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贸     
《企业文化》2007,(4):4-4
利息税:要么废止要么改革;56名代表建议清理银行收费。  相似文献   

2.
信息广场     
取消利息税时机成熟观察家认为,取消利息税时机已经成熟。从调控政策效果来看,取消利息税的明显好处在于,它对经济各层面的震动要小得多。取消利息税并不改变名义利率水平,仅影响居民存款实际所  相似文献   

3.
<正> 最近我国开征的利息税,可以说是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一个创新,运用税收工具配合进行宏观调控,在学术界,以往研究不多。本文仅就利息税的效应及其放大效应的问题作一简要探讨。一、利息税的筹集财政收入的效应应该说,任何一种课税,都可以或多或少起到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但是,利息税则在筹集财政收入方面,作用更为彰显。这是由利息税自身特性所决定的。利息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去年开征利息税以来,居民存款结构已发生变化:定期存款比例下降,活期存款比例增加;部分储蓄存款已经分流到证券投资、消费信贷领域。去年11月1日起,中国对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利息开始征收所得税,这对刺激居民消费和拉动投资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悉,在利息税开征的前5个月中,全国利息税收入逐月迅速增加。同时,利息税开征也没有使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出现负增长,除去年12月有所下降以外,储蓄存款总额一直呈逐月稳步增加趋势,其中今年1月份同比增长11%。有关专家指出,开征利息税不仅能够适当调节个人储蓄增长的速度,而且还可以引…  相似文献   

5.
自1996年5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7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加之从1999年11月1日起,对居民储蓄存款征收利息税以后,我国负利率时代的特点也日渐明显。本文通过对我国储蓄现状的分析及征收利息税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对比,对利息税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资讯     
无缘本年“人大”表决内外企两税合并再度搁浅1月24日,记者从商务部外资研究院获悉,在多方力量博弈后,内外企两税合并方案不会提交到今年3月召开的人大会议上审议。知情人士透露:按照正常的立法程序,要实现所得税内外合一可能要到2007年了,因为没有在今年的人大会议上立项,只有等到明年提交,正式实施就可能要到后年。利息税带来负利率可能被取消据相关人士透露,就利息税的调整,监管层内部人士已经形成提议,利息税在恢复征收5年之后,再次面临着现实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赞同取消,而且应该早就取消,他认为,利息税会…  相似文献   

7.
一、征税条件我国早在1950年至1958年就曾征收过“利息税”,最初的税率定为利息所得的10%,继而降至5%,后来干脆取消。1990年,国务院办公会上曾讨论过“利息税”问题。1993年10月,重新修订《个人所得税法》时,仍未开征利息所得税。二、存款实名制要对利息征税,首先要实行存款实名制,一否则,存款人就可以化名建立多个帐户,让每个户间的存款低于利息税的起征额,征收利息税就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实行存款实名制真正的障碍在某些既得利益者身上。我国以分配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迅猛发展,居…  相似文献   

8.
与降低利率相比开征利息税除了能起到刺激居民消费的作用以外还具有再分配的功能国家通过收取利息税增加了财政收入再将这部分收入发放给较贫困的地区及居民可以缩小居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使之具备了再分配的功能开征利息税是一种“再分配”@静思  相似文献   

9.
8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恢复了对居民储蓄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一简短的消息,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拟对此有关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新时期开征利息税的必要性(一)开征利息税是规范和改善税制的客观要求。目前到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从税收理论上讲,开征利息税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刺激需求,增加财政收入,调整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开征利息税从长远看是符合税制改革方向的。是借鉴国际惯例,结…  相似文献   

10.
利息税对消费刺激作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率是调节消费者跨时间消费选择的一个重要政策变量。在我国目前消费低迷,物价指数持续回落的形势下,征收利息税无疑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选择。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征收上来的税收收入来扩大政府购买,刺激总需求。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讲,征收利息税等同于利率的下跌,从而当期消费的机会成本下降,从理论上有可能刺激个人消费。本文建立一个消费者跨时间消费选择的生命周期模型来分析利息税对消费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耐人寻味的是,开征利息税5年来,储蓄存款余额变化依然呈现出的一条高扬的上抛物线,直观地向世人表明,当时出台利息税政策的最直接目标——把居高不下的储蓄挤出来,现在已完全落空。  相似文献   

12.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121票赞成,1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并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什么是利息税利息税就是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征收利息税是一种国际惯例。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都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税,只是征税的办法有所差异。为什么要恢复征收利息税据有关方面分析,首先,有利于加大贯彻财政政策的力度。1993年底至今年6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522亿元增至59100亿元,而在此期间,国内消费市场一直相…  相似文献   

13.
经济浏览     
《大众标准化》2007,(8):4-4
从8月15日起利息税减为5%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8月15日起,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即利息税)的适用税率由原来的20%调减为5%。与此同时,2007年8月15日起,人民币存款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三部委2005年联合发文,自2005年10月1日起,对教育储蓄进行整顿,实施新办法。整顿的理由是,教育储蓄涉嫌偷逃利息税。此举给人的感觉是,对征收没有利息的利息税不但不会停止收取,还要加强征管,寸土不让。2006年中国银行储蓄的基准利率为2.5%,而通货膨胀率在3%。老百姓在  相似文献   

15.
政策信息     
教育储蓄免征利息税有新规由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实施办法》于12月1日开始实施。三部委强调,开立教育储蓄的对象必须是中国大陆在校小学4年级(含4年级)以上学生;享受免征利息税优惠政策的对象必须是正在接受非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府决定,从今年十月一日起,向所有银行的城乡居民存款征收利息税,税率统一为百分之二十。这是中国新的财政和金融政策一项重大措施,其影响如何,自然引起海内外投资界的高度重视。减低存款意欲,刺激消费需求由于九九年上半年大陆经济表现欠佳,出日下降,通缩加剧,消费疲弱,引起当局及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此次中央推出征收高比率的利息税措施,等于变相减息,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借此刺激内需,增加民间的消费和投资活动,以促旺未来的经济发展。据悉,征收存款利息税的途径,将由银行代存款者直接在其银行帐户中…  相似文献   

17.
《财会通讯》2006,(1):I0008-I0009
第一条 为加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利息税)征收管理,规范教育储蓄利息所得免征利息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和《教育储蓄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为了扩大内需,刺激居民消费,政府做出了征收利息税的决定。根据国务院法令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开征税率为20%。利息税的主要征收对象为个人在中国境内的人民币和外币存储存款所得的利息。在利息税征收了八年之后,由于该政策的实行状况及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但是鉴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实际特点,同一个政策在农村和城市的效应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河北审计》2002,(4):47-47
利息税开征后,不少市民一改原来的投资方式,纷纷到风险较大的股市和收藏市场去寻觅良机。其实,作为在资金、时间、专业技能上均有不足的工薪族,不妨重点关注免征利息税的投资品种。首选当属教育储蓄。利息税征收办法规定,教育储蓄的利息所得将免征个人所得税,成为“免税”储蓄。教育储蓄是指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指定银行开户、存入规定数额资金、用于教育目的的专项储蓄,1999年9月1日起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出,最初由工商银行独家办理,2000年上半年起多家商业银行均可办理。其次是投资“金边债券”。国债因其安全性、流通…  相似文献   

20.
解读     
《数据》2007,(8):7-7
居民储蓄连续两月大量减少专家建议取消利息税;中国经济“过快”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