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来,无论是业界还是坊间,关于"引进人才"和"精英移民"的话题热烈起来。 先说"引进人才"。国资委"大管家"称,"央企"为贯彻国家的"千人计划",拟用5年时间引进海外人才500名。  相似文献   

2.
关邨  李春晓 《中关村》2008,(3):69-69
“管住一个人,管好一本账”是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一以贯之的观点。据悉,目前总数不到160家的“央企”,2007年实现利润近万亿元,如此之巨的家业,诚然需要有一个精明廉洁的“好管家”和有一本对人民负责的“阳光账本”。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国企“大管家”李融荣主任又庄严承诺:“我准备用三年时间,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把国有企业的账本全部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3.
顾列铭 《中关村》2012,(5):64-66
某些国有垄断企业不过是一些由政府的限制性政策供养着的"食利者"而已。2011年,央企在各地投资不少于11.38万亿元。而对全国27个省区市(不含北京、上海、西藏)国资委、发改委网站所披露的央企地方合作数据(协议金额)所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2008~2011年4年间,央企在地方投资增长了42倍。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央企在地方投资披露总额分别为:2.81万亿元、5.12万亿元和11.38万亿元。  相似文献   

4.
江川 《中关村》2012,(2):31-31
至2011年底,中国个人拥有的可投资资产总额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高净值家庭数量增至121万户。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2011,(7):14-14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最亮丽的北京元素莫过于"把中关村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20年中关村总收入将达到10万亿元。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借力中关村的"五大优势"并落到实处。一是"创造并积累了多方面体制机制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6.
张瑞东 《中关村》2011,(12):87-87
针对宏观税负问题,财政部税政司分析指出,根据IMF2007年的一项计算,工业化国家宏观税负的平均水平为45.3%,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5%。2010年我国GDP为40.12万亿元。财政收入为13.6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4%左右。总体看。目前我国的宏观税负并不高,基本处于合理的区间内。(11月7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2013,(3):56-56
财经网日前发表安邦咨询的文章说,国税总局1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11.07万亿元(不包括关税和船舶吨税,未扣减出口退税),比2011年增长11.2%,增收1.12万亿元。财政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全国税收收入累计达9.36万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9.8%。将全年税收收入与前11个月的数据相减,我们不难得出,2012年12月,全国税收收入当月新增1.71万亿元,较上  相似文献   

8.
聂蕊  赵磊 《中关村》2023,(2):12-17
<正>北京海淀的基因一直是创新,更难能可贵的是,海淀的万亿GDP,是坚持绿色减量发展中实现的万亿,是协同开放发展中实现的万亿,更是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实现的万亿。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每年年初,都是各地提交“经济答卷”的时刻。2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召开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2022年,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顺利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206.9亿元,成为全国第二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市辖区。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11,(9):12-12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关村“1+6”政策和规划纲要,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几代人艰苦奋斗,薪火相传,打造“十万亿级创新航母”,乘风破浪,向既定目标前进——到2020年,中关村的总收入将达到10万亿元。我们不仅要培育出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更要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0.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11,(6):86-87
中关村核心区力争2020年总收入达4万亿Z-Park Core Zone Works Hard for Exceeding 4 Trillions Gross Incomes by 20205月29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大会召开,北京市海淀区对外发布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五个核心区建设相关规划。根据核心区发展目标,到2020年,核心区力争实现总收入4万亿元,  相似文献   

11.
12.
明星 《中关村》2011,(3):52-53
品牌与文化、艺术与经营,龟博士与艺术的结缘在外行人看来似是偶然,其中却有着很多的必然因素,这也必将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一种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程桔华 《中关村》2012,(4):34-35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百年名校清华大学优良的传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着同样著名的清华科技园。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学科技园区,清华科技园在园区建设与运营等诸多方面均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众多园区争相效仿的典范。其代表作当属清华科技园推出的“钻石计划”。“钻石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扶持入园企业自主创新,做强做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清华科技园其实就是中国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4.
关村  李春晓 《中关村》2011,(5):54-54
前些时日,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提供一份报告——《国有经济的性质表现与改革》,"从账面财务数据中还原企业的真实成本,并对政府补贴和因行政垄断所致的超额利润予以扣除,从而测算国有企业的真实绩效",结论是:“2001年至2008年,国有企业没有盈利,平均的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6.2%。”主要原因,一是国家财政用于国企亏损补贴达到了3652亿元。  相似文献   

15.
李学凌 《中关村》2012,(5):102-103
大企业对于小企业或者对于其他企业的全覆盖式的模仿或者竞争这个领域在未来一两年内可以慢慢越来越弱,大家扛不住这么多领域的创新。这样的情况也表明,创新的机会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16.
林华 《中关村》2009,(4):70-73
经历了高速增长,企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许多创始人都把变革的希望交给继任者。但是,有时候事实并不如他们所愿,于是有人选择了复出——企业创始人王者归来!  相似文献   

17.
吴炜 《中关村》2010,(11):14-15
光阴流转,一倏忽,第一家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办已经30周年。 尽管这家当年的仓库里的公司现在已经灰飞烟灭,甚至,旧址也未得到保留。但是,依然有热心人操办了一场隆重的会议,以资纪念,他们中有企业家、艺术家、媒体人、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18.
韩永飞 《中关村》2011,(2):104-104
多数小三是不屑做二奶的。他们认为经济无独立能力,人生无事业是不能接受的。民企多数也如此。  相似文献   

19.
王德禄 《中关村》2012,(7):65-65
硅谷对于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有一个特殊的称谓--"瞪羚企业",因为它们具有与"瞪羚"共同的特征--个头不大、跑得快、跳得高。这样的企业,不仅年增长速度可以轻易超越一倍、十倍、百倍、千倍以上,还可以迅速实现IPO。具体而言,"瞪羚企业"具有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德禄 《中关村》2011,(5):68-69
对于硅谷企业来说,"改变世界"意味着创新、意味着领先、意味着获得市场的认可和追逐。因此,"改变世界"成为几乎所有硅谷创业者所梦寐以求的追求,而硅谷改变世界的利器不是破坏性的暴力、不是思想和理念,而是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