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是一篇大文章.国外具有秸秆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丹麦用秸秆发电打造“黄金圈”,美国用秸秆造酒开发生物能源,加拿大秸秆还田保持提升土壤肥力,日本用秸秆造肥和开发未来能源.秸秆综合利用有七大技术,秸秆收集处理技术、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秸秆生物转化食用菌技术、秸秆炭化与活化技术、以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业利用技术.七大技术催生新的产业型态,变废为宝,动力来自观念的更新;变废为宝,助力来自政策的扶持;变废为宝,协力来自业界的联手.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制备条件对制成的生物质炭产率和养分特性的影响,本文选用小麦、玉米、水稻三种不同作物的秸秆作为制备生物质炭的原材料,在马弗炉内经不同温度(300℃-C1、400℃-C2、500℃-C3、600℃-C4、700℃-C5)高温炭化形成生物质炭,分析在不同温度下形成生物质炭的pH、电导率、生物质炭产率和养分特性,包括水溶性钾、全氮、有机质等。结果表明,5种不同处理下,三种作物秸秆生物质炭的pH均为碱性,pH、电导率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三种作物秸秆生物质炭产率均随炭化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且小麦秸秆生物质炭产率受炭化温度影响较大;炭化温度较高时,玉米秸秆的生物质炭产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作物。三种作物秸秆生物质炭的水溶性钾含量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500℃~600℃之间水溶性钾含量最高;有机质含量随炭化温度的升高显著增加,而全氮含量随炭化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秸秆炭化后含有生物生长所必须的大量元素。本文通过对小麦、玉米、水稻三种典型作物秸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煅烧形成生物炭,研究不同制备条件下其理化性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炭物理性质受制备过程中外部氧化条件影响;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生物炭的电导率、pH、有机质等受升温速率影响;不同秸秆炭化后,其物理性质受炭化前性质的影响。对生物秸秆等有机态物质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元素活化,可以为替代性肥力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干黄玉米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本文研究了10%、15%和20%等三种干物质浓度对玉米秸秆干式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发酵前20d为产气高峰期,随着干物质浓度增加,产气量呈上升趋势,发酵反应器的有机负荷率也随之增加。20%的干物质浓度产气效果最好,累积产气量达16 948 ml,物料产气率达到212 ml/g,相应的容积产气率可以达到0.847 ml/(ml·d)。研究所得结果对利用玉米秸秆进行干物质发酵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尼龙网袋法,模拟小麦玉米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水氮条件下冬小麦和夏玉米秸秆养分释放特征。研究表明,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腐解情况都表现为前期腐解快,后期腐解速度缓慢;室内培养条件下,腐解前20天为腐解快速期,腐解缓慢期大约为20~60天,其后为腐解停滞期。玉米秸秆腐解速度比小麦秸秆快。添加氮素对加快秸秆腐解有一定的效果。土壤含水量为16%和20%对秸秆腐解速度无影响。小麦与玉米秸秆中养分释放率均表现为KPCN,小麦和玉米秸秆中养分的释放量均表现为CKNP。  相似文献   

6.
作物秸秆高效综合利用途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提出切合我国实际的作物秸秆高效综合利用的途径.改单一技术为综合高效利用的途径是我国作物秸秆利用的方向所在;紧跟国际秸秆利用的步伐,努力开拓秸秆利用的新途径是提高秸秆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利用生物技术下大力气研究开发秸秆高效分解转化的菌类和其配套的生产技术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内容;改秸秆直接还田为发酵还田、过腹还田、分离加工还田等综合还田新技术,提高作物秸秆还田的效率,这是秸秆高效利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秸秆固化成型是将农作物收割后产生的秸秆压缩成密度大、便于运输和后续利用的秸秆捆的技术。文章研究的新型增力装置是在传统的曲柄滑块机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了增力装置的结构参数,分析了系统的运动情况,建立了系统的力学模型,利用pro/e软件对其进行三维建模以及干涉。通过ADMAS软件对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将压缩试验得到的应力模型加载到滑块运动过程中,分析了其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验证了压缩机构设计尺寸、结构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淮安市是江苏省最早推行秸秆全面禁烧禁抛措施的省辖市,2013年已是第6个年头。从实际成效看,虽然在夏秋两季的个别时间点,仍有不少秸秆焚烧火点,仍会对城乡大气环境造成短暂影响,但是秸秆大面积随意焚烧的现象得到了根本遏制,持续严重影响城乡大气环境的现象没有再发生,秸秆机械化还田、生物质发电、固化燃料、基质食用菌、沼气等多种利用途径稳步推进,秸秆不能烧不能抛,否  相似文献   

9.
2010年前我国城市燃气以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LPG)为主,2010年以后,城市燃气逐步过渡到天然气为主导气源的时代。目前,国内的天然气供应仍显不足,液化石油气依托天然气管网资源,依托较为成熟的LPG混空气工艺,依然具有再利用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液化石油气与天然气的组成及物理性质,然后分析了液化石油气与天然气市场应用现状,最后分别论证了液化石油气与天然气互换的技术可行性、液化石油气基础设施再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呈稳定增长趋势。加快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分析对比了各种不同液化工艺的特点,介绍了天然气液化技术的新型和改进型工艺及我国液化天然气(LNG)工业的发展现状,为天然气液化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晓飞  周云  赵鋆泽 《科技和产业》2020,20(12):183-188
为促进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解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运用专利分析的方法从专利申请趋势、技术生命周期、申请地域与技术领域等角度对我国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做了相关分析,总结并展望了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发展路线。结果表明近几年中国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飞速增长,虽然气化、热解、液化等子技术发展不均,但都表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为更好实现技术与产业的对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清洁能源的推广及家畜养殖量的减少,秸秆在农村多被弃置,很多时候被付之一炬,不仅浪费资源还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研究利用秸秆生产草酸,旨在为秸秆综合利用寻找出路,走循环经济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各种途径进行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出安徽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最佳路径依次为秸杆(林木)发电、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和农村沼气池建设,并针对这一最佳路径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秸秆资源化技术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特征,分析了秸秆资源化技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探讨了我国秸秆资源化技术研究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我国秸秆资源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吴少杰 《乡镇经济》2008,24(3):39-42
随着化石燃料短缺和使用时产生的污染问题的加剧,人们对生物质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重视起来,现已成为生态环境研究领域里的一个持续热点。文章以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秸秆焚燃污染为切入点,通过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国内外现状,讨论了秸秆还田、生物质能转化、秸秆制酒精、秸秆制造人造蛋白及秸秆制人造板等技术的发展。针对秸秆在生态农业中利用的工艺设计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我国秸秆的利用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利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本文简述农作物秸秆的化学组成及营养价值、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利用技术和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利用率及营养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实现秸秆工业原料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秸秆的工业利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本文以秸秆的资源状况、使用价值出发,在浅析了秸秆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分别以秸秆作为纤维复合材料、生产有机产品的原料以及菌种培养基等三个方面,综述了秸秆进行工业化开发的各项研究技术,最后并对秸秆作为工业原料资源化的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国内外对农业废弃物——秸秆制作饲料的最新研究及进展情况和秸秆的实际应用状况,进行了利用秸秆制作生物饲料,并饲养奶牛的实践研究。对秸秆生产生物饲料综合利用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秸杆燃烧引起了严重的季节性大气污染,而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可以通过秸秆还田、用作饲料、秸秆制气等方法加以利用,既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又避免了露天燃烧等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