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雅芳这个为全世界女人所谙熟的品牌,有着一个弥散书香的开始:118年前,纽约的一个图书推销员大卫·麦可尼发现,随书赠送给顾客的香水深受欢迎,于是他就创办了一个公司,专门经营香水生意。到1936年,公司的生意已经扩展到整个美容护肤系列。出于对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敬仰,他把公司的名称改为"AVON"(雅芳)——莎翁故乡一条河流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顾客的态度是不是已经好得有点过头,已经变得"溺爱"了?不要一味讨好顾客,因为你会发现:你越是折磨,顾客就越离不开你。  相似文献   

3.
据说,某鞋商委派一名推销员到非洲去考察市场并拓展业务。这位推销员走了一圈后,回来对老板说:“那里的生意不好做,非洲人全都习惯赤脚走路,鞋在那里是没有市场的。”过了一段时间,鞋商指派另外一位推销员再到非洲看着。这位推销员回来时,却手舞足蹈地对老板说:“老板,这回我们有大生意做了,非洲人全都赤脚走路,他们还没有学会穿鞋呢,这是一个未开发的大市场啊/通常,我们身边的推销员大致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积极进取型。对于这一类的推销员来说,做一笔生意,多发掘一个顾客,是一次新的挑战。第二类,不求有功,但求…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弥散着书香的开始:114年前,美国纽约有一个名叫大卫·麦可尼的图书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发现,随书赠送给顾客的香水礼品深受欢迎,于是创办"加州香氛"公司,专门经营香水生意.到1936年,"加州香氛"的生意扩展到整个美容护肤系列,出于对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敬仰,他把公司重新命名为"AVON"--莎翁故乡一条河流的名字.  相似文献   

5.
假定准顾客已经同意购买 当准顾客一再出现购买信号,却又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时,可采用"二选其一"的技巧.譬如,推销员可对准顾客说:"请问您要那部浅灰色的车还是银白色的呢?"或是说:"请问是星期二还是星期三送到您府上?",此种"二选其一"的问活技巧,只要准顾客选中一个,其实就是你帮他拿主意,下决心购买了.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弥散着书香的开始:114年前,美国纽约有一个名叫大卫·麦可尼的图书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发现,随书赠送给顾客的香水礼品深受欢迎,于是创办“加州香氛”公司,专门经营香水生意。到1936年,“加州香氛”的生意扩展到整个美容护肤系列,出于对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敬仰,他把公司重新命名为“AVON”——莎翁故乡一条河流的名字。凭着自己独特的营销模式和经营理念,雅芳已经发展为全美500家最大的企业之一。在中国,这个来自美国的女性用品品牌和直销公司与安利一样有名。但是,面对着互联网,面对着新经济,面对着全世界都做得轰轰烈烈的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际投资顾问公司总裁廖荣典有个很有名的百分比定律。他认为假如会见10名顾客,只在第10名顾客处获得200元定单,那么怎样看待前9次的失败与被拒绝呢?他说:“请记住,你之所以赚200元,是因为你会见了10名顾客才产生的结果,并不是第10名顾客才让你赚到200元。而应看成每个顾客都让你做了200÷10=20元的生意。因此,每次被拒绝的收入是20元。当你被拒绝时,想到这个顾客拒绝了我,等于让我赚了20元,所以应面带微笑,敬个礼,当作收入是20元。”日本日产汽车推销王奥城良治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从一本汽车杂志上看到,据统计,日本汽车推销员拜访顾客…  相似文献   

8.
要诀一:千万不可一直盯着顾客纠缠不放,喋喋不休地介绍不停。过于热情,会令顾客进退不得。要诀二:商品全部排列得井然有序,未必生意就好。特定情况下,故意让某些商品杂乱堆放反而更能吸引顾客。一家正版软件商店故意把特价正版软件杂乱堆放,有意识地让顾客来回翻找,导致顾客停留时间加长,自然吸引其他人加入其中。要诀三:售前奉承,不如售后服务贴心,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顾客。要诀四:只花1元钱的顾客,比花100元的顾客对你的生意更有影响。购买额大的顾客,往往是很少登门,而经常前来购买些小额商品的顾客,尽管每次购买额不大,但由于光临的次数…  相似文献   

