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35年来先后召开了八次全体会议,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创造性地提出的大方向大原则,都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国资管理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生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指引着改革的方向。回顾历届三中全会与国企国资改革的发展历程,探索中国今后国企国资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国资管理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汤池 《上海国资》2009,(9):15-17
8月13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出台了上海金融国资国企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和市属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Ⅸ若干意见》),业界认为此举昭示着备受关注的上海2.45万亿元规模的金融国资重组改革已步入破冰之旅,这也是上海为落实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何楣 《上海国资》2014,(4):33-34
体制流失是隐性流失,隐性流失最可怕,所以,不改革才会造成最大流失,这是几十年的改革历史证明过的随着各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的相继出台,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这一轮的国资国企改革将走向何方?混合所有制究竟该怎么混?混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为此,《上海国资》专访了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作为上一轮国资改革大潮的亲历者,他对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4.
《上海国资》2005,(3):22-23
"国有产权必须进场交易,'在 阳光下交易'才能起到'消毒'作 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 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对 国资改革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每年的这个季节,来自全国 各地各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 国政协委员都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而根据媒体调查,今年两会代表 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深化国 企改革和防止国资流失,加快国 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产权交易 市场。 两会代表对国资改革的高度 关注绝非偶然--2004年,郎咸 平挑起的MBO之争、陈久霖导演 的中航油事件以及随即曝光的中 储棉事件无不触动着人们敏感的 神经,代表们对此自然不会漠视。 早在2003年两会,"时间不允 许国资改革打持久战和拉锯战,越 往后推,国资改革的成本将成倍 增加。"面对像中航油这样的使国 有资产像冰棍一样融化的事件不 断发生,又有谁能安如泰山? 时不我待,惟有加快阳光下 的改革步伐才是破壁良策。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与以往相比,更加注重市场化资源配置和依法改革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2014年中国改革发展成果,全面部署了2015年各项工作,其中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增强了我们深化改革、增强活力、加快发展、推动转型的信心与决心。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二十条"的精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资》2007,(9):6-6
透过上海仪电筚路蓝缕的改革历程,从中也可以看到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线索上海仪电的改革史不仅属于上海仪电,也属于整个上海国资。在进行有关上海仪电的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上海仪电有过辉煌的历史,有过转型前的低谷,有过转型期的阵痛,也有过转型后的扩张与挫折,而这些正是过去的15年里绝大多数国资国企的共同经历。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国有资产面广量多,国资国企的改革事关整个经济体制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参与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今年5月底,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国有企业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就妥善解决国资管理及运作、国企治理中的一系列难点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企改革方向要不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魁 《发展》2004,(11):3-3
最近,我国一些经济学家对国有资产流失与经济发展、产权改革、国有企业的归属、国资贱卖、国企改革是否有阴暗面等问题进行了大讨论.有人认为走过20年历程的国企改革是不做研究的人拍脑袋想出来的,造成了很大祸患,所以应该停止国企的产权改革.中国是否应该停止国企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9.
正各地方案各具特色,但国资改革方向亦极为统一,即地方国资监管部门均在寻求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编者按: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再度吹响号角,继上海首个出台地方国资改革方案后,各省市国资改革文件相继出台。截至目前,全国共14个省市公布"地方版"改革方案;据悉,广东、浙江等正式改革方案也即将浮出水面。本刊本期特选摘并解读最新国资改革方案以飨读者。从各地改革方案来看,各具特色,但国资改革方向亦极为统一,即地  相似文献   

10.
正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将成为"管资本"的重要实现形式从"管企业"到"管资本",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管资本"属于国资改革的范畴。虽然国资改革和国企改革经常相提并论,但两者有区别。国资改革以推进资本化,发挥主导作用为方向;国企改革以推进市场化,激发竞争活力为方向。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作为核心,从过去管国有企业为主向管国有资本为主转变,能更好体现国有资本出资人的角色。去年年末公布的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就很好体  相似文献   

11.
在国资运营领域.上海曾多次领国内风骚.创下独特的“上海模式”。当前,在上海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中.国资运营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近日,上海三位国资运营公司的领军人物施德容、张惠民、孔庆伟做客东方网,畅谈新形势下上海国资运营心得。本刊特约刊发访谈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行哲 《上海国资》2007,(9):36-37
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是上海乃至全国最早实施国资改革的行业公司,是上海国资改革的一个缩影。作为较早参与上海国资改革的一员,笔者对上海仪电这15年的改革历程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13.
两利取其重     
在当前的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资委无疑可以算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主角。贵刊上—期的封面文章《股权分置改革的国资步调》从国资改革的角度深刻地分析了国资委介入股权分置改革的动力与顾虑,使读者有了更开阔的思路去看待股权分置改革。  相似文献   

14.
正自去年底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以来,上海国资改革风生水起,反响热烈。上海身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上海国资则既是上海最大的存量资源,又是全国体量最大的地方性国资。2013年,上海国资国企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指标,分别占到全国地方省市国资1/10、1/8与1/5。因此,上海率先起步的新一轮国资改革,不仅事关上海本地转型发展,而且还负有为全国国资改革探明道路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5.
王铮 《上海国资》2009,(8):22-27
2009年注定将作为里程碑载入上海国资重组的改革史。 6、7月间.短短1个多月,10余家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发布重组停牌公告。  相似文献   

16.
观点选登     
上海国企改革提速《上海国资》2008年第9期——定调万亿国资走向《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指出,国资改革与国企改革其实是两回事,国资改革是体制上的改革,侧重于战略性布局;而国企改革则强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主业。在2003年那一轮的上海国资改革中,大企业集团目标似乎被简单地理解为规模化整合。于是,像百联集团、锦江集团等一些国资庞然大物应运而生,但此后大而无力成了这些企业的通病。其中,百联集团的大企业集团式重组曾一度被认为上海国资行政主导  相似文献   

17.
正从上海的实际看,建立国资流动平台并实施市场化运作是深化国资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被誉为打响"国资国企改革的第一枪"。今年以来,上海市国资委党委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要  相似文献   

18.
袁航 《发展》2011,(1):70-70
2005年以来,兰州市开展了一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两个置换”即产权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以资产重组、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完善国资监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兰州银行发展改革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与兰州市人民政府合作,优化了兰州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使兰州银行成功实现股份合作、增资扩股、重组改制,成为国资经营、国资运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新年宏愿催人。2004年是提出了加快调整国有资产布局和结构、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之年。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凌宝亨精辟分析了新一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的全新思路和对策,描绘了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20.
《中国招标》2014,(33):38-39
继上海率先推出《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之后,截至目前,已有上海、甘肃、山东、江苏、云南、湖南、贵州、重庆、天津、四川、湖北、江西、山西、北京、青海15个省市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方案。有消息称,浙江、广东的国资改革意见也将于近期出台。梳理各省市已出台的国资国企改革意见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