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反致制度     
反致是国际私法上一项特有的制度。1878年法国最高法院福果案判决使反致制度成为当代国际私法领域颇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其反致理论逐渐形成了理论上尖锐对立的两派。在冲突法运用反致与否以及适用程度的实践中,国际、国内立法及司法实践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学者对它争论不休,但这并不妨碍各国实践普遍采纳这一制度。究其原因,是因为反致制度有利于公正合理地解决国际民事纠纷,符合国家的利益,符合国际私法的宗旨和本质。虽然其也受到现代冲突法革命的冲击和挑战,但在各国国际私法趋于一致之前,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我国未来的民法典(涉外篇)应该采纳反致和转致制度,并适当扩大反致制度的适用范围,但应以必要和不造成无限循环为限。本文对反致制度的含义及其产生条件着手,阐述了关于反致理论上的分歧,陈述了赞成派和反对派的主要理由,并表明笔者的观点,最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繁荣,总结了我国设立反致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轩 《中国外资》2013,(16):284-28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民商事交往也日益频繁,如何更好的保护在这种民商事交往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何更好的建立健全保护弱者原则的相关法律法规,成为当今国际、国内立法的共同趋势。本文从保护弱者原则的概念、产生、局限性与完善建议四个方面对国际私法中的保护弱者原则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与"法则区别说"时代的国际私法比较,现代国际私法更注重对实质正义的追求和实现。针对这一现象,在考察前现代国际私法的基本价值追求和表现形态的基础上,分析现代国际私法以追求实质正义为精神内核,由此呈现出现代国际私法对实质正义的追求发展是人类对整个法律价值追求演进的一部分,简明提出实现现代国际私法实质正义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4.
李国强 《金卡工程》2010,14(8):242-243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在全球化兴起的伊始就着手制定,并历经了一次长达十几年的修订和完善,深深的铭刻了全球化的烙印。在法律全球化的浪潮下,它所表现出来的秩序价值、统一法的追求和创新的精神,成为众多国际商事规则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5.
严燕 《金卡工程》2009,13(8):69-69
冲突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一种边缘的地位,可以说冲突法的调整对象与它的性质从其诞生时起就备受争议。本文介绍了关于冲突法调整对象的不同观点。并从冲突法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入手,分析它的性质,并得出结论:冲突法是一个既与国际法和国内法有联系的又兼具程序法与实体法、公法与私法特性的一个独立的特殊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6.
尹俊 《金卡工程》2008,12(12):29-29
反致制度作为一项古老的国际私法特有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随着国际私法价值取向的变化,其不断遭受着与国际私法价值目标相矛盾的诘难.认真分析其理论内核,其实反致制度仍有其在当今的国际私法价值背景下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国际进展及其在中国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本文通过阐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06年9月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FASB第157号公告)中关于公允价值定义、确定公允价值的级次等方面的规定,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中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第157号公告主要规定的看法,结合中国兼具新兴市场经济和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环境,提出国际上公允价值计量的新发展在中国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提出的"利益分析说",认为国家的法律都是追求某种政府利益的表现,不同国家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规定也就是各个国家政府利益上的冲突.该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私法中的实际,然而一味追求"国家利益"容易导致适用法院地法的泛滥,承认与保护他国利益也是保证本国利益在国际上实现的基础.各国要在国际地位上追求平等互利,采取签订或参加统一冲突法公约或统一实体公约的方法,并赋予它优先适用的效力,可以比较公平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梅迪 《投资与合作》2014,(4):333-333
弱者保护原则是国际私法实质公正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合同领域就体现了弱者保护原则,比如给予消费者单方面的意思自治,对于劳动者工作地法律的优先使用等。但该立法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体现在对于单方意思自治的完善,以及对保险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的法律适用条款的引入。  相似文献   

