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利用一个施加长期约束的SVAR框架,考察了供给、需求与货币冲击对我国产出、通货膨胀影响的经验事实。结果显示,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均存在较大影响力,供给冲击偏重于影响产出,货币冲击则偏重于通货膨胀。随后,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引入技术、偏好等七种典型的外生随机冲击,详细刻画随机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其脉冲模拟结果与SVAR经验事实基本一致。DSGE方差分解进一步显示,在多数年份,供给需求冲击与财政政策冲击能够解释大部分产出波动,供需、财政货币政策等随机冲击对通货膨胀波动的解释比例较为均衡。近期,受经济转型以及政策转向的影响,以消费、投资为代表的需求冲击构成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波动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产出冲击持久性影响的检验和估计是国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采集1952-2004年中国实际GDP数据,采用基于ARMA模型的脉冲反应函数的方法估计了中国产出冲击持久性影响的衡量指数.结果表明,整个样本期间产出冲击持久性影响的衡量指数为0.959,改革前和改革后这一指数分别为0.754和3.314,说明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但整个样本期间和改革前这种影响会被缩小,而改革后这种影响则会被放大.这些结果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操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问题是宏观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也是宏观经济领域的热点和方向,在评估经济增长潜力和判断经济走势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经济大幅波动的背景下,测算潜在经济产出和产出缺口来判断经济走势和发展潜力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生产函数法估算了 1978-2020年的潜在经济产...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减缓,我国经济波动也呈现出稳定性趋势.文章通过建立具有货币政策干预的产品市场均衡模型,对我国实际产出波动率进行了成分分解,并将实际产出波动的来源归结为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和货币冲击的作用.通过这些经济冲击方差序列的度量,又对实际产出波动率进行了冲击方差序列的回归检验,发现我国需求冲击和货币冲击强度的逐渐平稳是经济周期波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而供给冲击对实际产出波动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仍然需要坚持需求管理的政策导向,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期间潜在增长率已在放缓,根据劳动力、资本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化趋势,预计“十二五”时期年度潜在增长率将进一步放缓至8%左右。2011年产出缺口率说明短期内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物价涨幅将走低。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有短期需求收缩的影响,但主要是中长期潜在供给条件趋弱的结果。宏观经济决策需要适应和确立“中速”增长预期,宏观调控要立足“稳足”,防止“过度刺激”。在短期政策着重“稳”需求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供给政策的中长期效应,注重产业和产品升级,提升潜在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变量中引入外部供给冲击变量,在IS曲线中引入了房价、股价等资产价格和外部需求冲击变量,以我国1996-2006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采用 GMM 方法估计了扩展后的IS-PC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房价对产出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股价对产出缺口的影响不显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笔者利用HP滤波方法估计中国近年的产出缺口状况,并建立描述中国宏观经济中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式,最后采用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持续偏快的经济增长率是中国近年来出现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基于此,中国政策当局应当坚持货币政策稳定物价的单一调控目标,并通过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来避免宏观经济中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趋势及其周期性波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估计及其阶段性演变特征 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潜在产出增长率被定义为充分就业或就业水平达到自然失业率状态下的经济增长率。这一定义包含了如下两大假定前提:(1)经济发展中不存在资本与其他资源不足的约束,资本与其他资源总能满足充分就业状态下劳动力就业的需要。(2)经济发展中不存在需求总量不足与需求结构性不足的约束,充分就业状态下的产出总有市场需求,即产出总是有效产出。但实际产出总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一是资本与其他资源不足的约束。对众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本供给不足;同时,许多国家的自然资源不能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从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口,但全球资源的供给能力在特定时期是有限的.时常会发生如石油危机等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二是需求不足的约束。经济发展会经常面临总量需求不足或结构性需求不足的制约。因此,在估计潜在产出水平时,单纯由产业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所决定的潜在产出能力仅是一种理论抽象,对现实经济的参考意义不大,如我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如果剩余劳动力均与相应的产业资本结合,则潜在产出能力远大于实际产出能力,但这部分产出能力不仅受资本不足的约束而难以实现,即使能够实现,也会因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约束而成为无效供给能力。鉴于此,各国在估计潜在产出水平时,通常将实际产出的长期发展趋势作为潜在产出水平的替代指标,我们在估计我国潜在产出水平时,也采用以耶滤波估计的实际产出发展趋势作为我国潜在产出水平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9.
