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综合技术服务业作为科技服务业的代表,利用1997—2007年江苏省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基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了此期间江苏省综合技术服务业的产业地位演变。结果显示:江苏省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较大且呈上升趋势,该产业对拉动江苏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其感应度系数较小且呈下降态势,江苏经济增长对其拉动作用较弱;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在江苏省第三产业中的名次都很靠前且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基于湖北省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运用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产业关联指标分析了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结果表明: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二者之间的直接消耗情况看,制造业不仅对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依赖性较大,而且对技术及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的依赖程度较高,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平均直接消耗水平不高,而且明显低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均直接消耗水平;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其分解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以及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不强,同时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引力作用十分微弱。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发展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李惠娟  蔡伟宏 《经济前沿》2009,(2):48-53,64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从最终需求的角度出发,计算和分析服务业内部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程度和影响力系数、感应程度和感应度系数、各项最终需求的生产诱发额和诱发系数、各部门对最终需求的依存度,以此分析我国服务业最终需求与内部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并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以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雷  李芬香 《财经科学》2008,(5):95-102
文章通过对我国2002年12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重新计算整合,得到15个产业部门投入产出表,由此计算出各部并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列昂惕夫逆阵、直接前向关联指数和直接后向关联指数、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教.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我国保险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并提出加快发展我国保险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内部部门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2005年浙江省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法中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三个指标,分析了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特征,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分析投入产出表的视角出发,探讨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融合和互动的实际表现.通过对典型年份服务业直接消耗系数的对比,发现大多数服务部门来自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从服务业影响力和感应度角度进一步验证了随着服务业与技术进步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的加强,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更加紧密的结论.计量分析结果与服务业发展的事实相符,即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服务业要素投入结构向资本劳动比不断上升的方向转变,其直接表现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的投资需求增大.通过对服务业各个部门影响产出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进行分解,认为运输邮电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部门的技术变化贡献对产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自身技术变化情况,而国民经济整体技术进步对其产出的贡献处于次要位置,商业饮食业则相反.最后,提出促进服务业与技术进步融合及互动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陕西省投入产出表的数据,通过计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分析两个产业的关联和互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制造业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较大,而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较小;陕西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陕西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因此,陕西省应该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促进两个产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结合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指标,初步考察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1989—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该地区两者间的互动程度。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上海、江苏和浙江三个省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程度有所不同。长三角地区必须要充分重视并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机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良性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是被其他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分工细化的产物。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从工业母体中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促进工业尤其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巨大,是构建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之一。洛阳是我国“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制造业基地,而且致力于打造国际先进的制造业基地,研究目前洛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助于理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思路。通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以洛阳市2007年、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综合运用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四个指标,对洛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以期对洛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鹏 《当代经济》2018,(8):22-23
本文构建出贵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指标,对比1997年和2012年贵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实证结果如下:贵州生产性服务业增加10.16倍,制造业增加6.86倍,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9%降到18%,生产性服务业由12%增加到16%.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部门呈减少趋势,其中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产业部门在1997年为15个,到2012年为7个;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部门在1997年为7个,到2012年为5个.  相似文献   

11.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消费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四川文化产业的关联特征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四川省文化产业呈低影响力和中等感应度,四川省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之间互相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航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产业关联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并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文章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和上海最新投入产出表数据,通过计算和分析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指标,研究了航天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后向关联效应与前向关联效应,揭示了航天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的内在机理.最后从促进产业关联的角度提出了加强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辽宁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结合DPS数据处理系统归纳和计算出2007年辽宁省第三产业16个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辽宁省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特征与关联。结果表明,辽宁省第三产业仍是以传统型服务业为主,而且各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旅游业和科学研究事业等产业发展缓慢等,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宏乔 《时代经贸》2009,(11):58-59
提升经济的最有效办法就选取影响力大,关联性强的产业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本文用投入产出的方法对贵州省一些产业的直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参数进行分析,从中得出结论:建筑业能有效带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新疆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依据,从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以及投入产出乘数效应这三方面对新疆旅游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后发现,新疆旅游业对新疆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依赖于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及交通运输设备业的发展,且旅游业的发展并未带来交通运输业的显著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朝洪  郑乐 《经济师》2014,(2):188-190
根据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现状的相关数据,以及对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提出旅游对黑龙江省经济和地区经济贡献度量化指标,计算出其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从而计算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论述黑龙江省旅游业产业的关联度。为提高本省经济文化发展质量,促进旅游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诱发系数等,结合中国1987、1992、1997、2002、2005年6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我国农业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城市功能定位,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激发了内在活力,增长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生产总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服务业现状;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背景,提出了基于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雅  王江 《经济师》2008,(10):260-261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城市功能定位,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激发了内在活力,增长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生产总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服务业现状;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背景,提出了基于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02年、2007年和2012年辽宁省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并运用RAS法编制了2015年辽宁省投入产出延长表,通过构建投出产出模型,计算辽宁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间的消耗系数和分配系数、需求率和投入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进而分析两者的关联程度和融合状态。计算结果表明:辽宁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以前向关联为主,两者关联度较低,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反哺和推动作用;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远低于文化产业对所有产业的平均水平,两者间融合度较弱,且以旅游产业向文化产业的主动融合为主;辽宁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整体上处于低水平不理想的融合状态。文章最后对辽宁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