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有一位媒体主管告诉我说,他们公司有一位记者,喜欢在同事面前说自己曾经跑过哪些重要新闻,想借此突显自己的能力。这位媒体主管见状,便提醒他说:“当你老的时候,你希望告诉自己的小孩,自己曾经跑过哪些重要的新闻?还是你希望对孩子说,有哪些新闻因为你跑过,而变得重要?”这位媒体主管的用意,是想提醒那位记者要了解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观察 一位领导路过一个偏远的山村学校,因为有媒体跟随。就想表现一下自己的亲民作风。领导上大学时是学理科的,他给学生讲了什么是现代科学,它如何促进人类的进步,还谈到宇宙飞船以及人类如何登上月球。等要走时,他问学生有什么疑问:“老师,”一位学生问,“我们村什么时候能通公共汽车?”  相似文献   

3.
孙爱迪 《活力》2014,(6):99-99
有位新闻界前辈说过,记者要有这样的本事,虽然是第一次和采访对象见面,但要让人感觉是遇到了老朋友,愿意同你讲心里话,敢把真实情况告诉你。作为一种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报道方向,平民化报道是编辑记者都应积极贯彻的,但平民化报道也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努力避免煽情、琐碎等以平民化为幌子的过度平民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2001年2月20日,甘肃省榆中县连搭乡的部分群众向记者反映,开学已经两天了,但他们家的学生娃,却因家人没交齐统筹费,而被校方拒之门外。一打听,才知这是乡上开会研究决定的,不出具村委会完费票据,就不能报名,谁给报了谁负责。老乡不禁要问:这统筹费到底跟学生娃有啥关系?21日,记者驱车前往采访。走进连搭中学,校门左墙上“凭村委会统筹费收据报名”的通知,格外引人注目。谈校长说是按乡上的安排收取统筹费的。目前,200多位没交齐统筹费的学生也已被通知到校。随后,记者前往有700多名在校生的麻家寺学校。校长刘世海接待了记者…  相似文献   

5.
村支书是“官”中的民,民中的“盲”。他们不光要有觉悟,有想法,还得有办法,能把想法变成实际,带领一方百姓致富。有这样一个好的支书,才是当地群众的福气。要成为这样的村支书,应该如何“修炼”呢?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08,(1):165-165
企业家语录:“企业家不流油,百姓不流泪。” “企业家要把道德放在第一位,不光想着自己赚钱,也要想着让别人赚钱,更要想着为社会做贡献。诚信经营,才会有很多人肯与你合作,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才能赚到很多钱。”  相似文献   

7.
襄尔 《秘书工作》2009,(1):23-23
在笔记本的扉页,我曾经郑重其事地记下了一副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言教也要身教,敬业也须乐业”,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关爱善待学生,班级管理人性化等几个方面谈班主任工作的体会,其目的就是让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清楚,每一位班主任都要有新的观念,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尽义务,让学生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9.
流沙 《乡镇论坛》2010,(33):41-41
一位来自河南滑县的“80后”,站在劳动力市场的大厅里,面对着记者的采访镜头说:“我已经找好工作了,是城里一家高档社区的保安,里面住的可都是有身份的人,如果他们当中有一个人能帮我一把,我就能在这里创业了……”  相似文献   

10.
张琦 《活力》2013,(6):122-122
当前党和政府对新闻宣传“三贴近”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要把报道视角更多地投向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用百姓熟悉的语言,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节目处处体现采编者的良知与责任.并融合情理、道义和品格,必须对民众的心理有充分了解,弄清楚他们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11.
记者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别的新闻单位的记者已抢先报道了某一件事,由于种种原因,自己还需要再做文章。换句话说,是要“吃”人家的“剩饭”。  相似文献   

