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基于美国保险业的破产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阐述了美国保险业的破产概况和保险公司破产的经济影响,剖析了保险公司的破产原因,考察了美国的保险监管对破产保险公司的管理处置措施,最后对我国保险监管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美国保险业的破产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阐述了美国保险业的破产概况和保险公司破产的经济影响,剖析了保险公司的破产原因,考察了美国的保险监管对破产保险公司的管理处置措施,最后对我国保险监管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保险公司破产前置监管措施",系指国家保险监管机构对因重大违法违规或严重经营困难而濒临破产的保险公司采取的,旨在防范化解破产风险的行政强制措施。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保险监管措施,是国家保险监管机构在保险公司濒临破产之际借助国家公权力处理保险公司资产股本和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行政措施。就其时点而言,是相对于保险公司"破产程序"的一种"破产前置程序",是保险公司正式进入破产司法程序之前,由保险监管机构驱动的一种行政程序。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国际保险业兼并浪潮对我国保险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完善,以及国内保险公司上市步伐的加快,这种表现形式为兼并收购的产权交易方式成为未来国内保险业资本竞争的主要形式.本文试从产权交易对保险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角度分析这种兼并收购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也指出了产权交易对保险公司、监管者、政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国际保险业兼并浪潮对我国保险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完善,以及国内保险公司上市步伐的加快,这种表现形式为兼并收购的产权交易方式成为未来国内保险业资本竞争的主要形式。本文试从产权交易对保险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角度分析这种兼并收购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也指出了产权交易对保险公司、监管者、政府的具体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余海丰 《中国金融》2007,(11):67-68
虽然美国有成熟和完善的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投资收益成了财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十年来美国财险公司破产案件连年发生,其中由投资风险引起的破产案占很大比重,引起了保险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1993~2002年美国财险公司破产达218家,其中由于投资风险造成的破产案件有28个,占破产财险公司总数的13%。因此,研究美国财险公司的投资风险及其监管,对于提高中国财险公司投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银行保险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保险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为银行业和保险业创造了新的赢利模式。近年来,西方金融机构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压力下,为适应客户多元化服务的需求,纷纷通过收购和兼并等方式组建新的金融集团,迅速扩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以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在短短不足两年时间里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升级。随着华尔街5大投行全部消失,美国、欧洲众多商业银行倒闭或被兼并收购,华尔街金融风暴已席卷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现  相似文献   

9.
始于2007年8月的美国次级债危机,随着雷曼公司的破产演变成了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不仅贝尔斯登和雷曼陷入破产,受美国存款保险公司保险的银行中已有约40家破产,问题银行数量超过130家,国际金融巨头花旗银行股价由55美元跌至97美分(2009年3月17日已反弹至2.33美元),保险业老大AIG巨额亏损被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称为"僵尸",股价下跌超过98%.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跨境破产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立法突破,但现行跨境破产制度仍存在功能缺失、可操作性差、缺乏体系化构建的问题,导致我国跨境破产制度在实践中捉襟见肘。本文以VIE模式下境内企业跨境破产为视角,结合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司法实践,主张引入“主要利益中心”、“关联企业实质合并”制度,确定VIE模式下境内企业的管辖权和申请对象,厘清跨境破产司法协助的程序规则,平等保护境内外债权人,实现破产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破产企业治理结构与破产会计信息质量监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新破产法 (草案) 的基本框架为依托, 将破产企业分为破产和解企业、破产重整企业和破产清算企业三类, 探讨了不同类型破产企业的治理结构及其会计信息的特点, 提出了明确破产会计信息质量的监控目标、建立全面的破产会计制度规范、构建完整的破产会计信息质量监控体系、提高破产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监控破产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会计师》2017,(9)
破产重整是濒临破产公司脱困的一种战略选择,破产重整后能否脱困,重整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以财务管理角度出发,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对秦岭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后的财务状况进行绩效分析与评价,总结不同破产重整模式对秦岭水泥财务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FDIC准备重新启用“损失分担”机制。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正准备重新启用“损失分担”机制,以迎接2009年可能出现的银行倒闭潮。该机制曾在储蓄和贷款危机中得到运用。“损失分担”机制是由政府承担大部分潜在损失,以鼓励健康银行收购破产银行的问题资产的一种资产处置方式。在多数破产案例中,买家只负责吸收倒闭银行的存款,大部分资产则由FDIC来管理和出售。  相似文献   

