党的队伍的纯洁和清廉,为党的伟大事业发挥了积极保障作用。围绕思想革命化、队伍专业化、执法规范化、保障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廉洁自律建设,加强专门机构机制体系建设,把反腐败职能部门建设成政治可靠、纪律严明、机构设置科学、人员力量充实、装备手段先进、反应快速灵敏,具有公信力、影响力、震慑力的中国特色反腐败专门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17.
随时了解统计公信力的高低有助于统计公信力的提高,有助于统计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发展。要了解统计公信力的高低就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统计统信力进行评价。本文就如何评价统计公信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立统计公信力评价的基本原则、思路、内容和体系,以便对统计公信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商》2015,(39)
政府公信力作为国家软实力,是一种对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的能力和资源。在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从公共伦理视角出发树立政府公信力可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指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公共伦理精神,用理论指导实践,升华政府治理能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及和谐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从公共伦理的视角来对我国政府公信力进行研究,指出了公共伦理角度下政府公信力建设重要性及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谢赟 《商》2012,(23):154-15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所需要的与之相配套的政府的行政效率则更高,更好的行政效率不但能够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同时对于企业来讲,行政效率的提升也代表着企业运营时间与资金的节省,这将对于我国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王虎林 《商》2014,(2):230-230
公证作为国家司法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天然的公信力。公信力是公证的灵魂,是公证取信于民的基础,是公证制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公证作为一种预防纠纷性质的制度设计,其基本效力方式就是以公证的强大公信力凸现出来的,获得并维系这种公信力是整个公证制度得以持续运行以致良性发展的基本命题。从上述命题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公证公信力只有外化为公证行为和公证书,才能被当事人所感知。而开展公证行为和制作公证书的主体就是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由此可见,公证机构和公证员能否依法正常执业是我们探讨我国公证公信力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