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一、概述 市政污水污泥是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的副产品,主要来源于城市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它容积大、有恶臭味,有些污泥还含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菌等,若不经有效处理和处置,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
一、化学工业污染环境的特点化学工业是污染环境的主要生产部门之一。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物,不但“三废”具全,而且数量大,成份复杂,含有害物质多,污染分布面广,这是化学工业污染环境的总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化学工业使用的原材料数量大、种类多,而且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等性质。加上化学反应转化率低,综合利用没有跟上,生产中不得已把一些未反应物,付产物等当做度料排弃。又由于化工厂一  相似文献   

3.
环境具有为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提供自然资源、接纳废弃有害物质和贮藏人文自然信息等生态经济功能,环境产业正是为维护和提升这些功能而出现的新兴产业类群.我国的环境产业发展应以技术创新为依托,以多元化和国际化投入为手段,按照解决环境问题的层次全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4.
薄晓波 《环境经济》2013,(10):52-55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第46条将原《刑法》第338条"重大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与罪名变化相伴的是更为重要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变化。现《刑法》第338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选取农业环境领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运用环境保险机制解决农业环境侵权和赔偿问题,填补了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理论研究的空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但现代农业已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损害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引发农业环境侵权问题。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悬浮颗粒、过度施肥和放牧产生超量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喷洒的杀虫剂和除草剂等都可对水和空气造成污染。国家质检总局抽样检测全国农产品发现,日益严重的农业污染导致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畜禽、蔬  相似文献   

6.
服装安全的问题不断,多个时尚品牌均被指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其中包括塑化剂。可见我们仍需加大绿色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把可持续发展理论落实在行动中。倡导服装的绿色生态设计观,它要求设计师在创作活动中就应当考虑到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避免和解决服装生产、消费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中可能制造的环境问题,同时通过有效的创新途径,提出解决或者缓和现有的严重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油漆以有机溶剂为稀释剂,消耗能源、污染环境、有毒有害且易燃易爆。专家认为,油漆挥发严重损害人类身体健康,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外,油漆生产和应用已被明令禁止或受限,2004年欧盟已立法禁用油漆,但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在生产和使用。油漆要借助从石油和煤炭中提炼出来的有机溶剂进行稀释处理,不仅需要消耗化石能源,有机溶剂还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其挥发期长达十几年。有研  相似文献   

8.
蔬菜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部分,科学工作者将来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或残留农药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蔬菜叫做“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9.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区是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特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技术创新环境的好坏又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首先剖析了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构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未确知测度模型进行评价研究。最后,结合某高新区的具体实例,对该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整体水平作出判别,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对产业转移迟滞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区域间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随着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在成本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下,产生了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需要。但这种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未明显出现,主要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产生资本技术替代劳动力的需要,而这种替代性受技术创新环境和能力的影响。通过对东部和中部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测度技术创新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提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对产业转移具有迟滞作用。  相似文献   

11.
祝新  王邵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2):109-115
在参考和借鉴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我国内地29个省份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相关实证分析结果,重点探讨了广西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广西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技术链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梳理国内关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外向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技术链的概念,分析了技术链的结构,并由此推导出技术链的整合程度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只有众多企业和政府齐心协力,才能促进技术创新的可持续进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链整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技术链整合对于个别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链是围绕核心技术、基于技术配套的技术创新体系。配套技术既包含上下游互补的纵向配套技术,也包含基于同一技术环节的横向配套技术。技术创新链的形成源于企业技术知识的有限性、产品的互补性以及对创新的速度经济的追求。技术创新链的运行包含基于平台、专利池和协议研发的3种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是一个由共性技术的识别、研发与商业化扩散构成的集体学习过程,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经济系统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探索。理论模型及案例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是一个由创新行为主体子系统、创新服务主体子系统和创新环境子系统耦合而成的自组织系统。与此同时,子系统或要素间合作随机概率、自组织特征、自组织机制以及创新外部性的阶段性演变,共同推动了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自组织系统从自创生、自生长向自维持阶段演进和跃迁,并由此决定了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和组织模式的阶段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2020年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新形势下,在如何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的制度、搭建军民合作平台,如何促进军民科技双向转化等方面,北京市开展了积极的工作。通过重点介绍丰台区军民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些实践和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军民融合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科技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产业技术体系演进不断深化,产业技术轨道跃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日益突出,并进一步影响创新绩效。由此,构建以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演进为中介变量的产业技术轨道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探讨产业技术体系演进的中介作用,并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技术轨道跃升对产业技术体系演进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产业技术体系演进能够促进创新绩效提升,产业技术轨道跃升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需要通过产业技术体系演进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2-2017年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索技术董事对企业成长的驱动效应及技术资源配置的中介作用,以解读技术董事、技术资源与企业成长的多重关系。研究发现:技术董事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驱动效应;技术董事对技术资源规模具有一定的放大效应,且能够改善技术资源配置质量;进一步讲,技术资源配置规模与质量是技术董事与企业成长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立足于创新发展现实情境,以上结论可为处于创新十字路口的中国企业董事治理及技术培育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特质、机理、异质性、滞后性与动态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08-2018年中国内地25个省份面板数据,测度中国各省份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1)从全国层面看,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演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存在逐渐减弱的滞后性;(2)从时间层面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时间差异性,伴随着中国自主创新水平提升和环境规制力度加大,以及发达国家逆全球化趋势盛行,近年来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日渐减弱;(3)从地区层面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地区差异性,中西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更明显。据此,提出进一步优化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扩大全球价值链溢出效应、缩小不同地区间技术差距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和企业作为技术转移的两大主体,在技术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如何?二者贡献度有何差异?以2010―2017年中国内地27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发现,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转移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相较于高校,企业技术转移的区域创新绩效更高;技术转移中心在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技术转移中心显著强化了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转移的区域创新绩效。结论不仅丰富了不同技术转移形式的区域创新绩效方面的研究,同时有助于明晰不同主体技术转移效果,为政府制定针对性帮扶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实现中国科技金融突破性发展的制度安排为出发点,通过多维度对比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企业、政府部门在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要素深度结合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经验,针对中国科技金融服务市场、产品体系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如下制度创新与政策建议:一是积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引导功能,完善科技金融创新生态环境;二是突破固有的金融服务思维,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深度发展;三是以市场化机制为导向,创新科技金融产品设计;四是进一步推进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五是借助自贸区建设,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