9.
在生意场上,我们常见这种情形:同样的地域,同样的市场环境,同样的产品,不同的人去推销,结局迥异。有的推销员很快把货推销出去了,有的却怎么也推销不出去。为什么? 原因当然较为复杂,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推销员的弱点不无关系。如以下几种特点的人十有八九干不好推销工作,他们干营销,往往会沦为业绩不佳者,乃至成为生意场上的“败兵”。 1.不以推销为荣者 这种推销员认为推销是求人办事,因此在对待顾客的态度上运用“乞求”式的方法,一旦失败就产生自卑感。可是他们很少想一想:国际上众多的百万、千万富翁,不都是终生从事…  相似文献   

10.
第五个电话     
《西部财会》2006,(8):37-37
营销专家赫博特·特鲁曾对美国的电话推销员做过统计。他发现,推销员给某户人家第一次打电话时,大多数人会拒绝购买推销员推销的商品。在这样的情况下,有44%的推销员就此打住,不再往这家打电话了;而有24%的推销员会隔几天再给这家去一次电话,如果对方还是没有兴趣,一些推销员就偃旗息鼓,以后不再给那家打电话了;还有14%的推销员会锲而不舍,第三次再打电话过去。但如果主人还是无动于衷,其中的一些人也会放弃;最后有12%的推销员更坚韧不拔,直到第四次碰壁,一部分人才停止给这家主人打电话。也就是说,94%的推销员在经过4次尝试失败后,就放弃努…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0,(5)
<正> 推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它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哲理性。推销过程处处体现着辩证思想。一、推销的对立与统一。推销员与顾客处于买卖两极,双方有各自的利益追求,身处不同的立场。而且顾客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式,认为推销员的目的就是想从我身上赚钱,从而在情感上对推销员难以接受,由此产生对立情绪。但是如果推销员能设身处地充分为顾客着想,将自己的立场调整到顾客一方,这样双方的关系就会从对立走向统一。某保险明  相似文献   

12.
小行 《企业文化》2004,(3):53-54
印度最大的公众持股的IT公司 Wipro的董事长说的一段话经常为人 引用:"永远不要忘记生意的基本原 则。它们对所有生意的意义都是一样 的:创造顾客价值,持续降低成本,以 及注重执行。" 这里,我们将这些基本原则整合 为五个管理领域:人、战略、营销、创 新和速度。  相似文献   

13.
你我或许都有过这样的遭遇:“你不满意是吗?打电话去我们的顾客服务部好了……”好不容易你这位顾客找到了这家企业的“顾客服务部”,结果你得到了“服务”吗?没有,因为在那家传统企业里,只有一个办公室门口的牌子叫“顾客服务部”,却并无具体的顾客服务系统。这是我们不少企业的顾客服务写照。有一个统计数字,在生意现场如能立即解决一位抱怨顾客的问题,95%的机会这个人会再回来继续成为你的顾客。反之,你不但永远失去了这位顾客,你可能同时也失去了另外的八到十位顾客,因为一位不满意的顾客,根据调查显示他将会把他的不满…  相似文献   

14.
<正> 今天,生意人几乎都在喟叹"生意难做"。为什么叫"做生意"?因为生意是"做"出来的!做生意当然要用心去做,要下功夫去做。请看下面这些人是怎样把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的。现炒现卖绿茶销量增加10倍一些商家为争得客人光顾自己的生意,总会使出浑身解数玩些花样营造新  相似文献   

