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张越  毛重渝 《中关村》2012,(12):110-118
近年来,读纳兰词、研究纳兰成为一种时尚,海内外尤其是知识界出现了许多"纳迷会"和"纳兰吧",流传着"看王家卫电影,读张爱玲小说,吟纳兰性德词"之说。近日,文风甚盛的北京市海淀区举办了纳兰性德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纳兰性德和十年著述《红楼梦》于香山的曹雪芹一样,是历史文化资源非常深厚的京西海淀的两张文化名片。近年来,海内外华人知识分子群体中兴起了一股纳兰热。许多城市社区和网络空间,成立了兰吧、兰迷会、纳米团、纳兰研究中心等机构。更有些追酷求雅的年轻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2010,(8):96-96
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1655-1685)是我国清代初期著名词人,满族正黄旗,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为康熙帝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多才多艺,主要成就为诗词。词作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  相似文献   

4.
黄炳武 《中关村》2011,(4):102-103
纳兰性德是权倾一世的名门子弟,父亲是康熙时的宰相。纳兰氏属正黄旗,即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氏之一。纳兰性德天质聪颖,有过目不忘之誉。十九岁准备参加会试,因病未果。  相似文献   

5.
张宝章 《中关村》2010,(10):114-115
纳兰氏祖茔在皂英屯,即今海淀区上庄镇皂甲屯村。上至明珠的父母,下至其子孙,几代人去世后都埋葬在这里。  相似文献   

6.
黄兆桐 《中关村》2010,(6):88-90
纳兰性德是我国清代著名词人,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评价其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近年来,在海内外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兴起了各种“纳兰热”和“兰迷会”。  相似文献   

7.
渌水亭是纳兰性德的著书处,也是他与朋友们欢聚吟诗的地方,成为沟通满汉文人学士思想,促进满汉民族团结的场所。  相似文献   

8.
袁逸庵 《中关村》2011,(12):112-114
清代是词的复兴时期。词人辈出,其中陈维崧(以学胜)、朱彝尊(以才胜)、纳兰性德(以情胜),有清初三大家之称。  相似文献   

9.
纳兰家的祖茔在京城西北郊的皂荚屯。明珠上坟经常穿过海淀一带,他对这里的地理环境很熟悉。明珠不仅在玉泉山下修建了渌水亭别墅,在性德结婚前后,还在海淀镇南边二里的双榆树村修建了一座别墅——桑榆墅,交予性德夫妇居住。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2010,(6):90-90
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1655—1685)是我国清代初期著名词人,满族正黄旗,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为康熙帝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多才多艺,主要成就为诗词。  相似文献   

11.
赵弘  ;陈智国 《中关村》2014,(9):34-35
跨区域共建园区应注重新兴技术的集成应用,高起点规划,打造引领潮流的智慧园区、绿色空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局出发,对大区域发展格局进行重构性设计的重大国家战略,对于破解新时期首都发展难题、实现京津冀一体化、打造我国新的增长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三地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就当前合作而言,京津冀三地积极推进,初步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格局。  相似文献   

12.
刘占远 《中关村》2013,(11):118-119
城镇的土地还原可能决定是否留住未来。  相似文献   

13.
韩永飞 《中关村》2012,(7):92-92
人类的大爱无言,它应是阳光,照亮黑暗,送去温暖,主持正义;它是恒温,不受时间影响;它是普射,没有空间区别。  相似文献   

14.
毛志成 《中关村》2012,(2):102-103
领导科学在很多时候等同于权力文明,真正的权力文明是道德品格和才智品级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5.
马微 《中关村》2011,(1):46-47
顶着加勒比海的太阳,花了十多分钟,穿过椰子树围绕的小道,就能够从主会场走到媒体中心。还有一种在坎昆随处可见的海鸟,黑色的羽毛,尖而长的嘴,专心地沿着路边的草坪走路,也会斜着脑袋看你,但是你一走近。它又会用纤细的脚快步跑开。  相似文献   

16.
王鲁湘 《中关村》2014,(10):107-107
造型和构图决定了作品的格调,笔墨决定了作品的层次。这四大元素共同决定作品是否为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7.
吴炜 《中关村》2011,(9):54-57
弹指20年!一批批知识精英、创新人才从各地集聚到这里,一批批著名企业又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可能是全国知识和智力“密度”最高的区域——这是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淀园人才工作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8.
朱玲 《中关村》2010,(11):86-89
"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就是要不断地把原来模糊的东西变成清晰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原来‘不可教’的东西变成‘可教的’。"但实际情况是大学语文的生存状况与人们的愿望存在着很大的落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