10.
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是成熟期货市场的标志。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是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过程对现行的法律制度带来了挑战。如果仍然停留在《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框架下,意味着市场监管机构仍是"自我授权"而不是"法律授权",意味着期货市场的民商事法律关系仍然由政府主导,意味着期货市场的民商事法律关系不占据期货法的主导地位。《期货法》必须回应法律名称、立法目的、调整范围、秉承功能监管还是秉承机构监管的模式选择、立法的价值取向、期货市场的主体是投资者还是交易者、如何应对新兴技术的挑战、应该如何解决期货市场人才培养的悖论,特别是立法者应当将"期货合约"或者"衍生品合约"或者"商品合约"纳入未来的《民法典》,确立期货交易在民事基本法《民法典》中的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担保物权范围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刊就担保物权相关规定与抵押制度的理解与适用,专访了《物权法》(草案)起草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教授,杨老师对《物权法》中关于担保范围的界定以及担保范围的扩张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的破产立法和其他民商事法律相比,其革新的进程可能稍显缓慢。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生效后,直至2007年,我国才颁布实施了第二部破产法,也即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在《破产法(试行)》总则中,将立法目的定位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企业业绩大幅波动的始作俑者,是投资者追涨杀跌的助推手。时至今日,公允价值的研究仍是一个热点和难点,对理论与现实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诚然,这次危机暴露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但回归历史成本计量是一种倒退,因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正是这个原因,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最终于2011年5月12日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13),旨在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IFRS?13首次通过明确定义"公允价值"以及在IFRS体系中执行单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规定来提升一致性、降低复杂性。本文旨在介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13)的内容,探讨其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并就我国应用公允价值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1年5月,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 13),时隔一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本文对IFRS13的核心内容进行评述,再与我国征求意见稿作比较,旨在帮助报表使用者了解最新的会计准则动向,并就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鹏伟 《金卡工程》2009,13(9):128-128
一、经济法上的效率是不等同于经济效率 效率作为经济学的概念,是指成本与收益(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其中投入包括交易成本、资源耗费、权利配置费用等全部消耗,产出通常是指有效产品.我们应当拥有这样一个常识,经济效率是法律追求的一个价值,否则就无法体现法律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是法律所追求的效率决不单单是一个经济价值那么简单.法律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价值系统中的子系统,一般包括公平、自由、平等、安全、效率和秩序等内容.而具体到经济法这一个法律部门,效率的含义就更不是那么"单纯"的了.  相似文献   

16.
政府工程合同保证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地区)对政府工程建设合同实行科学的市场化管理的办法,并历经了110多年的历史。许多国家对合同保证都有专门的法律或规定。一些国际组织及行业协会在标准合同文件中也制订了有关合同保证的条款(如《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招标文件范本》、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新工程合同条件》、美国建筑师协会《建筑  相似文献   

17.
王诚军 《中国资产评估》2006,(11):46-48,F0003
企业价值评估(Business Valuation)是当前国际价值评估行业的重要发展领域。在九十年代初引入我国时,Business Valuation没有确切的译法,先后被译为商业评估、业务估值。1997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翻译美国《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USPAP),将其译为“企业价值评估”。2004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给出了企业价值评估的明确定义。企业价值评估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日益被业内外所接受。今年是国务院91号令《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颁布十五周年,也是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正式产生并发展的第十五个年头,也是中国资产…  相似文献   

18.
连晓坚 《金卡工程》2010,14(3):51-52
国际私法的范围一直是个被讨论的热门话题,在法学界,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学科象国际私法那样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国际私法可以说是从名称开始就有争议的法律部门和法律学科,其他的如国际私法的性质、范围、体系等存大很大的争议。笔者认为,这几个问题都是存在联系的,本丈将从协调法律关系,解决法律冲突的实务角度出发,对国际私法的范围进行界定,后续回答国际私法的性质、名称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家通过行政区划制度实现了对国土空间的有效治理,但形成了行政壁垒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飞地经济”推动了国土动态空间的重构,需要具有竞争力的管理制度溢出和良法的“飞出”适用。在民商事领域,可以通过冲突法及法律选择制度解决地方法规范的跨界适用。地方行政法规范“飞出”适用的基本规则是“协议—批准”。基于公私法的划分、国家结构形式和地方治理制度,“协议—批准”的实现形式存在差异。在实行普通法制度的联邦制国家,联邦成员可以按民商事冲突法及其意思自治原则,约定其行政法规范的“飞出”适用。实行单一制的国家(联邦成员)除了个别共同法外,对地方行政法规范的“飞出”适用都实行批准制度,包括批准“准据法”、批准行政区划拟制和批准委托管辖制度。无论公私法是否存在分野,地方主体都可以协商约定“飞地经济”的行政管辖权,但自治地方具有更强的自主能力。在实行地方自治的情况下,约定“飞地经济”的行政管辖权多由本级或中央民意机关批准,有的甚至需要行政机关和民意机关的双重批准。行政管辖权是一种实施法律的公权力,它的溢出意味着地方法规范的“飞出”适用。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经济法学需要研究在社会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法律如何发挥作用.即宏观调控法律应对"系统性风险"的价值.本文以2008年至2009年间美国联部政府相关改革方案的背景内容、立法过程及其理论研究为对象,理解并分析美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社会经济系统性风险上所遵循的法律程序和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