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写作无论在学校的英语学习中还是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都十分重要。英语写作能力的高低能体现出学生英语综合素质,而英语写作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写作角度、方法、用词等的不同,使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在汉译英时出现了许多错误。  相似文献   

2.
汉语负迁移是造成中式英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汉语负迁移在英语词汇方面的表现,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出发,探讨了思维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指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要加强中西思维差异意识,使学生对英汉两种思维对语言的影响有清楚的认识,以便在写作时排除汉语思维的干扰,提高运用英语思维和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众所周知 ,写作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这两方面的能力上 ,用汉语写作如此 ,用英语写作也一样。对中国大学生来讲 ,学习用英语写作与学习用汉语写作的过程完全不同 ,因为他们在学习用英语写作时都已经掌握了自己的母语并习惯于用母语写作。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必然趋向于依赖汉语 ,而不可能借助尚未完全掌握的英语来构思。许多语言学家都把“语言之间的干扰”放在造成学生第二语言写作错误的众多因素的首位 ,即强调母语的干扰因素 ,如Corder (1 981 )在列举学生写作错误的原因时将“转换错误” (transfererror)列为首位 ;Habbard(1 983 )将“母语干扰” (mother tongueinterference)排在第一 ;而Selinker (1 972 )则将错误原因归纳为九类 ,而第一位的就是“语言转换” (languagetransfer)。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大学生学习用英语写作的过程类似于学习汉译英的过程。由于学生不能有效地掌握英语写作的规律 ,他们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 ,写作一直是个弱项 ,成绩很不理想。以 2 0 0 2年 6月的四、六级考试...  相似文献   

5.
方德娟 《中国市场》2010,(35):166-167
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汉语中与身体部位相关的隐喻大量存在于书面语和口语之中,汉语表现性的特点在其成语中得到充分体现,而英语描述性的特性亦使汉语成语得到完美诠释。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熟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含义丰富深刻。谙熟英汉成语有助于语言习得者领悟深奥的道理,提高语言修养,丰富语言表达手段,在大学生的语言习得中至关重要,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写作中亦能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6.
王珺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8):215-216
从语言学的分支,语音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系统学习语音的重要性。中国学生在英语语音的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受汉语影响的问题,旨在研究汉语音素对英语发音正面和反面的影响,从而提出在语音课堂教学中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7.
赵延 《商》2014,(21):284-284
汉语能愿动词与英语情态动词在汉语言和英语语言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情感表达作用。对于汉语能愿动词和英语情态动词的差异性分析对于促进中英文化交流和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解决困难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下文将从汉语能愿动词和英语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比较作为切入点,通过举例的形式针对性地分析了二者在表达意义以及表达效果三的差异。希望能为广大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情态动词和教师教授英语情态动词提供一些浅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樊英波 《北方经贸》2009,(3):159-160
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表达上的错误。究其原因,这种错误主要源于英汉思维模式和表意形式的差异。大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如不恰当的词汇、不合理的篇章结构及误用的英语语法,其实都与学生的汉语思维习惯在英语中的不当延用有关。在通过比较英汉思维模式及表意形式的一些差别,来进一步分析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问题的根源并探讨引导学生阅读英文原著并多做摘抄仿写训练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能力以及课堂活动中多开展英汉对比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地道英语表达意识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4,(7)
从对比修辞的角度来说,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写作传统会影响到他以另外一种语言进行写作的方式。由于受到传统的汉语写作思维的影响,学生写出的英语文章在目的语语境中往往显得缺乏语篇连贯性和段落的统一性。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比分析中英语篇结构上的差异,提高学生对于英语语篇结构特点的敏感度,指导他们进行英语写作。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与英语这两种发达而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语言都包含着丰富的词汇,汉语成语与英语习语颇为相似.通过大量的成语实例对汉英成语的异同、对比、表层结构与内涵及两种成语的相互借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黄红 《商》2014,(29):275-275
写作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素养的具体体现,然而,现阶段,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整体质量普遍存疑,学生更是对英语写作望而生畏。究其原因,教师往往会将英语阅读与英语写作进行切割,只重视前者所谓更加偏实践的教学,因此极大的抑制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本文在研究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究怎样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4,(1)
本文从分析汉、英语言结构入手,探讨如何将重"意合"的汉语译为重"形合"的英语,并从"将‘主题语言’译成‘主语凸显语言’、将人称译成非人称、将汉语意象译成相应的英语意象",三个角度分析"整合汉语思维,纳入英语框架"的具体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汉语借词,涉及多个领域。通过考察从《牛津英语词典》(第2版)只读光盘(4.0版)收集到的33个饮食类汉语借词,发现其中的一半来自粤方言,这与广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当时从广东移居美国的华人有关。33个借词中,"茶"和"豆腐"对英语语言和英语国家饮食文化的影响尤其深远。  相似文献   

14.
通过英语的倒装句的特征,用法及其在汉语中的表达法的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英.汉语倒装句在语言运用中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将有利于两种语言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二语习得迁移理论,第二语言学习及使用会受到母语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以字、词、句、篇为框架的传统英语写作课程类似于汉语写作课程,导致学习者将汉语写作经验直接用到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频现。笔者结合语言研究理论和教学经验,认为英语写作的最大障碍存在于句子层面,以正确语法为基础的写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增强写作教学效果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不失为有效英语写作教学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与英语在谓语方面有同有异,往往能造成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影响。本文借用实例简单介绍了英汉两种语言的谓语异同,汉英对比研究主要针对英汉语音、语法、词汇、修辞、语用和语篇等六大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英汉语言的相似处和差异,寻求可用于外语教学与英汉互译等实践活动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中式英语指借用英语的词语却没有摆脱汉语表达的不规范英语,是指汉语式的逻辑形式、汉语式的语法结构、汉语式的词语搭配及汉语式的修辞比喻,即"Chinese English",也叫"Chinglish"或"Pidgin",是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致命问题。  相似文献   

18.
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都是最薄弱的教学环节,也就是说大学英语的写作一直还是停留在最初阶段,教学效果一直没有起色,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由于现在大学生英语写作受到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手段的影响,对此,我们作为专业的英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来制定出教学方案,最终来提高整体的写作水平。本文就阐述了关于怎样提高学生呢过英语写作能力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胡洁 《商》2014,(36):269-269
汉语是与人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职业汉语能力是个人在职业当中与人交谈的重要技能,职业汉语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高职院校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职业汉语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本文通过提出职业汉语能力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提升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对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就如何实施具体的办法以及对学生的培养途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0)
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从衣食住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掌握谚语对我们了解,对我们学习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很大的帮助。文章主要从语音、词汇和结构三个方面分析汉语和英语谚语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