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7月23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同时宣布在公布之日生效。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同表述及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公允价值的重新表述带来的对企业、会计人员、审计、资产评估业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于1992年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此看作是基本准则并简称为原准则。它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工作开始走向国际化。2006年2月15日修订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笔者仅就前后两个版本的基本准则作一浅显的比较评述。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将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第一个层次就是基本准则,它不仅指导着整个准则体系,而且还是今后新交易或事项出现时的处理参照依据。将新发布的基本准则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进行比较与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新准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5.
黎雯婧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7)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2月公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为便于学习理解和实施新会计准则,本文就新旧会计基本准则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7.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2月公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为便于学习理解和实施新会计准则,本文就新旧会计基本准则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暗含会计基本假设。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实现国际趋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对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从定义、重组方式、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等四个方面作了修订,并于2001年1月1日起离行。搞清修订前后的区别,正确把握修订后准则的新特点,对于全面执行债务重组准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规范收入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收入》。该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本文对该准则进行必要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正>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正式对外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作为具有指导意义和理论内涵的基本准则,是学习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基 相似文献
12.
论后金融危机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是我国会计的发展趋势,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我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两者趋同的过程并不顺利,这次金融危机给两者全面趋同提供了机会.文章通过对两者趋同历史的分析,指出了两者趋同的必然性和难点,探讨了两者在共同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中全面趋同的走势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小企业会计准则》既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子系统,又是扶持小企业公共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企业会计准则》比较,从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方面分析了它们的区别,对于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是按《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为依据建立的,一般是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与西方国家相比,国家对银行财务管理的某些规定逐渐显示出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的改变不应该是对现有制度的“打补丁”,而应该按照国际惯例制定《企业会计准则--银行准则》,这也是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框架和客观。本文将结合中外在对应、应付利息、折旧和呆帐准备金等方面的做法来论证《企业会计准则--银行准则》出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关披露》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评价,并分别与旧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对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自己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的核算规定发生了较大变化,笔者通过新旧准则对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进行比较,结合实务工作对新准则下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本文通过解析新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这一准则的主要变化,并阐述了新存货准则对企业盈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会通讯》2007,(2):9-11
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于今年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部分中央企业也将在今年开始实行,其他大中型企业也将在近两年逐步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已经完成了其建设任务,正式步入实施阶段。会计准则体系的建成及实施,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会计的地位,使我国成为国际会计舞台的重要成员,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使会计上升到新的高度。然而应该清晰地看到,新会计准则体系对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会计理论研究面临着新的课题。不仅要对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理论依据进行充分地论证,而且对其所产生的经济后果要进行深入地分析,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其次,人们的观念面临更新。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以会计制度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体系,多年实践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在短期内人们还很难转变,对新体系的认识、接受直至执行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何缩短这一过程是新准则体系面临的考验。再次,会计人员的素质急需提高。新准则是以原则导向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体系,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职业判断的能力。而目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很难达到具备职业判断的水平。如果不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会受影响。
本刊作为会计专业期刊,始终站在会计改革的前沿,为宣传会计改革而助威呐喊。我们继上年对会计准则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今年再度全面解读会计准则,特获准刊发财政部会计司关于会计准则体系系列讲解文章,为广大会计工作者学习新会计准则提供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企业进入世界资本市场的步伐也在加快,最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已由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新会计准则、轻松地掌握新会计准则中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财务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构造了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雏形,作为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也必然作为管理的一部分.体现了管理的基本属性——二重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