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振兴崛起的关键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振兴崛起的顺利完成,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正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国内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速度不平衡。因为受到区位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地区布局。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样的格局直接造成我国地区之间发展呈现不平衡现象。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具有很明显的差距。迫切需要快速的平衡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这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使各个区域的经济可以协调的发展,促使我国快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2.
基于区域营销的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初期,我国尝试通过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来带动和拉升全国经济发展。此后,中央又相继推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政策理念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科学有序的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由此观之,未来我国经济的再次腾飞自然也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的助力。然而,发展区域经济在具体层面与区域营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因此,从区域营销的角度来探讨区域经济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张效科 《现代商业》2014,(14):60-6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经济发展导向”的提出,对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市场转型的关键时期,了解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持续发展的约束力,是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整体发展、协调发展的需要。如何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区域经济利益和国家整体经济市场的发展利益,是确保区域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协调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近1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尤其2006年中央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指导意见以来,以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东部跨越为标志的区域经济轮动发展取得突出成就。四大区域经济板块凭借区域整合带来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得以形成。以此为起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  相似文献   

5.
武晓瑜 《中国电子商务》2013,(14):221-221,223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研河南省产业集群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振兴河南经济乃至中原崛起的一项新探索.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产业集群对促进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实施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循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源自外部的资金流入,是促进经济循环、实现经济持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归根结底要依赖于生产面的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区域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其根本途径是扩大区域总需求。就具体方法而言,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内发型和外来型。本文将对以上两种区域发展模式进行阐释,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深入实施"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多点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江西区域发展升级面临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经济单元发展不足、外部区域竞争激烈等挑战。深入实施"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战略,江西要加快实施多点多极的区域发展战略,把筑牢各类点状区域单元、推进多层次经济增长极、加快区域内外协调发展作为区域发展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已成为振兴东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东北振兴存在着国有企业发展滞后、资源禀赋优势消失等制约因素,通过对东北振兴的国际环境进行分析,认为可以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契机,借助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来实现东北振兴。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要抓住机遇,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推进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人才问题是战略性问题.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能够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中部地区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特别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在新一轮的区域经济竞争中渐渐落伍,以至于有“中部塌陷”之说。导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原因很多,而开放度不够是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对当前面临的开放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中部崛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三分巢湖市”事件是安徽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次重大行政区划变动,将加速安徽省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与重组,主要表现在对空间集聚力、中心-外围结构、城市化、城镇体系、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空间结构因素的有利影响。依据点轴开发模式理论,因行政区划变动带来的这些空间结构优化因素将推动安徽省全新的区域空间结构的产生,即有利于沿江发展轴和江淮发展轴这两条经济发展轴线的形成与彼此融合,共同促进安徽省经济的腾飞崛起。  相似文献   

12.
陈静 《市场论坛》2009,(9):24-25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快速崛起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经济增长起到的巨大拉动作用.文章在分析该区域对外贸易的优势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促进经济圈对外贸易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同地区为发展本地经济,纷纷提出了振兴各自经济的区域发展规划希望本地经济有一个快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部分地区的区域发展规划的调查和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发展区域经济,应当遵循科学定位、适度开发、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和市场主导的原则,使区域发展规划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4.
李迅雷 《新财富》2009,(12):38-40
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振兴政策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逐年上升,却没有为其带来相应的经济繁荣。从世界经济史看,不均衡发展才是常态,期望所有落后地区的经济都能崛起并不现实,从城市竞争力和投入产出比判断,中国下一个崛起的区域还在东部,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都应在东部几个具有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优势区域开展。  相似文献   

15.
刘峰 《商场现代化》2014,(24):110-110
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受到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但是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由于政策和地理位置等人为、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十省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区域,紧接着在进入新世纪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缩小城镇化区域差异做出了贡献。本文将主要讨论中国城镇化区域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以及不同区域依托发展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部崛起是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提升中部区域创新能力,必须创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本文从中部区域创新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从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与建议,以期能对实现中部崛起战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萧景华 《商场现代化》2005,(30):211-212
伴随着对外开放规模的迅速扩大、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生产要素的加速集聚,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为经济圈的崛起.区域经济的崭露头角,是中国经济发展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是经济腾飞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其中"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广州对泛珠三角的辐射作用,希望能对其他经济圈和大都市圈的形成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进入2009年,中国最热的财经话题非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莫属,因为这不仅是中国政府对金融危机的一个应变之策,更是经济方略的一次重大转移. 之前十年,中国政府重在区域振兴,从浦东新区,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从珠三角、长三角到环渤海经济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非常多,但鲜有针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均指标(比如人均GDP)进行因素分析.本文通过构建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年与2009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流动不均衡,这一结果可以为我国协调区域均衡发展的工作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现代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既对区域经济产生着巨大影响,又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及其两者间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高职教育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