15.
何雷 《企业文明》2001,(4):27-28
市场上,买卖双方的关系十分微妙,要想把东西卖出去,就得十分讲究经营策略和方法,密切注视买方的心理情绪变化,抓住有利时机,促成交易成功。否则,只能落个“赔本赚吆喝”。那么,怎样及时发现生意能否成交的信号呢?我们初步归纳了反映买方不同心理的15种信号。顾客脸上露出“不懂”的神情时,这是促销的好机会有道是:“南京到北京,买主没有卖主精。”其实并不尽然! 买主也是很精明,很会算计的。有时候,顾客应该已经很明嘹商品的  相似文献   

16.
顾客在哪里?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推销员因为找不到顾客而向经理提出辞职。经理拉他到面对大街的窗口,指着大街问他说:“你看到什么呢?”推销员答道:“人啊!”“除此之外呢?”“除了一大堆的人,就只有马路啊!”经理又问:“在人群中,你难道没看出许多的准顾客吗?”推销员恍然大悟,收回辞呈,感谢经理的指点,赶紧努力再去找顾客。从这一则故事可以得到一个体悟:顾客来自准顾客。准顾客即可能购买的顾客。准顾客满街都是,问题是如何找出来。有人手中永远有访问不完的准顾客,有人则老是找不到准顾客。[点燃思考]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很难找到众多顾客…  相似文献   

17.
假定准顾客已经同意购买:当准顾客一再出现购买信号,却又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时,可采用“二选其一”的技巧。譬如,推销员可对准顾客说:“请问您要那部浅灰色的车还是银白色的呢?”或是说:“请问是星期二还是星期三送到您府上?。”此种“二选其一”的问话技巧,只要准顾客选中一个,其实就是你帮他拿主意,下决心购买了。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家英国鞋厂和一家美国鞋厂的推销员同时来到太平洋某岛推销鞋子。上岛后,他们发现岛上的人竟不穿鞋子。于是,各自给本国鞋厂老板汇报。英国的:"这里的生意不好做,岛上人全都习惯赤脚走路,鞋子在这里根本没有市场。"便匆匆离去。美国的:"这回我们有大生意做了,这个岛上的人全都赤脚走路,还没有学会穿鞋子呢,这里市场潜力巨大,我将长驻此岛,留下来开辟市场。"后经美国鞋厂推销员的苦心诱导,当地人逐渐穿上了鞋子,终于唤醒了岛上沉睡的鞋子市场,美国鞋厂也因此狠狠地赚了一笔。常言道:事在人为。其实搞经营、做生意也是如此。上述事例就说明了这一点。面对同样的市场条件,英国鞋厂推销员被"岛上人不穿鞋"的观念所束缚,裹足不前,结果一"市"  相似文献   

19.
吉列的承诺     
《英才》2003,(6)
许多商人都把赚钱的目标盯着女人和孩子。然而,有一位精明的美国商人却把眼光转向了商人们忽视的男人,使全世界的男人都心甘情愿地把金钱送进了他的口袋。他的创意是所有爱美男人都需要的吉列剃须刀和刀片,他的名字就是金·坎普·吉列。1854年,金·坎普·吉列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小商人的家庭里。父亲生意做得并不如意,吉列16岁那年,生意破产,吉列被迫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寻找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吉列踏上社会后从事的第一项工作是当推销员,而且一干就是24年。艰辛的推销员生涯使吉列的意志和能力受到磨练,也积累了不少营销知识和社会经验,并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一次,在推销“用完即扔”瓶子时,吉列看到“用完即扔”的理念确是发财的途径。吉列吃不香,睡不好,脑子里反复想着这个问  相似文献   

20.
我的朋友陈老板在济南市做五金生意。三年前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只是一家五金零售店的小老板,可短短两年的时间,他的小店已经成了全市最大、集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五金商场。别人都说陈老板运气好,有财运,他也从不去争辩,总是笑着默认了。可是我总觉得,一个人的成功绝对不是这么简单。我去陈老板的商场时,正好碰上他刚做成了一笔十几万的大生意。陈老板高兴地告诉我:这是个老客户,每年都会从他这里批发上百万元的货。我们正说话的时候,有一个顾客拿着一个螺丝走了进来,着急地问:“老板,有这种螺丝吗?”朋友接过来看了看问:“你要买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