理想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应该呈现为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等短期指标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而且潜在增速相对稳定。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产出缺口较小而潜在增速快速下调的现象,以逆周期调控为核心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主流理论难以适用于此情形。因此,本文提出"潜在增速缺口"概念——潜在产出增速与潜在产出合理增速的差值,试图构建一个新的宏观政策一般性理论框架来分析宏观政策目标体系重构问题。该理论框架的优势在于能够将长期潜在增速与短期产出水平的权衡取舍关系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内。本文得到超越传统宏观调控理论的两个一般性结论。第一,当潜在增速内生决定时,名义刚性会导致潜在增速无效调整,因此需要把潜在增速缺口纳入宏观调控目标体系中。第二,由于存在产出缺口与潜在增速缺口的权衡取舍关系,因此短期总需求管理政策需要对潜在增速缺口作出必要反应。有鉴于此,由于现阶段中国潜在增速处于持续下调状态,宏观调控不宜再以产出缺口为零为核心目标。中国宏观调控可持续3—5年适当增加力度,即让产出缺口保持为正以收窄负向潜在增速缺口,这有助于中国经济走出潜在增速与总需求螺旋式下调的局面,并提高宏观调控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Blanchard and Quah发展的结构VAR技术,将影响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实际GDP与通货膨胀率的冲击分解为供给和需求冲击。估算结果发现,沿海和内陆地区供给冲击的同步性较高但呈下降趋势,需求冲击的同步性弱于供给冲击,不过呈提高趋势,但由于区域协调而降低了其短期内的同步性。根据累积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结果,实际GDP和价格水平波动的绝大部分分别来自于供给和需求冲击,需求层面的区域协调对缩小区域差距无济于事,反而引致内陆地区的价格波动。各地区对供给和需求冲击反应的差异,使得在宏观调控和区域协调方面产生效率和区域平等、需求管理型宏观政策有效性和区域平等的两难困境。破解之道在于从影响区域反应差异的因素入手,提高内陆地区实际产出对内陆地区正向供给、需求冲击的反应强度和降低沿海需求冲击对内陆地区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波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本文运用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来研究中国经济波动问题。模型校准的结果表明,就暂时冲击而言,消费偏好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技术冲击、名义货币供给增长冲击和政府支出冲击都能产生明显的暂时经济波动;就冲击的持久性而言,只有消费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的持久性对经济波动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但技术冲击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不如RBC类模型那样大,而持久的正向消费偏好冲击对稳定经济增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估算中国年度潜在产出水平和产出缺口时对状态空间模型方程的设定形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改进。首先,用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决定潜在产出,这样能够更好体现出潜在产出供给方面的含义;其次,生产函数中的技术水平在模型中作为状态变量,同时加入了一些外生变量来解释中国技术水平的变化;第三,模型中不仅考虑了国内的影响因素,同时加入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对潜在产出可能产生影响的一些变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产出缺口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和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是分析宏观经济态势以相机抉择的重要参考工具。潜在产出通常是指在合理稳定的价格水平下,使用最佳可利用的技术、最低成本的投入组合,在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率达到充分就业要求时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Levy,1963);潜在产出的增长率称为经济体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而产出缺口是在潜在产出定义上引申出来的一个概念,它常常表示为经济体的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额或这个差额占实际产出的比率。  相似文献   

14.
张明  谢家智 《当代经济科学》2012,(3):102-111,128
借鉴开放经济条件下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一个包含本地区产出缺口、国内其他地区产出缺口和国外产出缺口的三缺口通货膨胀模型,实证分析产出缺口对中国地区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分东部和中西部考察区域差异。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国内外产出缺口显著影响我国地区通货膨胀。较之中西部地区更多受到国内产出缺口的影响,东部地区则更多受到国外产出缺口的冲击。而且,国内地区间的通货膨胀压力传导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更明显。另外,政府的反需求管理措施存在时滞,且政策调控主要降低了本地区产出缺口形成的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15.
能源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能源是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目前中国所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下,中国能源总体价格上升10%,当年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大约0.29%,最终导致的总体价格水平上升0.35%,而产出缺口在当年为0.34%,最终造成的产出损失累计为0.41%;国际石油价格上升100%将导致中国物价出现温和上升以及产出出现小幅下降,但二者均不会超过1%。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1978—200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产出和价格三者之间变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在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当中,仅M1与价格及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M0和M2均不存在。以此为基础文章构建了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VEC(3),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讨论了货币供给冲击对价格和产出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中国狭义货币供给(M1)具有显著中性的特征,而在短期内货币供给冲击将导致产出和价格同向变动,但是产出变动对货币供给冲击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总被引:112,自引:6,他引:112  
本文在分析比较了潜在产出的三种估算方法的基础上 ,估算出我国1 978— 2 0 0 2年间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和潜在增长率。结果表明 :(1 ) 1 978— 2 0 0 2年间我国的产出缺口出现了波动水平正负交替的古典周期情形 ;(2 ) 1 995年以前 ,产出缺口波动比较剧烈而且频繁 ,1 996年特别是 1 999年以后 ,产出缺口变化较为平缓 ;(3 )从 1 999年开始 ,我国产出缺口扩大的势头明显趋缓 ,但在 2 0 0 2年出现了一些反转迹象 ,这表明 1 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遏制经济下滑、治理经济衰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根据以消除趋势法和生产函数法估算的潜在产出 ,我们可以推断 1 978— 2 0 0 2年间的平均潜在产出增长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际产出与通货膨胀主要受到供给因素的影响,其中实际产出主要受到技术冲击的影响,而通货膨胀则主要受到价格加成冲击的影响.因此,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政府在适度刺激总需求的同时,要对总供给管理政策给予充分的重视,配合使用稳健性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有效管理经济运行风险因素与通货膨胀的形成,保持"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双重稳定.  相似文献   

19.
需求冲击、二元结构与中国转型期结构性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开放经济条件下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引入二元结构变量,通过建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需求缺口理论,分析二元结构矛盾下需求冲击影响价格波动的作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需求冲击形成的产出缺口是驱动中国通货膨胀动态调整的重要力量;二元结构矛盾加剧了需求冲击的通胀压力。研究结论揭示了通货膨胀演进中呈现商品二元分化,地区差异等结构性特征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978年至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两个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了以产出缺口代表的经济周期波动对潜在产出增长率和未来三年实际产出平均增长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产出缺口对两者都产生了显著的负向的影响,同时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的门限效应。当经济处于严重衰退阶段时,产出缺口对两者负向影响的程度是最大的;当经济处于扩张或繁荣阶段时,产出缺口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对未来平均增长率的负向影响程度是最小的。政府在面临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时,应该在政策上引导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重视经济系统自身的调节和修复功能,从而使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