12.
柯云路 《乡镇论坛》2009,(21):30-31
一位10岁的乡村小姑娘正向记者诉说她的梦想。小姑娘说:老师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走出大山就是他最大的心愿。我们不能叫我们老师失望。如果我走不出去,当不了官,我们肯定也有孩子能当官。记者问:为什么想当官?小姑娘说:我当了官以后就能给我老师转正了。记者又问:你怎么会有这么一种想法?小姑娘说:俺如果不给俺老师转正,俺们这些娃娃都没有地方上学去。“如果不给老师转正,俺们这些娃娃都没有地方上学去。”这就是一位乡村小姑娘的思维逻辑,实现梦想的唯一方法是,有朝一日当了官好为给教自己读书的老师转正,好让他继续教自己读书。  相似文献   

13.
包关 《企业世界》2007,(6):42-42
在课堂上,爱因斯坦问学生:“有两位工人,修理老旧的烟囱,当他们从烟囱里爬出来的时候,一位很干净,另一位却满脸满身的煤炭,请问他们谁会去洗澡呢?”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个世纪中期创造“经济奇迹”时代的日本,有4位企业家被称为“经营火圣”,他们分别是创建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京瓷公司的稻盛和夫。其中的前3位都已经过世,稻盛和夫是惟一在世的一位。年届70的稻盛先生,应邀参加了日前在南京举办的企业中国经营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关于“经营七条”》的精彩演讲。稻盛先生还在南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入世后中国市场的拓展及企业在快速扩张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中国加入WTO,对所有的跨国企业来说都是特大的“利好”。伴随…  相似文献   

15.
记者面前的韩伟平和质朴,不穿名牌,出行基本不带司机,不带秘书,看起来和普通的大连百姓没有任何区别,但一张口却是不同的格局:“这五座山头是我的,这片海域也是我的。”韩伟指着自己的“地盘儿”告诉《中国企业家》。他拥有中国最大的蛋鸡生产企业,第一个鸡蛋驰名商标“咯咯哒”和全国最大的鸡蛋行业营销网络。  相似文献   

16.
山岗  奇梅 《企业文明》2005,(11):44-45
有一副对联写得好。上联是:吃百 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 自己也是百姓;下联是:得一官不荣, 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 一官。 在素有中国兵器工业“排头兵”之 称的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就有这样 一位普通的企业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企业文化》2008,(2):81-81
有一位妈妈,她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当孩子淘气的时候,她总是大发脾气。可是她越大发脾气,孩子们便越淘气。她于是惩罚他们,把他们关在屋子里,大声叫骂。一天下来,她自己总是精疲力竭,犹如带兵打仗,从战场归来。有个教育专家问孩子,你们淘气的理由是什么?其中之一竟然说:“想看看妈妈发怒的样子。”  相似文献   

18.
人物速写     
“老同志”:一位老救援队员先后5次穿越狭小的通道,勘察现场并与被困人员交流。在营救间隙,记者才发现这位队员是一位将军。他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绝不会抛弃,绝不会放弃。”  相似文献   

19.
张弘  郭延庆 《活力》2011,(12):231-231
2011年5月1日,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施行,该法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第九十一条对酒驾的规定。百姓关注的往往都是媒体报道的焦点。在这件事上也不例外。交警严查“酒驾”的地方,必会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记者的镜头.他们争相对正在检测血液酒精含量的驾驶人进行录像和拍照。有些驾驶人用衣服遮挡自己的脸部,有的人用手遮挡摄像、摄影镜头.而记者们则全然不顾驾驶人的意愿,毫不客气地将驾驶人的“狼狈”形象拍摄下来。更有甚者,在播出电视画面之前.不对画面进行任何技术处理,便在新闻节目中播出,让醉驾者“露脸”:有的媒体则将醉驾者的姓名刊发在报纸上,让醉驾者“出名”。  相似文献   

20.
刘学文 《活力》2014,(17):56-56
一、电视法制节目的定位:一个历史性的主题〈br〉 “徒法不足以行”,法律制度必须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获得应有的效果。借用《今日说法》中一句话来问:“十几亿中国百姓中,究竟有多少人受过系统的法制教育?他们对法律在一生中维护自己的同时又规范自己的社会准则到底知道多少、运用过多少?”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进行法治国家的建设与别的国家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