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战后日本金融监管制度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日本金融监管制度为日本经济复兴与快速增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也存在着种种弊端。金融危机要求日本金融体系再生,金融监管制度也要因此重新变革,在强调金融体系稳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追求效率。日本金融监管制度变革将充分吸收英美模式的优点,在机构设置、监管方式等方面进行变迁。变迁后的日本金融体系将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企图重新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4.
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成立是亚洲经济货币合作发展的一个环节,这不仅是亚洲应对金融危机的方式之一,也是亚洲金融合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6.
亚洲区域金融合作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几年,亚洲区域金融合作取得了巨大进步。导致这些进步有多种原因,但最主要的因素是,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叽使决策者认识到,建立区域金融合作机制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自亚洲金融危叽以来,区域金融合作在以下三方面得到了强化:首先是加强了流动性安排,其次是引人了定期的政策对话和监督机制,第三是齐心协力推动区域债券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7.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深受其害的东亚各国认识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除了有国家自身存在的经济和金融脆弱性的内因外,还存在着现行国际金融体制缺陷的外因:一方面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一直未形成较为稳定的汇率机制,受经济实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为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东亚货币合作滞后的状况更加凸显。如何走出亚洲国家"一个国家,一种货币"的货币林立的状况,走向东亚区域货币?本文对历史上的两个典型货币同盟以及欧洲经济和货币同盟进行剖析,以期对下一步实质性的推动亚洲货币合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地震和海啸以及核辐射三重灾难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创,甚至对亚洲以至世界经济复苏也会造成影响,但是,日本经济产出的短暂中断,核泄露让日本摆脱对核电依赖的可能,以及灾后重建,也为亚洲国家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由于日本是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经济学家认为,地震和海啸灾难可能在短期内降低日本的需求和产出,给亚洲经济体带来不同的负面影响,但是,同样因为产出中断,日本的竞争对手因此却获得了机会。 相似文献
10.
区域一体化是全球一体化的组成部分。现如今,生产要素不仅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界流动,为了使成本-收益更合理,更有效,区域合作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快。欧洲在二战以后为了尽快恢复经济,推行区域合作,已建立日益成熟的区域一体化机制。相比较而言,亚洲由于领土争端,历史原因等未能像欧洲一样建立欧盟等共同体,但是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也促使亚洲为了共同的发展建立了各种机制,通过共同合作,亚洲区域治理渐露端倪。其中,亚洲在经济危机之后加快的金融合作对区域治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郭凯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4):39-42
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是多个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该地区蕴含着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经济的合作开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于区域内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东北亚地区合作发展现状进行了回顾,通过对各方资源优势的比较分析,指出了当前合作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对东北亚区域内部的经济整合提出了自己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刘俊清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4):48-51
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加强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着重探讨了中国参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战略,以期这种区域合作呈现日新月异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3.
第五次中日韩金融合作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3月14日在日本京都举行.本次会议的目的是就加强区域金融合作非正式地交流意见.来自三方的财政部国际司(国际金融局)和中央银行的官员以及三方知名学术机构的专家参加了会议.我国由国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社科院成员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鉴于目前欧盟和美国经济金融的风险性加剧,作为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北亚六国(包括中国东北地区,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保证亚洲以及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东北亚六国不仅在政治体制方面差异很大,在经济特征(比如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工业结构,开放程度以及经济发展阶段)方面的差异巨大,这给东北亚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客观评价了东北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以及未来的投资需求并提出如何满足东北亚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金融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亚洲货币基金的由来及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金融然而的发生已过去整整4年。由这次然而而引出的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设想,虽还未能实现,但进展仍很明显。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举行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东亚各国财长一致同意设立的“货币互换协定”,既是“亚洲货币基金”的雏型,也是迈向“亚洲货币基金”的实质性一步。 相似文献
16.
冷战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外交手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作为发展中大国,为了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收益,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区域财政金融合作,特别是东亚财政金融合作。本文从讨论开展区域财政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当前东亚财政金融合作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东亚财政金融合作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增长,资源储量相对丰富的蒙古国必然参与到资源再分配的世界经济与贸易格局中以获取经济利益,但随之也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对此,蒙古国政府和民众正在采取积极而有效的应对措施,如制定蒙古国发展绿色经济规划、制定防治荒漠化政策、探索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生态畜牧业和旅游业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又推动着经济一体化;另一方面,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风起云涌,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向南美延伸,欧盟东扩。与大西洋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相比,东亚区域合作显得非常滞后。没有区域经济合作,东亚各国在全球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中就会永远处于较低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