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玮 《生产力研究》2007,23(15):7-8,90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深化认识,解释传统理论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与现实社会的矛盾,研究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途径,得出劳动力价值提高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剩余价值是指剥削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的利润(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工资之间的差异),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剩余价值考察的是劳动过程当中的"价值增殖".显然,此"增殖"非彼"增值",但决定了经济现象领域中的价格和利润增长运动.关于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给出总的评论:"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3.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理论缓解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种种不协调.加深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对指导如何消灭剥削在当代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持续动力。本文将从剩余价值论中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角度来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同时结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状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新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首先 ,要全面认识剩余价值范畴的适用范围 ,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来看 ,剩余价值范畴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范畴 ,而是商品经济共有的范畴 ;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不仅继续适用 ,而且极其重要 ;如果改用其他范畴 ,缺乏必要性和合理性。其次 ,要全面认识剩余价值的多个来源 ,充分开发一切剩余价值的源泉 ,努力实现剩余价值来源的最大化。再次 ,要全面认识剩余价值的多种去向 ,注重防止剩余价值的各种流失和浪费 ,努力实现剩余价值去向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是从劳动生产力的角度论证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会引起劳动力价值的下降,也就是必要劳动时间的下降,从而就有了劳动生产力提高会产生相对剩余价值的科学论断.所以通常人们会认为只要有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就一定有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本文试图说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还要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相对剩余价值,并说明这些条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是从劳动生产力的角度论证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会引起劳动力价值的下降,也就是必要劳动时间的下降,从而就有了劳动生产力提高会产生相对剩余价值的科学论断。所以通常人们会认为只要有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就一定有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本文试图说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还要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相对剩余价值,并说明这些条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朱斌  葛扬 《经济纵横》2019,(4):37-44
追逐与实现技术创新是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隐性逻辑和潜在主线。发达完备的资本市场高度契合技术创新特点,也就是资本市场筛选评价技术创新的规律在发挥作用。美国硅谷和纳斯达克强力驱动技术创新的实质,是现代化分工与协作视域下相对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适用于相对剩余价值理论,要紧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的机制、环境、条件,与创新驱动、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等贯通起来,立足我国资本市场"新兴+转轨"特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统筹用好"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着力锻造新时代"国之重器"。  相似文献   

9.
董云飞 《时代经贸》2011,(10):59-59
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我们平时谈起剩余价值,就会想到资本主义和剥削。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不存在剩余价值。事实上,把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是错误的,是片面的,而且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同样存在剩余价值的范畴。我们要全面的来看待剩余价值相关问题,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而且要利用剩余价值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10)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传统认识剩余价值全部源于雇用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导致剩余价值理论没有考虑资方劳动,难以圆满解释现代社会生产下剩余价值的全部来源。文章依据马克思经典文献,构建若干理论模型,在探讨价值创造或增殖的同时,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拓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基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对农民工工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包含一般的、平均的劳动力价值构成及其变化界限、工资变动等方面内容的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乡镇企业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工资的形成机理,初步估量了2004年中国农民工在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试图探究农民工工资低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农民工工资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周秀雄 《经济师》2004,(7):30-30,32
剩余价值在各版本教材中早已有定论 ,文章在比较中发现 ,当原有假定条件改变时 ,两种剩余价值 ,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 ,尝试着从理论上对变化的假定条件作进一步说明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产生的,对研究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与广泛应用、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等是我国当前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其解决对策主要有,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社会财富;发挥人口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社会分工;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改革教育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等。  相似文献   

14.
马艳 《财经研究》2007,33(7):58-69
文章尝试从两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进行探讨:一是依据马克思剩余价值基本理论抽理出这一理论的基本假定条件,并在这些假定条件下构建经典马克思剩余价值函数的基本模型,然后根据现代经济发展变化的现实,改变部分假定条件,尝试构建一个新约束条件下的剩余价值动态模型,这是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重要内容。二是探讨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最大化生产模型与西方利润最大化的沟通与连接的问题,并通过数学推理证明两个模型在技术层面是完全可以相互沟通,这是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来源于先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观点,是从根本上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来源于先进企业劳动生产力高的劳动的观点,同样违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正确认识和理解个别企业率先提高劳动生产力所取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的来源问题,是能否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点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理论界把目光再次投向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形成许多独具特色的危机理论。这些理论完善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使其在当今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超额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额剩余价值是一个与相对剩余价值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辩证认识二者的差异性,能为新时代界定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合理边界,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两个概念存在一定差异。资本占有相对剩余价值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不应当归资本占有,而应当转换为劳动者的收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占有超额剩余价值,有利于激励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完善按要素分配体制机制,才有可能保障资本贡献归资本所有者所得。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共享发展的能力,能够增强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只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才能保证劳动贡献归劳动者所得。对超额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钱伯海 《经济经纬》2000,25(1):8-13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党的十五大,正式确定按资分配的合理合法地位,引起了人们的议论.是不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过时了,它不适用于社会主义,或者通过实践证明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三要素理论是正确的,现在接受或默认了这个理论.无疑,这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笔者认为,这两种理解或怀疑,都失之偏颇,不符实际.应该说,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巨大创新.  相似文献   

19.
20.
当代国外经济学家剩余价值理论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代国外经济学家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表明 ,并非只有在国外经济学界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范式才能解释现代经济问题 ,马克思范式同样可以对很多现代经济问题做出解释 ,而且其在很多方面的洞察力可以远远大于新古典范式。因为剩余价值理论赖以成立的经济关系还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 ,所以在当代它仍是一种很有用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当代国外经济学家在马克思范式基础上提出的各种剩余价值理论虽然不够完善 ,但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从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和评述中可以看到工人参与分享企业利润的合理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