14.
保险保障基金的道德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下道德风险的来源 保险市场的稳定运行有赖于保险公司的健康经营.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有众多的保险公司陷入经营困境。面临偿付危机。保险公司破产的代价是相当高昂的,研究表明.保险公司的破产成本比其它金融机构高出1/3.赫尔(Hall,2000)则发现在1986-2004年间.财产险公司破产善后成本是其破产前资产的1.2倍。更重要的是.保险公司破产会极大地损害保险消费的利益.破坏其对保险市场的信心。保险保障基金能够有效地保护保险消费的利益,并进而维持保险市场的稳定。但是。同其他任何形式的保险一样.保险保障基金也无法完全规避道德风险问题,尤其是濒临破产的公司。道德风险大大降低了保障基金维护市场稳定的效力.道德风险也是产生高昂的破产成本的解释冈素之一。有鉴于此,各国的保险监管当局在设计保险保障体系时均对道德风险问题给予重点关注。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国内外的学就保险公司道德风险的来源主要形成了三种理论假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美国保险公司破产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璐  徐南南 《保险研究》2011,(10):111-121
保险公司的破产会给保单持有人、股东以及保险保障基金等造成很大的损失。鉴于国内相关案例和数据的缺乏,本文主要参考美国的文献和数据,分析了1978年~2009年美国保险公司破产案例,研究发现虽然保险公司破产的触发事件主要是损失准备金不足、非充分定价、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子公司破产和投资失败等,但导致保险公司破产的根本原因却...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出现了一个企业由“羞于破产”到“争相破产”的转变过程。企业希望通过破产赖掉自己的债务,同时为安置职工找到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这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债权人对破产感到恐惧和忧虑,而债务人申请破产的积极性又异常高涨的这种矛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其中对银行债权的冲击最大,企业破产几乎可以和逃废银行债务划上等号,银行破产债权的弱化现象令人担忧,亟待研究与治理。  相似文献   

17.
美国保险企业会计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保险市场供给主体不断得到扩充,尽快制定我国保险会计准则,对保险企业的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已成为促进保险市场适度、公平、有序竞争,以及保险业实施对外开放与国际化经营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保险业最为发达的美国的保险会计模式进行考察,对于我国制定保险会计准则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保险业恢复二十年来,基本保持一种快速增长态势。目前我国保险业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引入关注、充满希望的朝阳行业。当前,种种迹象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已经进入调整期。这是全面促进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的良好契机。能否抓住机遇,尽快对保险业的发展战略、保险产业结构、保险市场体系和保险监管制度进行重大调整,实现保险企业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和保险监管框架是事关保险业兴衰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外刊扫描     
《证券导刊》2008,(40):9-10
美国品牌濒破产华企趁低并购据美国一研究机构的调查表明,受次按危机以及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等影响,今年全年美国企业和个人破产案例总数将达到约110万宗。中国企业趁机收购美国企业资产的冲动越来越明显,在各大论坛上,不难看到查询美国破产企业详细资料的留言。"收购美国"已正成为不少中国企业家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保险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高速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随着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保险市场经营主体不断增加,对外开放程度加深,竞争的越发加剧。保险公司破产的概率大大增加。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保险公司的破产对被保人,保险市场,甚至整个社会的安稳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的市场退出机制。通过完善保险公司整顿、接管、破产等的具体操作法律规定以及保险公司评级制度和保险保障基金等制度来维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和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保持保险市场健康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在阐述了保险退出机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国家保险监管机构对于保险公司退出机制的设定,同时对比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退出机制,借鉴发达的保险市场的退出机制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市场退出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