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1998年12月26日国务院第11大常务会议通过了《失业保险条例》。该条例1999年1月22日发布,并于发布之日起施行。《失业保险条例》分为总则、失业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待遇、管理和监管、罚则、附则六章,共计33条。《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失业保险工作。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人员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关于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失…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所提供的保障能力有限,促进再就业功能较弱,难以解决大量的青年失业问题,难以解决我国特有的严重的隐性失业问题。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失业保险制度的需求,应树立就业优先的观念,变被动的失业生活保障为主动的促进再就业政策,加强失业保险法制化建设,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加强基金管理,调整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的征缴范围不断扩大,基金的支出金额和支付人次增速趋缓,基金的滚存结余不断增加,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再就业。在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着缴费义务与享受权利的脱节、支持标准偏高、漏缴和冒领等问题。应当采取控制失业率、促进就业、完善失业保险政策、建立失业预测预警机制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公共失业保险制度及其道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公共失业保险制度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失业保险在为广大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促进再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将会不可避免地分离出富余劳动力,从而对公共失业保险制度造成更大的财政压力。更为严峻的是,隐性就业、冒领失业保险金等道德风险问题逐步显现并成为失业保险制度低效运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失业保险制度受到西方经济界的极大关注,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应运而生。毋庸置疑,失业保险发挥着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水平和帮助其再就业的作用;然而,不少观点却认为失业保险会扭曲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可能引发更多的失业现象。因此,系统总结和梳理经济学家们有关失业保险制度对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福利三个方面影响的经典文献,有助于我们在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中,将失业保险金与失业之前的工资收入联系起来,成为工资收入的一定比率,以保障不同层次失业者的生活需求;同时政府应当根据企业的解雇经历和潜在的失业风险,制定有个体等级差别的费率制度。  相似文献   

6.
失业保险之促进再就业功能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失业保险中,单纯强调其生活保障功能已经很难应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必须探寻一种积极的失业保险机制才能应对日益庞大的失业队伍的挑战.因此,需要从失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入手,发现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再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通过失业保险的完善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日本失业保险制度由失业保障和失业预防双层系统构成,突出了预防、保障、能力开发三大特点,发挥了强化就业、稳定生活、实现再就业三大功能。借鉴日本失业保险制度的经验,对处于改革中的中国失业保险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北京市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的回顾,对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在保障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客观评价。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北京市在发挥失业保险功能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应在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预防失业的功能方面采取常态化、制度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就业和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并存的复杂局面,并且结构性失业日益凸显。面对这样的失业形势和特征,我国失业保险应逐步定位于以促进再就业为重心的就业型失业保险,并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失业保险的就业导向有利于失业问题的缓解,有利于我国失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条例》第一章总则明确:"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江西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其“保障生活、防止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需要分析研究失业保险运行情况,适时调整相关政策,理顺管理关系,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失业调控和动态监测,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政策法规     
《新智慧》2001,(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第8号令 失业保险金 申领发放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失业人员及时获得失业保险金及其他失业保险待遇,根据《失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参加失业保险的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以及按照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的其他单位人员失业后(以下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双向选择的用工制度业已形成,加之“下岗”与“失业”并轨,失业问题就更加突出。为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保证社会安定,1999年1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失业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8号);1999年9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38号)。本文将根据国务院和北京市的有关规定,就失业保险的有关政策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4.
失业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失业保险是国家制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功能是保障生活和促进就业。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历经初创、改进和完善,时至今日,失业保险更应扮演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日本政府于1946年对生活困窘者实施了《生活保护制度;》1974年颁布了新《失业保险法》对具备一定资格的失业者提供失业保险给付,2010年3月又完成了对《失业保险法》的修订;2011年10月即将出台《求职者支援制度》对不适用生活保护和失业保险的失业者提供就业支援。由此,日本将形成一个以失业保险为主体、求职者支援制度和生活保护制度为辅助的失业保障体系。本文研究分析了日本失业保障体系的特点,取其精华,对今后完善中国的失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就业和社会保障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随着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已成为维护灵活就业人员自身权益和扩大社会就业的迫切需要。但在目前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已相继出台并完善的背景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仍难以实施。其根本原因在于失业保险相对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言有其自身特点,主要体现在: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与否界定难;失业保险金的享受概率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不同且无个人账户影响了参保意愿。因此,应针对失业保险制度自身特点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目前许多国家都把解决失业问题置于一国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首位。失业保险制度即是国家或政府为缓解失业压力、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所采取的一项有效政策。然而失业保险金的给付在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同时又延长了失业时间。本文分析了失业保险金给付的正负效应,并对如何发挥我国现行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的正效应,避免其负效应提出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失业保险制度是应对失业风险的重要机制,但至今失地农民尚未纳入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郊地区农民面临着失地又失业的风险。对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自我保障能力和家庭保障能力以及就业状况方面的实证分析表明,失地农民对失业保险制度的需求较高。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对失地现象的认知是影响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背景下,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失业保险制度框架,同时结合失地农民特点提供失业保险参保方案是发展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 ,上升到法制层面 ,就是要构建失业保险法律体系 ,其中更重要的是实现失业保险法制创新。传统观点认为 ,失业保险法制的价值中心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文章认为失业保险法制的核心内容应当兼顾公平与效率 ,并以促进就业功能为主导。与此相应 ,就构建我国失业保险法律体系的具体构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促进就业入手构建我国失业保险法律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上升到法制层面,就是要构建失业保险法律体系,其中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失业保险法制创新。传统观点认为,失业保险法制的价值中心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文章认为失业保险法制的核心内容应当兼顾公平与效率,并以促进就业功能为主导。此相相应,就构建我国失业保险法律体系的具体构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