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太原市南效盐碱区,从60年代开始治理,到90年代初骨干排水工程建成,全区大面积盐碱滩地,才得到初步改良,通过多年的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情况下,全理利用咸水适时灌溉,咸淡调配,灌排结合,控制区域水盐动态,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资源,是发展盐域区农业据出路。要彻底改变本区面貌,则必须加强管理,合理开发淡水资源,发展竖井排灌,明暗结合完善全区灌排体系,是本区长期  相似文献   

2.
银北灌区水盐动态特征及盐渍化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梅君 《人民黄河》1992,(11):33-35
  相似文献   

3.
地处内蒙高原的河北省内陆河流域,土壤盐碱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严重制约着本地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大清沟内陆河流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和土壤水盐的试验研究,初步论述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及季节性水盐运行规律。在防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盐碱化的防治对策,即在上中游修建梯田和开挖水平工程,节节拦蓄地表径流,减缓水盐向下汇集,下游实行井沟排水,井渠灌溉冲洗、降雨淋洗及生物治碱等综合防治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西吉县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农业县,多年来,由于受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制约,旱涝灾害发生频繁,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与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吉县1949年以来59年的水文与气象资料分析,阐述了水旱灾害发生的成因与规律,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的涝渍灾害发生在排水欠佳的五大盆地中的低洼地区,受降水、沥水或洪水侵袭,使地下水位上升,土壤长期处于水分过多状态,造成作物减产,具有旱中有涝,先旱后涝,旱涝交错和局地性涝渍的特点。全省有易渍面积655.48k(hm ̄2),在万亩以上自流灌区中受涝渍危害的耕地面积占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的31%,1949年以来,全省受涝渍灾害面积1814.93k(hm ̄2)。干旱是山西省工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在防治涝渍灾害中,必须从治旱着眼,不能片面强调洼地排水,要从加强水土保持,减轻洪水突发性着手,以井灌井排为核心,建立排水系统,因地制宜的综合治理涝渍盐碱下湿地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1盐碱土的形成东营市位于华北盐碱土区,隶属于黄河三角洲。由于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被海水浸渍成为盐渍淤土,不断沉积,日积月累海退成陆,经蒸发作用使盐分聚集地表。同时,潮水入侵补给地下水,参与土壤积盐过程,形成了典型的滨海盐碱地。另外,该地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偏高、河流排水不畅、淡水资源匮乏、植被生态系统脆弱以及由于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造成的次生盐碱化等因素,也是该地区盐碱土形成的重要原因。2利用水利措施改良盐碱土的可行性东营市水利部门以“想大水利,干大水利”为工作思路,在“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