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弱化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也由正转向负,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投资的效率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各地区的经济差异与各区域投资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投资效率区域差异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投资理论、区域均衡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从投资效率的测度、区域投资效率差异的比较方法、投资效率区域差异与资本相关的研究等角度来分析投资效率区域差异问题,对投资效率区域差异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是经济空间发展的必然过程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在区域协作背景下,运用区位商、集聚系数等指标分析重庆产业集聚的现状特征后认为,在长江上游经济带中重庆应通过产业协调和产业集聚政策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业、化工工业等产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也在扩大,而且这种趋势至今还没有改变。从投资的角度,运用相关计量经济模型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投资因素是江苏区域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扩大落后地区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民间投资等,以尽快实现江苏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DEA工具对中国区域投资的有效性进行了分阶段研究 ,得出了具有对策性意义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具有地域空间性和市场自组织性.产业集聚有助于本地产业化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能促进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专业化配套服务的完善,助推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从而推动地方产业升级.虎门服装产业集聚的发展历程印证了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为其他地区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分省分行业两位码水平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市场一体化、制造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的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一体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分工水平总体不断提高,制造业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制造业已表现出较高的地理集聚水平,集聚的区域主要是东部地区。但近年来随着产业集聚的强化和市场拥挤效应的作用,中国制造业地理空间分布正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迹象。  相似文献   

8.
正《区域金融集聚演化机制实证研究》是张世晓博士在金融集聚领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从事区域金融集聚理论与实践研究长期积累的重要学术成果。区域金融、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区域间金融、经济差异化都是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区域金融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知识溢出的空间有界性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知识溢出的空间效应纳入到空间计量模型中,分析了1993~1995年与2005~2007年生产行为聚集所产生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环境下的知识溢出,以及集聚所产生的竞争与垄断环境下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业内知识溢出对二个阶段的创新绩效均存在一致、正面的影响;多样化的集聚结构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在2005~2007年较之初期有显著的提高,且弹性系数也由负数变为正数;竞争性市场结构比垄断性市场结构对创新有着更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空间相关性。本文在运用空间过滤模型消除人力资本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省域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人力资本集聚效应最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均比较明显。通过比较发现,运用空间过滤模型消除空间相关性可以较好的识别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避免模型设定中的多重共线性。  相似文献   

11.
自从Auty提出"资源诅咒"理论以来,资源富集地区如何规避"资源诅咒"陷阱就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研究发现,只有加入技术创新的因素,才能使区域资源优势沿着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区域竞争优势的途径进行演化。而这一演化路径的顺利进行,必须以资源开发战略、产业成长战略和区域创新战略为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专业市场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重大区域制度创新之一,"南有义乌、北有临沂"彰显出这一创新的两个典型。作为周边区域共享的商品和要素交流平台,专业市场推动了地区间一体化和产业布局的变动。本文在一个简单分析框架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义乌、临沂两大专业市场辐射地区的专业化和产业集中率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随着专业市场的扩张,义乌、临沂等各自相关市(县)间的专业化水平和产业布局已发生较大改变,但由于两大市场完善程度的不同,各自辐射区域也处在不同的分工水平上。相比较而言,义乌市场辐射圈已开始"产业扩散和地区间更深层次的分工"阶段;而临沂市场辐射圈相对处于"产业集聚和地区专业化的形成"阶段。同时,本文也可理解为新经济地理假说在较小空间范围内适用与否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Ellison和Glaeser的行业区域集聚指数,测算了我国制造业20个行业1999~2006年(2004年除外)的集聚程度及发展趋势,发现这20个行业的集聚程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集聚程度最高,且集中速度较快。同时,重点考察了地方保护、区域市场分割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地方保护、市场分割阻碍了市场的空间集中,市场分割的阻碍作用非常显著。另外,行业出口比重、行业外部性及劳动生产率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20个行业的集聚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15家地方法人财险公司2011-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和面板校正标准误方法分析了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规模、资产负债率、承保杠杆、投资收益率有显著正影响,与车险业务占比、赔付率、费用率有显著负影响,与成立时间、保费规模、市场份额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选取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4年(不含201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以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处理组,未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对照组,将双重差分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结合起来,评估国家高新区及其科技创新对区域产业集聚的空间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其科技创新对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比较显著,这种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2007年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区域分布结构问题.目前有关此问题的研究大量采取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而本文取代表主要学说的8个影响变量作为特征变量赋予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然后通过聚类统计方法来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聚类分析方法的思路,然后以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对外依存度,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本,金融效率,基础设施,区位优势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聚类.聚类的结果表明,第一类4省3市的FDI规模占到全国的71%,而第四类共10省区的FDI规模仅占全国的5%,显示了我国FDI分布结构的极度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产业转移缩小区际之间的经济差距,但政府层面的产业转移政策必须注重市场规律。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以及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为例,对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东西两翼和粤东地区存在着巨大的产业转入的空间,政府部门应建立产业转移的长效机制,促使区域经济早日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中美双边贸易依存度对两国经济的贡献程度,并运用贸易乘数比较了双边贸易对两国经济的贡献度;从(直接)投资依存度的角度分析了中美相互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并运用投资收益率比较了相互投资对相关国家经济的贡献度;综合贸易所得和投资所得,估算了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经济的贡献度;最后,就如何深化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集中分析了聚集经济以及环境管制下的外商投资区位选择。通过在新经济地理模型框架下纳入环境管制因素考察FDI区位选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聚集经济情况下,“污染避难所”现象在我国一定程度上成立,考虑到集聚经济,外商投资与环境管制关系则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降低环境标准,牺牲环境换发展不是最佳选择,而需要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人力资本和本地FDI集聚效应以吸引更多外资进入。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改进的C-D生产函数构建动态计量模型,利用中国1992-2011年的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及系统GMM估计方法,验证了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的存在性,并对计量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了门限回归,结果表明: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单一门槛值,而且资本集聚水平与交易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据此结论提出政策建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制造业行业资本集聚过度,应该进行资本流向管理及政策引导,让过剩资本流向周边及西部资本相对短缺的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应该创造有利条件,增强资本集聚的动力,充分利用资本集聚的积极效应加快经济增长;同时应该对各种集聚资本的质量加强考核与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