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欧盟的发展经验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对刚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各种障碍,顺利向前推进具有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陆彩丽 《经济视角》2013,(10):51-53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中,区域经济合作趋势明显增强,欧洲有引人注目的欧盟(EU),北美洲建有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这是两个由发达国家强强联合组成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在亚洲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东盟(ASEAN)成功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先河,建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区。文章将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常见形式,第二部分比较东盟与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差异,第三部分结语。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得到迅猛发展:欧盟东扩的成功;亚太经合组织合作紧密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等等。为何许多国家正在加快经济一体化的步伐?经济一体化到底会给成员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文章旨在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欧定余  毛军民 《生产力研究》2007,89(11):69-70,85
文章在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模式、演变进程及其成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模式及其运行机制与东盟的比较,来进一步探讨东盟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与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年的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成为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回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实施“早期收获”计划、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签署《服务贸易协议》、签署《投资协议》和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形成等五个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主要源于世界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中国与东盟双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及“东盟+3”合作进展缓慢等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环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给湛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战略契机。文章通过对湛江的竞争能力进行SWOT分析,整合内部与外部的因素,总结出湛江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的战略选择,包括建设国际化港口和国际物流中心,建立临港重化工基地,打造南海海洋资源战略开发基地,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和与周边地区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伟  史协 《经济师》2008,(9):99-100
中国和东盟各国正在积极推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ErA)的发展。文章运用贸易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和分析框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分析和展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经济基础比较脆弱、非经济因素敏感、具有合作博弈愿望等特征。因此,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努力扩大经贸合作的规模。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7)
区域之间加强合作,可以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既顺应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我国加强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潮流,也符合目前形势下我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国情。浙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大省之一,加强浙江与东盟的合作,对双方来讲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浙江出口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措施以促进浙江对东盟的出口以及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国际产业合作的重要意义,之后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全面合作为例,对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全面合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在参与国际产业合作中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发展态势以及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文章在对东盟十国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概念和意义;其次,论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和双方开放市场的时间表;第三,文章分不同领域和时段讨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双方在贸易和经济合作上的发展前景;最后,文章对于广东如何抓住机遇,在相互开放市场中获得新发展的问题上,表达了战略决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任瞳 《经济研究导刊》2009,(18):153-154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东亚地区掀起一股谈判和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热潮。继中国和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区文件后,日本与东盟也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比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贸易地位、优势及合作模式、面,临问题等方面的差异,对中国和日本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东亚地区掀起一股谈判和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热潮.继中国和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区文件后,日本与东盟也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比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贸易地位、优势及合作模式、面临问题等方面的差异,对中国和日本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是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中国和东盟全面的经济贸易合作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该文件在沿袭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创设了富有自己特色的争端解决机制,本文拟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协调机制、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及其常设机构等方面入手,探索如何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真正实现<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一、构建中国—东盟反洗钱区域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一)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与东盟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成员国的法制健全程度和风险抵御能力都处于弱势。另一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类优惠政策在吸引投资、扩大进出口,增加  相似文献   

15.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加快对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泛北部湾区域贸易与投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推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合作将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应该优先发展的领域,并提出了促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合作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能建成,将成为仅次于欧盟、北美的自由贸易区,并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将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按照《框架协议》相关规定,双边商品的平均关税2007年减至6.6%,2009年减至2.4%,到2010年1月1日,90%商品关税都将降到零。  相似文献   

17.
李德军  陈红 《时代经贸》2012,(18):95-95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自1991年开始正式对话,到2002年双方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至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双方的贸易额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基于1991年至2011年的贸易额数据,分析双方贸易额变化情况,评价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双方产生的贸易扩大效应,并对双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李彬 《经济研究参考》2012,(11):50-51,5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营、泛珠三角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广西沿江经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一体化面前,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继而与国际接轨,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产业梯度与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世界范围还是从国内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都已成为国家或地区间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生产要素流动程度的提高,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发展阶段:从国内来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各地区对内、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等的区域经济一  相似文献   

20.
杨欣 《时代经贸》2007,(1Z):67-68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达成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坚实的基础,并将对中国、东盟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的合作,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