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空间组织形式,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文在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划分为三个阶段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级阶段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阶段,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级阶段是企业初步树立自主创新能力阶段,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级阶段是企业获取持续创新能力阶段。  相似文献   

2.
刘璟 《商业研究》2008,(4):133-135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产生以来,便在新技术革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集群是高技术产业重要的区位特征,国际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空间。因此,按照产业集群的规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产业集群的角度论述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群化发展道路,并提出发展对策,对加快浑南新区产业园区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就建立了以哈尔滨、大庆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为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开发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相继建立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能源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其中装备制造、石化、能源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对黑龙江省甚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在发展中也存在体制不顺等多种制约因素,应壮大能源及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集群,促进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来带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达宁 《江苏商论》2004,(12):126-127
随着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快速发展,集群化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本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研究,试图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机制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这两方面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形成规模,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良好的外部经济效应,但就业吸纳能力相对较弱,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偏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文章提出,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拉动就业.同时,高新技术主管部门应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结合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按照国家和黑龙江省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划,形成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对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给予重点支持,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杭州的产业集群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块状经济”,是杭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产业集群及产业概念的界定,从分析杭州产业集群现阶段发展具有的发展模式、集群内企业规模、产品竞争力和品牌效应、政府的引导体系、科技转化能力等方面入手,发现在杭州产业集群升级中还存在着产业集群度低、技术及产品竞争力薄弱、缺乏高新技术人才等问题。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打造竞争优势、加强国际高新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集群集中度、建立人才支撑体系是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切实实施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才战略,增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明确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群建设中的职能地位,以促进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国际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产业集群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与传统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仅需要大量投入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更需要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着力构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而"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正是这样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效应提高产业经济效率和产业竞争力,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在高新企业进行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如何选择合理的集群模式是关键之一。文章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的选择思路,以期为高新技术产业选择合理的集群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陕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特点和构成因子进行详细分析,构建陕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等理论方法,对陕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旨在为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0)
世界各地普遍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来实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加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日益凸显出园区内竞争力衰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它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首先分析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崔玮  王平 《中国市场》2008,(48):71-73
北京由于其密集的智力资源优势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本文分析了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津冀经济辐射的现状及途径,在此基础上对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津冀经济辐射力较弱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谈历史偶然事件与产业集群起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明祥 《商业时代》2006,(33):83-84,82
集群出现的原因,西方学者一般将其归结于历史偶然事件。对于现实之中存在的产业集群,要探究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并不容易,甚至难有一致的答案。本文以硅谷信息产业集群为例,综合西方学界所进行的研究。具体阐释了硅谷信息产业集群的不同起源学说.从而有助于深化对于集群发生机理的理解.进而,文章探讨了我国在打造和发展集群时,应该采取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4.
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岩峰 《江苏商论》2005,(7):138-140
本文首先评述了产业集群理论,并进行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分析,进而提出了发挥集群效应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商》2004,(9):33-38
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使美国成为引领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而拥有硅谷的加利福尼亚州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各国经济总量排名的第7位。意大利米兰与法国巴黎堪称世界时装业的两极,其每年纺织服装出口量达200多亿美元,主要是由66个集群区提供。那么,广东省的产业集群出路在哪?日前,《中国工商》记者就该省产业集群问题采访了广东省副省长游宁丰。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结构日益呈现出模块化的特征,模块化产业集群在专业化生产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但对于成员企业来说进入模块化生产模式会对其形成锁定效应,通过运用博弈论分析成元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均衡解,得出企业参与模块化生产的边界。  相似文献   

17.
杨志勇 《商场现代化》2006,(31):183-184
各国在模仿硅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逐渐形成技术创新的链形流程结构。创新链管理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巨大。本文对我国政府与企业在创新链中的行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以创新链管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8.
模块化结构的复杂产品集群通过模块化的竞争选择而形成错综复杂的创新网络体系,集群创新网络依赖于舵手企业及模块技术领导者,以网络创新主导者的角色,对产品整体、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创新制定其模块化规则和界面的信息,推动整体创新网络的演化方向。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案例剖析,总结出集群产业模块化技术范式积累到突破式创新,产业价值链的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和模块化网络创新演化路径,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新技术的应用进行模块化创新积累,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硅谷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主要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中关村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产业集群机制的缺失和高技术产业集群优势的缺乏是制约中关村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外部经济导致高新技术产业以集群方式发展 ,集群是集群单元、集群模式和集群环境构成的开放式系统 ,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当前国际经济联系最重要的工具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